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灵活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
图1为湖南郴州某地草莓生产景观图(大棚覆盖透明薄膜,草莓根部土壤覆盖透明地膜),图2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湖南郴州农户冬季利用大棚能够种植草莓,主要原因在于大棚的存在能够大幅度( )
A.削弱丙环节
B.削弱戊环节
C.增强乙环节
D.削弱丁环节
2.如果寒潮发生频率大,郴州农户冬季大棚种植草莓还需覆盖地膜。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 )
A.削弱甲环节
B.削弱丙环节
C.增强乙环节
D.增强丁环节
易错点2 不能全面理解对流层的特点
2019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途中,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等极端罕见险情,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最后安全返航。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3U8633航班从重庆正常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达9 800米时突发事故,此时( )
A.飞机正飞行在平流层的顶部
B.驾驶舱内温度出现急剧下降
C.机外气压明显高于机内气压
D.飞机周围大气臭氧浓度很高
4.影片中3U8633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飞机剧烈颠簸,这是由于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层 ( )
A.太阳辐射过强
B.空气电离程度高
C.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大气的垂直分层
1.(2021上海,5)探空气球可直接测量并实时传回30km高空的气象数据,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海口(20°N) B.广州(23°N)
C.上海(31°N) D.哈尔滨(45°N)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2021浙江1月选考,13)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下题。
2.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 )
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
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
3.(2020上海,18)“霜重见晴天”说的是清晨地表覆盖白霜,往往预示白天天气晴好。白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
A.地面吸收热量多,空气水汽含量高
B.地面辐射较弱,地表温度下降慢
C.大气吸收热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热量多
(2019江苏单科,19—20)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4.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双选)( )
5.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双选)( )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2020课标Ⅱ,6—8)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2017课标Ⅰ,9—10)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2017浙江11月选考,25)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1.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浙江7月选考,10—11)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面两题。
12.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13.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2021全国乙,7)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题。
14.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气温高 B.蒸发(腾)强
C.降水量大 D.绿地面积大
三年模拟练
(2022山东泰安期中)地表反照率反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巴丹吉林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 )
A.1月28日 B.4月27日
C.10月26日 D.12月27日
2.下列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
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
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
D.雪前晴天>雪后晴天>雪天
3.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的原因主要是( )
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
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
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
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
(2022河北八校联考)2021年11月6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7:15准时带着无线电探空仪升起,探空气球上升到大约30千米的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生产服务,将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 )
①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
②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③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④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探空气球在大约30千米的高空爆裂的原因是 ( )
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
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
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爆裂
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2022山东青岛四区期中联考)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结构(图1)。近年来,我国某地(36°48'N,118°42'E)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棚体,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为共用墙,建造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如图2)。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6.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道。据此推断上下通道气流方向以及作用分别为( )
A.通道1气流向南流,为甲棚增温
B.通道1气流向北流,为乙棚降温
C.通道2气流向南流,为甲棚降温
D.通道2气流向北流,为乙棚增温
7.相比于传统温室,“阴阳棚”温室( )
A.保水能力减弱
B.可获取更多光照
C.可增加农产品种类
D.土地利用率低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期末)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山谷冬季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图示时刻( )
①山坡降温快
②山谷降温快
③是白天
④是晚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图示时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气流由山谷流向山坡
B.山谷不易形成气流下沉
C.可能难以形成降水
D.山坡上遭受冻害的概率高于山谷
10.(2021山东百所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温度的现象。由城市热岛激发出的次级环流,称作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在低层表现为由郊区吹向城市的气流,称为乡村风。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原因、结构特点已有一部分认识。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是由于城乡地表热量平衡存在差异。下图为某日某时刻重庆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2米高度温度分布和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图示时刻重庆市热岛环流的分布特征。
(2)推测重庆市城市热岛环流的日变化状况。
(3)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B 2.B 3.B 4.D
1.B 图中乙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丙代表地面辐射,丁代表大气逆辐射,戊代表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都属于长波辐射,长波辐射无法透过大棚薄膜,所以大棚的存在可以大幅度削弱戊环节,B正确。
2.B 覆盖地膜可阻止地面辐射进入大气,所以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削弱丙环节,B正确。
易错提示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般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过程。但解答本组试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大棚内温度升高主要是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不易透过塑料薄膜所致;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膜是覆盖在地面上的,因此地膜的作用是把热量保存在膜内,使地膜内的热量较少散失到大棚内的空气中。
3.B 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10~12千米,该航班飞行高度达9 800米时突发事故,此时飞机正飞行在对流层顶部,A错误;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驾驶舱内温度会出现急剧下降,B正确;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机外气压明显低于机内气压,C错误;飞机处于对流层,周围大气臭氧浓度较低,D错误。
4.D 雷暴云导致飞机剧烈颠簸,且雷暴云天气发生在对流层,表明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层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D正确、C错误;出现雷暴云天气,太阳辐射弱,A错误;飞机在对流层,高层大气的空气电离程度才高,B错误。
易错提醒
对流层中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即底部气温高,因此气流上升,导致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进而影响飞机飞行。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D 2.A 3.D 4.AD 5.BC 6.C 7.A 8.C
9.B 10.C 11.D 12.B 13.D 14.A
1.D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若在选项中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则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地点应该是对流层高度最小的地点。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不同,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8~9千米;对流层高度大致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小。因此纬度最高的城市对流层高度小,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选项中哈尔滨(45°N)纬度最高,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D正确。
2.A 大棚顶部搭建光伏发电系统(有光伏板),会使到达棚内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棚内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反射等也随之减弱,A正确。
3.D 霜的出现意味着当地夜间气温较低并且晴朗,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热量多,降温比较强烈,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霜,D正确,A、B、C错误。
4.AD 夜晚因无太阳辐射的热量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陆地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A、C项表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A项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D项表示夜晚的陆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故B项错误、D项正确。
方法技巧
山谷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昼夜环流方向不同;三峡库区的云海是夜晚降温时段库区水面空气上升所致,即表示的是夜晚的环流。
5.BC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④增大,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即①减小,A、D项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面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少,即③减小,C项正确;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②增大,B项正确。
6.C 由图可知,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出现在15时左右,而不是正午,A错误;傍晚时分沙漠曲线的斜率大于绿洲,故绿洲的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在0—6时,二者都降温,且走向一致,行,故二者凌晨时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上午绿洲和沙漠都升温,沙漠升温快,故沙漠长波辐射强于绿洲,D错误。
7.A 由图可知,和沙漠相比,绿洲一天温度都较低,白天沙漠温度高于绿洲,晚上二者都降温,故白天绿洲温度低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因所处季节温度高,夜间绿洲蒸发(腾)依然旺盛,蒸发(腾)作用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绿洲温度下降。夜晚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效果应该好,温度应该高,和题干设定结果相反。故①②正确,选A。
8.C 据材料可知,该绿洲位于甘肃,周围沙漠白天温度接近40℃,且由图可推知,该绿洲夜晚蒸发(腾)作用依然很强,该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温度最高的夏季,故选C。
9.B 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10.C 图示①②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其中①变化很小,而②有较大变化;①②又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项正确。
11.D 因为火星表面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导致气温低。故选D。
12.B 根据储备知识分析可知,大气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引起的,所以,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大气吸收作用增强,B项正确。
13.D 人们向农田中施入过量氮肥,促进微生物活动,通过化学(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使氮元素转化为N2O,D项正确,A、B、C项错误。
14.A 图示相对湿度城区小于郊区;由材料中相对湿度定义可知,相对湿度差异可从城区实际水汽压小或饱和水汽压大的角度分析。运用城市热岛效应原理可知,城区气温高于郊区而饱和水汽压大于郊区;城区比郊区绿地面积小,蒸发(腾)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实际水汽压小,故A项正确,B、 D项错误。降水量大,可能导致城区相对湿度比郊区大,所以C项错误。
三年模拟练
1.D 2.C 3.B 4.C 5.C 6.C 7.C 8.B
9.B
1.D 从图中曲线可知,27日午后地表反照率从低到高出现明显变化,说明此时天气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而26日和28日地表反照率曲线都较平稳,没有明显变化,表示天气状况比较稳定。由此可判断降雪最有可能发生在27日;巴丹吉林沙漠4月出现降雪的可能性较12月低,故D正确。
2.C 新雪反照率是最高的,雪后晴天地表覆盖新雪,地表反照率最高。雪前晴天地表为沙地,对太阳辐射的反照率较低、吸收率较高,太阳照射下易升温。因此同为晴天,雪地的地表反照率比沙地大。由图可知,27日正在降雪,而27日的地表反照率介于其他两条曲线之间,故雪天的地表反照率介于雪后晴天与雪前晴天之间,C正确。
3.B 注意题干说的是“地温”。积雪疏松,雪片间空气含量较大,空气的导热性能较差,可减少地表辐射的散失,使地表温度下降较慢,B正确。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与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多少无关,A错误;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大部分太阳辐射会被反射到宇宙空间,因此沙子吸收的太阳辐射会减少,C错误;积雪会增加地面的反射,使得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减少,D错误。
4.C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①正确;水汽不会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必须通过其他条件才能实现,如要有凝结核,②错误;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③错误;水汽放出长波辐射,能达到保温效果,④正确。故选C。
5.C 探空气球在大约30千米高空,进入了平流层,该层空气稀薄、气压低,因此气球急剧膨胀爆裂。
6.C 由图2可知,甲棚为阳棚,光照条件较好,棚内气温较高,气流上升,从通道1进入乙棚,为乙棚增温;乙棚为阴棚,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气温较低,空气下沉,气流从通道2进入甲棚,为甲棚降温。所以通道1气流向北流,为乙棚增温,通道2气流向南流,为甲棚降温,C正确。
7.C 相比于传统温室,“阴阳棚”温室加大了对原先墙体北侧光照条件相对较差的土地的利用,土地利用率提高,由此可因地制宜发展对光照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增加农产品种类,D错误、C正确。相比于传统温室,“阴阳棚”温室的保水能力并没有减弱,A错误。获取光照主要是甲棚的作用,其多少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
8.B 图中山谷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说明与同高度的山坡相比,山谷气温高,气压低,即与山坡相比,同高度的山谷大气降温慢,山坡上的大气降温快,因此为晚上,结合选项B正确。
9.B 图示时期为夜晚,气流由山坡流向山谷,A错误;由于山谷气温高于同高度的山坡,所以山谷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B正确、C错误;山坡上冷气流沿山坡流向谷底,因此谷底遭受冻害概率高,D错误。
10.答案 (1)图示东南部热岛环流强;东北部及西南部热岛环流弱。
(2)夜间热岛环流增强,白天热岛环流与之相比减弱;夜间由郊区吹向城市的乡村风风力更大。
(3)城市热岛使城市多上升气流,空气对流增强,加之城市空气中水汽、尘埃较多,降水增多,乡村降水较少。
解析 (1)据图可知,东南部与中心城区温差大,故热岛环流强;东北部及西南部与中心城区温差最小,因此东北部及西南部热岛环流弱。
(2)由于一天中重庆市市区与周围乡村的温差先减小后增大;城乡温差越大,热岛强度越大,热岛环流越强,因此热岛环流的日变化是白天减弱夜间增强。
(3)在城市热岛环流中,城市气温变高,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周围乡村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出现的频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