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22: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我变成了一棵树
三年级下册
顾鹰,女,当代童话作家。
代表作:《我的一家是精灵》《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成就:作品多次入选各出版社的年选,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这篇课文写了 为了逃避妈妈催促自己吃饭,而变成了 ,机智的妈妈用 引诱她流下口水。故事充满了童趣,令人感到温馨幸福。
英英
课文回顾
美食
一棵树


我会写
我会写
秘密
书写指导:三部分都要写扁、要紧凑,必字一撇与斜钩交叉、要长,山字稍窄。


结构:上下
组词:密谋 亲密无间
造句:小芳把她的秘密告诉了我。
音序:M 部首:山
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想象用笔画出来,思考:为什么有意思?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英英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
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
妈妈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
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和它们 一起啧吧啧吧地吃;
小动物们讨论哪里来的水滴。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 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
“咕噜噜……”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哎,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给童话插上翅膀
想一想,说一说: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我”想变成一棵树
“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妈妈住进鸟窝,给小动物分食
小动物住进鸟窝
“我”馋得流口水,小动物谈论“我”的口水
妈妈知道树是“我”
奇思妙想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主旨
大胆想象
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
邀请小动物
分享吃东西
我变成了一棵树
结构梳理
一、“我”变成了一棵树
1.“我”希望变成一棵树的原因是(  )。
A.不想做作业  B.不想吃饭
2.“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是因为(  )。
A.“我”的脚扎进了泥土里,长出了许多根须
B.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B
B
二、长鸟窝的树
1.鸟窝的形状有:三角形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饿的、椭圆形的、菱形的……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各种各样(千姿百态)
2.最能体现“我”是一棵善良的树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鸟窝在枝头跳舞。
B.“我”把鸟窝高高挂在枝头。
C.“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你可以轻松住进鸟窝。
3.妈妈住进了(  )的鸟窝。
A.三角形  B.圆形  C.菱形
C
A
三、树的烦恼
1.(  )是“我”肚子里发出的声音。
A.丁零丁零  
B.哗啦啦  
C.咕噜噜
C
  1.“菱形”的“菱”读作lín。(  )
  2.“继续”“抓痒”“秘密”三个词的书写都正确。(  )
×
一、判断对错。

二、选择题。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
  A.“我”想变得更漂亮。  
  B.“我”不想吃饭,只想玩不被打扰。
  C.“我”想让小鸟来住。
B
字词听写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因为母亲的心总是伴随着自己的孩子前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伟大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