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5: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3.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
4.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掌握文中的写作手法,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让学生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师:(出示图片)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3.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学多音字“参”时,课件出示“人参、海参”等图片让学生认一认,理解“参”在“人参、海参”等词语中读shēn,在“参加、参与”等词语中读cān,在“参差不齐”等词语中读cēn,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优 淡 浅 错 挺
左右同宽:鼓 数 虾
上下结构:岩 宝 贵
半包围:厚
(4)易错字指导:“优”字最后一笔是点;“贵”字上面不是“虫”字;“挺”字右边部件不是“王”;“鼓”字左边部分的最后一笔是提。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找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1)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可爱呢?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2.小组交流讨论。
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可爱。按照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4.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5.学习第1自然段。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1)默读这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1:告诉了我们西沙群岛的位置。
生2:告诉了我们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西沙群岛有什么特点呢?(美丽富饶)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它的美丽富饶的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1.学习第2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
(3)课件出示,感受海水的美,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4)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海底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海水的异常美丽。
2.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圈出来。(海底生物)
(2)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读出它的美。
语言训练: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如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云朵,有的像树枝,还有的像蜂窝,真是千姿百态!)
(3)出示图片,教师简介海参、大龙虾。
(4)师:海里的物产真是丰富,你喜欢哪种动物,读出相应的句子,请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感受这里物产丰富的特点。
3.学习第4自然段。
(1)师: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鱼)
(2)师:谁喜欢海底的鱼?请你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3)(课件展示各种鱼)师:它们和你想象的一样吗?(体会鱼的美,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子)
(4)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鱼多的意思,这样写很有感染力)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鱼很多?(“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成群结队”)
(5)作者让我们先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鱼。接着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最后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人觉得这里的鱼确实非常多。全段结构为总——分——总,条理清晰。这种写法在我们写作时也可以用。
4.学习第5自然段。
(1)用我们掌握的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能勾画出来吗?
(2)抓住重点词语“各种、遍地、厚厚的”,更深一步理解西沙群岛的鸟多。(课件展示海鸟、鸟蛋图片)
①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因为西沙群岛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找出与第1自然段相似的句子,点明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2)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的作用)
三、回顾全文,读写结合
1.师小结:课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不愧是“富饶的西沙群岛”。
2.仿写练习。
海里的鱼真多啊,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各种各样,数不胜数。
【教学板书】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通过歌曲和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冲击,让学生在欣赏中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同时,我在教学中还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