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0 07: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圣索菲亚大教堂 位于今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
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它的建造是因为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夺权成功,为彰显君威,下令于325年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叛乱,537年查士丁尼皇帝将其重建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1453年,奥斯曼帝国将索菲亚大教堂改成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1935年被土耳其改建为博物馆。
一、拜占庭帝国·兴起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改名君士坦丁堡。
1.建都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位于今天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地处欧亚交通贸易要冲,曾经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2.立国
4世纪末,内忧外患的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史称拜占庭帝国。
3.国情
东罗马帝国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帝国涵盖农业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大都市与贸易港口。
二、拜占庭帝国·鼎盛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西欧进入中世纪。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皇帝和随从官员镶嵌画
6世纪中后期的世界
查士丁尼即位之初,…他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完整的法律对于稳固皇权的重要性。当时拜占庭帝国使用的成文法律极为混乱,不仅因为帝国的经济、政治在数百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立法已经过时。而且由于王朝更替,不同皇帝颁布的法律又经常会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的极大混乱。
—— 南开大学MOOC《拜占庭历史与文化》
根据材料,查士丁尼修订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稳固皇权
2.查士丁尼与《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目的:
稳固帝国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
法律文献 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的法令
《法学汇纂》 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法理概要》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教材
《新法典》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它包含4部法律文献:
529年
…法典一再强调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主人,不得有任何反抗。
…主人不得“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
…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19世纪初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
——摘编自《世界中世纪史》《世界史教材·古代史卷》
《罗马民法大全》维护的是哪个阶层的利益?有什么影响?
奴隶主贵族阶层;为后世欧洲民法打下了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
①《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②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奴隶不再是“会说话的工具”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法典影响:
民法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在商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法典地位:
项目 《汉谟拉比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 拜占庭帝国
编纂 汉谟拉比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稳固帝国秩序,保证皇帝专制
影响 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人类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法制源远流长 仍然承认奴隶制
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地位 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三、拜占庭帝国·衰亡
原因:
①7世纪起,阿拉伯人的不断进攻;
7世纪阿拉伯人的扩张
拜占庭帝国为抵御外族入侵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有什么影响?
措施:①把行省改为军区;②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③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影响:①有效抵御了外族入侵;
影响:②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动摇帝国统治。
原因:
②9世纪后,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
③长期战争导致的财政枯竭;
④罗马教皇组建的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东征期间,十字军统帅借口拜占庭国内纠纷进攻君士坦丁堡,1204年攻陷该城后,对城中居民抢劫、血腥屠杀三天,并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大量领土。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金角湾
1355年前后的奥斯曼帝国与拜占庭帝国
奥斯曼帝国重炮轰城不下,于是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战船运入金角湾,从海陆两边同时攻城,最终攻陷君士坦丁堡。
三、拜占庭帝国·影响
持续约1000年、地跨三洲的拜占庭帝国(395-1453)为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金币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手抄本,东罗马废墟中挖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经济文化交流桥梁
保留希腊罗马文化
拜占庭帝国继承古希腊、罗马时期贵族镶嵌地板图案的艺术形式,并将其移到了教堂的墙壁上,以古代东方异教的绘画形式描述基督教《圣经》中的内容。形成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的耶稣画像
兼容并蓄独具特色
拜占庭帝国对欧亚文明做出的贡献(历史地位/历史影响):
①拜占庭帝国作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它对古典文化传统和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③保存希腊、罗马古籍,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今俄罗斯境内的东正教堂
意大利威尼斯教堂的黄金镶嵌画
拜占庭帝国“双头鹰”标志与今塞尔维亚国旗
拜占庭帝国
兴起
鼎盛
衰亡
影响
君士坦丁定都拜占庭 → 罗马帝国分裂
①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桥梁;
②对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创造独具特色的文化;
③保留希腊罗马文化古籍。
东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查士丁尼在位:
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承认奴隶制
欧洲民法基础
内容
影响
①阿拉伯人进攻;②外部势力入侵;③财政枯竭;④十字军东征。
军区制改革
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
原因
应对
灭亡
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后来传回欧洲,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据材料判断,这个“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D
课后练习
2.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材料强调了拜占庭( )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土壤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兼收并蓄
D.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A
3.有人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这一评价意在( )
A.否定罗马帝国武力征服
B.确认基督教起源于罗马
C.揭示罗马帝国衰落原因
D.肯定罗马法律历史作用
D
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服务
B.法典保护帝国境内所有人的利益
C.法典协调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D.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A
5.《罗马民法大全》写道:“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这反映了罗马法( )
A.内容体系丰富完备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强调保护个体权益
D.注重维护罗马帝国权威
C
6.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C
7.俄罗斯标志性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这些现象说明俄罗斯( )
A.受到拜占庭帝国宗教统治
B.成为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C.深受拜占庭文明广泛影响
D.与拜占庭相同的历史传统
C
8.下图是古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在希腊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了罗马城邦
B.②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C.④为争夺霸权发动布匿战争;恺撒成为终身独裁官
D.⑤西欧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D
9.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材料反映出两大帝国在疆域上的共同之处是( )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A.都地跨欧、亚、非三洲 B.都加强了文化的交流
C.都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 D.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