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22:42: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爱莲说
周 敦 颐
dūn yí
预习检测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蕃 A fán B fān C fǎn ( )
濯 A zhuō B zhuó C zhái ( )
亵 A xié B xiè C zhí ( )
涟 A lián B liàn C liǎn ( )
2.选出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
濯清涟而不妖 A 清水 B 清澈 C 涟漪 ( )
亭亭净植 A 种植 B 竖立 C 植树 ( )
香远益清 A 远播 B 远处 C远望 ( )
陶后鲜有闻 A 新鲜 B 少 C鲜艳 ( )
3.选出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A 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B 在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C在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染色,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新课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本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理解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
2.理解本文运用托物言志、衬托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
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谥号“元公”,著《周敦颐集》
三.走近作者
四.背景资料
周敦颐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率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五.文体知识
“说”:
古代的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
——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
蕃( ) 濯 ( ) 亵( ) 玩
淤( )泥 清涟( ) 噫 ( )
隐逸 ( ) 鲜( )有闻 新鲜( )
fán
zhuó
xiè

lián
yī
yì
xiǎn
xiān
六.温故知新(检测预习)
1.生字
2.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亭亭净植
(5)香远益清
(6)菊之爱
(7)陶后鲜有闻

沾染(污秽)

竖立
远播
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3.译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周敦颐
七.美文品读
品读探究(一)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作者却唯独只喜欢莲花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呢?分别写出了莲的哪些品质?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气质风度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高洁)
(庄重质朴)
(通达正直)
(美名远扬)
(清高)
(端庄)
(行为方正)
(洁净雅致)
莲的美好形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骈句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铺陈排比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散句
美读指导:
骈句:读出节奏声韵之美,重读“染”“妖”。
铺陈排比句:读出语势和情感的逐层推进,前三句语速稍快,最后一句重读缓读。
散句:语速放缓,重读强调“亵玩”。
美读涵咏—句式之美,形象之美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爱莲的深层原因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①出淤泥而不染  高洁  
②濯清涟而不妖  庄重质朴   
③中通外直  通达正直   
④不蔓不枝  行为方正  
⑤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⑥亭亭净植   洁净雅致  
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清高 
莲      莲本身品质   君子品质
不孤高自许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通达正直
不趋炎附势
美名远扬
品行高洁
自尊令人敬重
品读探究(二)
1、本文作者除了写莲之外,还写了菊和牡丹,探究写菊和牡丹的用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思考:作者以花喻人,把菊和牡丹比作什么人?这些人象征社会上的哪些人?作者对这些人的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隐逸者
富贵者
避世隐居品格高洁
追名逐利贪慕富贵
君子
不消极避世
能洁身自好
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
予独爱莲
(鲜)
(众)
(独)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托物
言志
(正衬)
(反衬)
(突出)
惋惜
不赞成
鄙视厌恶
赞美慨叹
以花喻人
美读涵咏——关注语气
噫! 感叹语气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陈述语气,惋惜之情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疑问语气,慨叹之意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叹语气,鄙视厌恶
美读指导:
读出不同的语气,重读缓读标红色字。
九.主题思想:
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贵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本文托物言志,作者借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积累巩固
1.填空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2)本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3)课文中的两个陪衬,用-----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来突出莲的形象。
(4)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作者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课后作业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
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爱----,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