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
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课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7.1-5,能得到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1.书本第5页第2、3、4
2.完成同步练习
(五)教学后记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学习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案:
学点一 :力作用的效果
?1、学生看图7.1-2实验。
问题:小铁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铁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1)静止的小铁球被磁铁吸引会怎样?
(2)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铁球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会怎样?
(3)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铁球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会怎样?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1)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手捏橡皮泥,松开手后,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如:踢足球时,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等。
(3)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一类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 。
学点二: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学点三:力的三要素
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力的 、和力的 ,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探究案:
一、通过预习你的收获和疑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
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进行探究:
(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进行的实验:
(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进行的实验:
通过以上活动你认识到必须 个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叫 ,另一个物体叫 。
探究点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探究实验:(1)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击小石块,观察其运动情况。
(2)用方向不同的力弹击小石块,观察其运动情况。
(3)起身,从不同的地方抬起你的座位,例如:边缘、离转轴比较近的地方,你们感觉到什么?
结论:力的 、 、 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也称为力的三要素。
探究点三:力的示意图
我认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是:
例1、用150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画出此力的示意图。
探究点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看课本,分析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达标案:
1、桌子放着的文具盒压桌子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
3、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推力 D、人推墙的力和鞋受到的推力
4、某同学甲用铁棒去靠近小磁针,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另一同学乙和同学甲针对这一现象有一番对话,其中一句是错误的,请你指出来( )
A、乙:小磁针向铁棒靠近说明铁棒吸引了小磁针。
B、甲:同意,但铁棒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乙:小磁针质量太小,它没有吸引铁棒。
D、甲:不对!小磁针也吸引铁棒,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5、如图所示,一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受到的向右的摩擦力是15N,做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课件17张PPT。第七章 第1节 力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施力
铁钉受力 人 推 车
双手 拉 弹簧
人 提 水桶
人 举 杠铃
推土机 推 土
磁铁 吸引 铁钉第一节 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符号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形状改变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它发生形变
(1)从静止变为运动,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运动状态改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或从静止变为运动;观看实验现象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想想做做将物理课本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课本的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A B C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四、力的示意图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铁块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小车上,将两个小车离开一定距离放手,观察现象。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受力,向前运动;磁
铁也向前运动,说明磁铁也受到了力。请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A
物体B
物体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手击排球,施力物体是 _______,受力物体是
___________,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下列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
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压弹簧,弹簧变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手排球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物体发生形变 是相互的力的作用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C7《力》(第1课时)
一、基础训练
1.人用力拉车,拉车的力叫“拉力”,这个力是 对 的作用,施力物体
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人感觉到车也在拉他,这时人是 力物体,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
2.铅球落到泥土地面时,变为静止,铅球因受到地面的作用力 改变了;地面陷下一个坑,地面因受到铅球的作用力 改变了。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3.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__力。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4.杂技运动员在没有离开弹簧蹦床之前,受到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离开弹簧蹦床之后,则只受________力作用。(不计空气的阻力)
5.2011年5月,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该星球距地球20光年,对物体的引力是地球的两倍。若把地球上质量15kg的物体放在该星球表面,其质量是____kg,受到该星球的引力是____N。
6.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直接称量物体重力的是…………………………( )
A.天平 B.弹簧秤 C.杆秤 D.磅秤
7.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
二、提高能力
8.一条质量为50kg的大蟒蛇吞吃一只小猪后,体重达到600N,被吞吃的小猪的质量是 多少。(g=10N/kg)
9.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7-1甲中画出水平桌面对“不倒翁”支持力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0为不倒翁的重心)
《力》专题复习 第1课时
1、人 ,车 ,人 ,车;人 ,相互。
2、运动状态,形状;运动状态,形状。
3、弹 竖直向下 4、支持力 重 重 5、15 294 6、B 7、A 8、10千克 9、作图略
7《力》(第2课时)专题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一、基础训练
1.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____(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
2.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4.站在船上的人,用竹篙点一下河岸,船会远离河岸。这一现象中,真正使“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竹篙对河岸的力 B.竹篙对人手的力C.人的脚对船的力 D.河岸对竹篙的力
5.甲、乙两人在水平方向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20N B.10N C.5N D.0N
二、提高能力
6.小华将一个小电扇固定在小车上,当电扇工作时,发现空气由静止向左流动,同时看到小车向右运动,请你对此作出解释;这个装置如果应用到交通工具上,这样的交通工具能不能在月球上工作?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7.某校八年级(1)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
形 状
重 力
橡皮泥
正方形
4.8N
圆 形
4.2N
三角形
3.6N
分析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评价.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木块甲、铁块乙、橡皮泥丙.请你帮他们设计这次探究的过程,完成如下工作.
(1)猜想: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写出探究过程的主要步骤.
8.如右图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
(1)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刻度为0.5N的刻度;
(2)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
《力》专题复习 第2课时
1、受 空气 2、C 3、A 4、C 5、B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不能 7、不正确 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1) 成正比 (2)天平 弹簧测力计 8、作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