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课件》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课件》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5: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演讲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生字词
01
学习本课生字词,如:大青树、小学、安静、热闹等
03
学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如:大青树、小学、安静、热闹等
02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安静、热闹、古老等
04
掌握本课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如:大青树、小学、安静、热闹等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和校园生活。
0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安静”、“热闹”等。
0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03
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如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04
学习写作方法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学习如何组织语言,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学习如何表达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学习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教学重难点
2
理解课文主题
1
主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民族团结的学校
2
重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各种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的场景
3
难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各种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的场景
4
教学建议: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写作方法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学习如何表达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使文章更加优美流畅
拓展课外知识
介绍大青树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和表现
介绍大青树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介绍大青树所在地区的风土人情
介绍大青树的特点和作用
C
B
A
D
教学方法
3
讲授法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思想。
提问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课堂练习:教师通过布置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01
03
02
04
讨论法
1
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4
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法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教学原理和方法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分析中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学过程
4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01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的吗?
02
引导学生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0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04
讲授课文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强调重点和难点。
课堂练习
生字词听写:让学生听写本课的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0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02
问题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03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大青树,以及发生在大青树下的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04
课堂小结
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总结课文主题,理解课文主旨
回顾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加深理解
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总结课堂收获,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01
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02
阅读相关课外读物,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相关知识
03
完成一篇关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作文,字数不限
04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