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0 16: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藻类  B.虾类  
C.鱼类  D.哺乳类
2.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  )
①丰富多样的食品  ②生活用品
③工业原料  ④化学药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外观像冰。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保护海洋环境
4.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2021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6周年纪念日,是第17个“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郑和下西洋使用到的海洋空间资源有(  )
A.港口  B.沿海滩涂
C.海底  D.跨海大桥
6.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在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在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D.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8.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潜艇  
B.海水淡化工厂
C.海上钻井平台  
D.石油储存罐
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①      ,②     ,③             。
(2)图中表示大陆架区域的是字母   ,其水深一般不超过   米。
(3)海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A、B、D三处具有代表性的矿产资源分别是      、            、        。
(4)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  (填写字母)海域,请说明原因。
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近几年,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11.近几年,广东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A.阻止渔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13.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2021江苏如皋中学段考)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
A.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港口建设
15.下列对“海洋沙漠化效应”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能力提升
题组一 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日益受到关注。2018年微软公司第一个海底数据中心在英国北部海域部署完成,该海底数据中心有近900台服务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相比于海面,海底空间的优势主要在于(  )
A.日照充足  B.环境稳定
C.水温较高  D.地形平坦
2.与陆地空间资源相比,海洋空间资源(  )
①可利用空间巨大  ②不易开发
③价值量小  ④开发程度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我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与海洋捕捞相比,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是(  )
A.产品品质比较好  B.产品售价比较高
C.产量提高潜力大  D.环境污染比较小
4.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5.(2021河北定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从空中俯瞰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众多人工岛散布图。为了建造它们,8 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
(1)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说出与陆地相比海洋空间的优点。
(2)列举两种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方式。指出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主要影响。
题组二 海洋环境问题
  (2021山东青岛胶州期末)我国南海的永乐环礁属于典型的珊瑚岛礁群,环礁内部分布有大量的珊瑚礁。全富岛和甘泉岛无居民常驻,但海滩上微塑料污染严重。下图示意永乐环礁及全富岛、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分布(圆圈越大,微塑料越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与全富岛和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分布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岛礁北侧地势高  
B.环礁外侧船舶停靠多
C.环礁内侧风浪小  
D.岛礁西侧塑料排放多
7.全富岛和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直接威胁(  )
A.船舶停靠  
B.淡水饮用
C.珊瑚生长  
D.海鸟栖息
  下图为浙江沿海网箱养鱼基地一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8.下列叙述不符合该地开展网箱养鱼的自然条件的是(  )
A.海水浅,阳光充足
B.接受陆地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
C.温度适宜
D.寒、暖流交汇,冷水鱼和暖水鱼在此汇集
9.网箱养殖面积过大、密度过高最容易诱发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盐渍化  
B.海水入侵
C.海水富营养化  
D.洪水泛滥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0.海域①②③④中,石油污染较严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受石油污染的影响,污染严重的海域(  )
①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②海岸环境遭受破坏
③爆发赤潮  
④洪涝灾害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赤潮是海洋中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为(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我国沿海赤潮发生的时间一般是(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次年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A 2.D 3.C 4.C 5.A 6.D 7.A 8.D
10.D 11.D 12.D 13.D 14.C 15.D
1.A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藻类,藻类处在海洋食物链的底端。
2.D 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此外,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我们还可以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故①②③④正确,选D。
3.C 燃烧可燃冰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开发利用可燃冰不能取代水电站,可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开采可燃冰会污染海洋环境。
4.C 由材料可知,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青藏高原海拔高,终年低温,地下冻土层分布广,具备可燃冰的分布条件,C正确。
5.A 郑和下西洋时需要在港口出发,使用到了港口,没有使用到沿海滩涂,A项正确、B项错误。那时候人类到达海底、建设跨海大桥的技术尚不成熟,C、D项错误。
6.D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有多种,如在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发展水产养殖业等,在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在浅海地区填海造陆,A、B、C合理,不符合题意;填海造陆应在浅海,工程量小,难度小,D不合理,符合题意。
7.A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包括:运输空间、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同属于海洋空间利用的运输空间领域,A项正确。
8.D 潜艇利用的是海洋空间,利用方式为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工厂开发的是海洋水资源;海上钻井平台开采的是海底石油资源;石油储存罐主要利用的是海底空间资源。
名师点拨
(1)海底空间特点: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缺氧。
(2)海底适宜存放的物品;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9.答案 (1)泥沙(营养物质) 浮游生物 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
(2)B 200
(3)砂、贝壳、金属矿产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锰结核
(4)B 这里阳光充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聚集,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
解析 (1)图中①是河流带来的,因此代表泥沙(营养物质),②在海水表层,代表浮游生物,通过箭头方向可以看出③为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
(2)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区,深度不足200米。
(3)图中A位于近岸带的滨海地区,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资源丰富;B位于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资源丰富;D位于海盆,深海锰结核资源丰富。
(4)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如图中的B处;原因是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聚集,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
规律总结
渔场的形成条件
形成区域 条件
沿海 大陆架 阳光充足,可照射海底,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大河 入海口 有机盐类大量汇入,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寒暖流 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利于鱼类的聚集;另外,海水扰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上升补 偿流流 经海域 洋流补偿上升,使海底营养盐类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10.D “休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1.D 沉船可以起到海底礁石的作用:增加海水扰动,引起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躲避天敌的场所,等。
12.D 发生在海洋中的赤潮和湖泊、河流中的水华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A说法不符合题意;磷能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故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B说法不符合题意;封闭的海湾中,海水流动性较差,自然清洁速率较低,更易发生赤潮,C说法不符合题意;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废水的排放,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可引起赤潮,D说法符合题意。
13.D 赤潮的发生与水温有关,纬度越低,水温越高,赤潮越容易发生。相对封闭的海湾,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发生赤潮。四选项中珠江口符合这些条件,故选D。
知识拓展
赤潮的形成
(1)自然原因:阳光强烈,温度较高,风力较弱,海水交换受阻,海域封闭,全球气候的变化,等。
(2)人为原因:沿海地区人口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沿海开发程度的提高和海水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入侵。
14.C 由材料“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导致“海洋沙漠化效应”的为石油污染。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于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C正确。
15.D 由材料“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可知,油膜阻挡了空气流通,使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由材料“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由于海水蒸发减少,使沿岸地区变得干燥,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海洋沙漠化效应”会加剧海洋污染程度;由材料“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可知,冬季水温降低,夏季水温升高。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B 2.A 3.C 4.D 6.C 7.C 8.D 9.C
10.C 11.A 12.A 13.D
1.B 海底深度大,光照条件不如海面,受太阳辐射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小,一般水温比海面低,A、C错误;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D错误;海底比海面受风浪等外界环境影响小,环境相对稳定,B正确。
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空间资源可利用空间巨大,价值量大,①正确、③错误;海洋环境较为复杂,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难度比陆地大,开发程度较陆地低,②正确、④错误。故选A。
3.C 海洋养殖设置有自动投喂系统,与海洋捕捞相比,产量提高潜力大,C正确。海洋养殖的产品品质不一定比海洋捕捞好,大规模养殖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价格较低,A、B错误;投食高效环保饲料可降低污染,实现绿色养殖,海洋捕捞过程中环境污染也小,故环境污染比较小不是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D错误。
4.D 由材料可知,我国能为挪威建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说明我国设备制造能力较强,A错误。我国的人口众多,渔业产品的市场广阔,B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的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这说明我国深海养殖空间广阔,C错误。由材料可知,一个深海养殖平台造价5亿人民币,因此养殖设备过于昂贵是制约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D正确。
5.答案 (1)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强;海底温度、压力稳定。
(2)主要方式:填海造陆;建设海上城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或海上石油开采)。(任答两种即可)
主要影响: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甚至枯竭;海上石油开采和运输可能导致海洋石油污染;沿海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废弃物可能导致海水污染;填海造陆、建设海上城市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海洋空间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空间大,地价便宜,隐蔽性好,海底温度、压力稳定等方面。
(2)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方式可从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及海水养殖等方面列举,对应写出对海洋环境的主要影响即可。
6.C 读材料可知,全富岛和甘泉岛无居民常驻,所以岛礁上的塑料排放和海上的船舶停靠都较少,B、D错误;由微塑料的堆积密集位置可以判断,微塑料主要堆积在环礁内部,因为环礁内部的风浪小,对微塑料的漂流影响小,所以其在环礁内部聚集,C正确;跟岛礁北侧的地势高无关,A错误。
7.C 读材料可知,永乐环礁属于珊瑚岛礁群,微塑料污染会影响珊瑚生长,C正确;微塑料污染不会影响船舶停靠,A错误;附近居民少,微塑料在海上,对岛屿上的淡水没有影响,B错误;海鸟栖息在岛上,微塑料污染对其没有影响,D错误。
8.D 寒、暖流交汇,冷水鱼和暖水鱼汇集是形成渔场的条件。
9.C 网箱养殖导致海水交换缓慢,而且养殖过程中大量投放饵料,再加上鱼类排泄物导致营养物质的积累而诱发海水富营养化。
10.C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泄漏和排放引起的污染,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海域①③石油污染较严重,C项正确。
11.A 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③错误;洪涝灾害加剧与石油污染无关,④错误;海洋石油污染会影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使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此外还会使海岸环境遭受破坏,①②正确。故选A。
12.A 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我国南方近岸海域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我国北方近岸海域及乡村近岸海域在温度及营养物质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因此①②正确,选A。
13.D 夏季海水温度高,我国大部分河流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项正确。
规律总结
  温度高,海域封闭,风力弱,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大量营养物质,都利于赤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