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0 16:2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木奶果是大戟科常绿乔木,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种,下图为木奶果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木奶果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木奶果的茎上开花现象有利于(  )
A.获得更多光照  B.传播授粉
C.减轻树枝压力  D.保护脆弱树皮
  某中学高二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该校学生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依次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4.以下是该校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所看到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经过①省时看到树木枯萎
B.②地南面有茂密的森林
C.在③地看到了荒漠景观
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森林、草原
  我国北方地区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房前屋后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着不同影响,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地区某房屋景观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常绿针叶树布局在该房屋的(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6.该地屋前布局落叶阔叶树的目的是(  )
A.增加绿植,美化环境  
B.吸烟除尘,净化环境
C.夏季遮阳,冬季透光  
D.阻挡严寒,防风保温
  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将手机对着植物拍摄,软件就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学在野外使用某软件时显示出的三幅图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区  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  D.武夷山区
8.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从山麓到山地上部,沿高程梯度,蝴蝶群落的差异明显,并出现低山农田蝴蝶群落。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读表,完成下面两题。
自然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m <1 000 1 000~ 2 000 2 000~ 2 500 2 500~ 3 000 3 000~ 3 500 ≥3 500
植被 类型 热带季 雨林 常绿 阔叶林 常绿落 叶混 交林 针阔叶 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 灌丛 草甸
蝶类 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9.影响横断山区植被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
10.Ⅰ自然带和Ⅱ自然带蝶类种数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A.I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
B.Ⅱ年降水量大,且变率小
C.Ⅱ地形变化小,生物种类少
D.Ⅰ位于低山农田区,植物种类少
  下图为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关于图示成土母质的来源,分析正确的是(  )
A.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的碎屑物
B.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的堆积物
C.洪积物主要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
D.坡积物主要由山洪挟带的残积物堆积而成
12.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表是甘肃省东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坡向 海拔
2 420米 2 640米 3 580米 4 050米
半阴坡 41 24 — 120
半阳坡 23 — 62 —
阴坡 — — 181 —
阳坡 — 20 — 90
13.该山地阳坡有机质含量相对阴坡低的原因主要是(  )
A.阳坡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B.阳坡降水多,气温高,土壤有机质淋溶、分解作用强
C.阳坡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D.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
14.阴坡在3 580米海拔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坡度较小  B.降水量大
C.太阳辐射强  D.气温较低
  土壤是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Ⅱ、Ⅲ、Ⅳ、Ⅴ土壤的共同特点是(  )
A.淋溶作用较弱  
B.微生物活动弱
C.有机质积累少  
D.矿物养分流失慢
16.水稻土是人类活动培育的肥沃高产土壤,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  )
A.降低成土母质的厚度
B.补充矿物和有机养分
C.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
D.提高植物群落复杂性
  地处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生物多样的热带雨林景观,发育成砖红壤。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具有的特征是(  )
A.不含有机质  B.多为黑褐色
C.多呈碱性  D.土层厚度大
18.下列土壤中,肥力最高的是(  )
A.我国东北的黑土  
B.北极圈附近的寒漠土
C.我国南方丘陵的红壤  
D.新疆的荒漠土
  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发展,我国东北地区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开垦年限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随着开垦年限增加,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速度表现为(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持续加快  
D.持续减慢
20.为提升东北地区土壤肥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用休耕和轮作制度
②减少作物熟制
③提高机械化水平
④实行秸秆还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我国某集团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通过低碳行为积攒的虚拟能量达到一定值时,用户便可种下一棵虚拟的“树”,而“蚂蚁森林”官方和公益团队在我国对应地区也会种下一棵真实的树。图示为我国甘肃省武威市“蚂蚁森林”梭梭树景观图,梭梭树叶退化成小鳞片状,顶端较钝。
(1)武威市的景观植被类型是    。(1分)
(2)根据梭梭树的特点,说明其适应的生存环境条件。(6分)
(3)说明梭梭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价值。(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绿山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下图是日本主要岛屿的红叶观赏日期图。
(1)描述日本主要岛屿红叶观赏日期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4分)
(2)与N地相比,指出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富士山海拔3 776米,是日本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富士山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山上的植物达2 000余种。
(3)判断富士山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5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土壤在发育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层次,其垂直方向上的物质组成和颜色各异。2020年10月3日我国广东某学校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测量红壤的深度和垂直分层,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同学们还采集了制作的土壤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测定红壤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其pH在6.5以下,碱性较强;红壤黏度高,透气性差。并绘制了土壤垂直剖面图(如图)。
(1)该地理兴趣小组报告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2)请帮他们填写完整土壤剖面图。(2分)
(3)红壤的垂直剖面图中,甲层包括   层和   层,并说明红壤中甲层发育较薄的原因。(6分)
(4)红壤是一种肥力较低的土壤,试说明其改良措施。(2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养料的源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能提高土壤微粒的胶结力和土壤的抗风蚀能力。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划分为砾石、极粗沙、粗沙、中沙、细沙、极细沙、粉粒、黏粒。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附着在土壤细颗粒中,形成较稳定的团聚体,而沙粒吸附有机质的能力较差。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下表为毛乌素沙地不同种类土地表层(0~5cm)和亚表层(5~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表。
样地类型 深度/cm 有机物含量平均值/(g·kg-1)
留茬地 0~5 11.30
5~10 13.05
翻耕地 0~5 11.53
5~10 12.67
草地 0~5 18.75
5~10 13.36
半固定 沙丘地 0~5 8.13
5~10 7.73
(1)指出影响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4分)
(2)与翻耕地相比,草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亚表层,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请为提高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1.A 2.B 3.B 4.A 5.D 6.C 7.D 8.A
9.D 10.D 11.A 12.D 13.B 14.A 15.C 16.B
17.D 18.A 19.A 20.C
1.A 由材料可知,木奶果有茎花现象,因此属于热带雨林植被,A正确。
2.B 木奶果在茎上开花,不利于获得光照,A错误;木奶果在茎上开花,即在主干上开花,利于传播授粉,B正确;木奶果在茎上开花可以减轻树枝压力,但这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茎上开花,不利于保护茎上的树皮,D错误。
3.B 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雷州半岛以北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故B选项正确。
4.A 图中①省(河南省)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暑假时,树木生长旺盛,A项不符合实际,符合题意。②地南面为秦岭山脉,山上森林茂密;③地位于河西走廊,为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新疆盆地中有荒漠,天山上有草原、森林和冰川,B、C、D都不符合题意。
5.D 图中树木的主要作用是便于采光和阻挡冷风,常绿针叶树应该布局在房屋的北面,这样不会减弱冬季采光,又利于阻挡冷风,D正确。
6.C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最适合在屋前栽种落叶阔叶树。落叶阔叶树夏季绿叶可以遮阳,院内凉爽,冬季落叶,阳光可以照进院子,使院内暖和、透光,C正确。增加绿植、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环境是所有绿色植物的作用,A、B错误。阻挡严寒,防风保温是屋后树木的作用,D错误。
7.D 读图可知,茶花为革质叶片,属于常绿阔叶林,该同学拍摄地应在亚热带地区,最可能位于武夷山区;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昆仑山区均位于温带地区。
8.A ①鳞毛蕨是蕨类植物,喜潮湿环境,分布在下层;②茶花是灌木,分布在中层;③樟树是高大乔木,位于上层。故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为③②①。
9.D 由材料可知,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地上部植被类型由热带季雨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等。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光照、水分、热量状况发生变化,在海拔不同的地带,光照、热量、水分的组合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所以影响横断山区植被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海拔,D正确。
10.D 由表格中内容可知,Ⅰ自然带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Ⅱ自然带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通常状态下,与常绿阔叶林相比,热带季雨林中物种的多样性应更丰富,但与Ⅱ自然带相比,Ⅰ自然带中蝶类种数较少,原因可能是Ⅰ自然带属于基带,海拔较低,地势起伏小,水热充足,适宜农耕,人类干扰强度大,植物种类少,所以Ⅰ自然带蝶类种数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Ⅰ位于低山农田区,植物种类少,D正确;热带季雨林,树林茂盛,高大的乔木遮挡了阳光,加之降水较多,光照时间不长,A错误;西南横断山区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B错误;Ⅱ自然带地形变化小,生物种类少,蝶类种数应该少,C错误。
11.A 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的碎屑物,A正确;坡积物是较高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的,B、D错误;洪积物主要是山洪带来的在山前谷口一带堆积的泥沙,C错误。
12.D 受地形影响,甲、乙两地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土壤发育程度较差;丙地地势平坦,洪积物在稳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D正确。
13.B 坡向主要影响热量、光照和降水,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形成。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主要和热量、降水这两个因素有关。热量影响微生物分解的速度;降水影响淋溶作用的强度。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该山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山地南坡为阳坡,同时为迎风坡,降水多且气温高,土壤有机质淋溶、分解作用强,所以该山地阳坡的有机质含量相对阴坡低,B正确。
14.A 坡度较小,地表径流的流速慢,有机质保存较为完好,A正确。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B错误。阴坡太阳辐射弱,C错误。阴坡在3580米海拔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可能是因为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慢,但是表中更高海拔处有机质含量并没有更高,因此D错误。
15.C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雨量大,土壤淋溶作用较强,A错误。海南岛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旺盛,B错误。海南岛高温多雨,土壤发育程度高,植被生长旺盛,代谢快、分解快,有机质积累少,矿物养分流失快,土壤贫瘠,C正确、D错误。
16.B 人类活动无法改变成土母质的厚度,A错误。人类种植水稻时补充矿物和有机养分,使得水稻土成为肥沃高产土壤,B正确。人类活动很难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且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与土壤肥力无关,C错误。提高植物群落复杂性不利于农作物高产,D错误。
17.D 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A错误;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为砖红色土壤,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质地黏重,呈酸性或强酸性,C错误;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因此河流流量大,冲积平原土层厚度大,D正确。
18.A 评价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我国东北植被茂密,冬季寒冷,枯枝落叶等有机质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故黑土肥力高,A正确;北极圈附近的寒漠土、新疆的荒漠土之上植被分布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B、D错误;我国南方丘陵的红壤为酸性,质地黏重,较贫瘠,C错误。
19.A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随着开垦年限增加,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减少的速度先快后慢,A正确。
20.C 采用休耕和轮作制度,可以使耕地休养生息,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作物熟制受热量条件影响,不能人为减少,②错误;提高机械化水平对提高土壤肥力没有影响,③错误;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④正确。故选C。
21.答案 (1)荒漠(1分)
(2)深居内陆地区,降水少,树叶缩小成鳞片状以减少水分散失,能够适应长期的干旱;(2分)靠近冬季风源地,能够适应低温环境;(2分)土壤肥力要求低;等。(2分)
(3)防风固沙,减轻风沙危害;(2分)调节局部气候,增加当地湿度;(2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2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梭梭树叶退化成小鳞片状,这是其适应干旱环境的表现,因此当地植被类型为荒漠。
(2)结合甘肃省武威市的气候特点及当地的土壤条件分析。
(3)梭梭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价值主要从植被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方面回答。
22.答案 (1)变化特点:自北向南,日期逐渐延后;大致从10月20日到12月20日。(2分)
原因:自北向南,纬度变低,气温升高,枫叶变红的日期变晚,观赏日期延后。(2分)
(2)特点: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晚(12月10日)。(1分)原因:受暖流影响,M地气温偏高,枫叶变红的时间晚,所以观赏时间也晚。(2分)
(3)自然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理由:富士山位于35°N附近的亚洲东部群岛上;受季风、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因此,富士山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分)
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日本主要岛屿红叶观赏日期自北向南,大致由10月20日到12月20日,日期逐渐延后。自北向南,纬度变低,气温升高,枫叶变红的日期变晚,因此观赏日期延后。
(2)N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是11月20日之前,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是12月10日,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晚。M地受暖流影响,气温比N地偏高,枫叶变红的时间晚,所以观赏时间也晚。
(3)富士山位于35°N附近的亚洲东部群岛上,受季风、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因此,富士山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3.答案 (1)碱性较强改为酸性较强。(1分)
(2)如图。(2分)
(3)有机(1分) 腐殖质(1分) 原因:红壤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2分)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养分流失多。(2分)
(4)实施秸秆还田,提高其有机质含量;增施熟石灰,中和其酸性;掺入沙土,增加其透气性。(任答1点即可得2分)
解析 (1)由材料“红壤pH在6.5以下”,可推知其属于酸性土壤。
(2)上层为淋溶层,下层为淀积层。
(3)红壤的垂直剖面图中,甲层是红壤的表层,包括有机层和腐殖质层。红壤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养分流失多,导致有机层和腐殖质层都较薄,所以红壤中甲层发育较薄。
(4)改良红壤的措施包括实施秸秆还田,提高其有机质含量;增施熟石灰,中和其酸性;掺入沙土,增加其透气性。
24.答案 (1)气候、植被覆盖率、微生物活动、人类耕作方式等。(任答2点即可得4分)
(2)草地能减轻风蚀作用,减少土壤有机质的流失;草地结皮层较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草地植被枯落物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草地对降尘和细颗粒物质具有拦截作用,有利于有机质在土壤表层积累。(任答3点即可得6分)
(3)实施休耕制度,减轻人类活动对沙地的耕作强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牧还草;植树种草,提高沙地植被覆盖率;增施有机肥;采用铺设草方格等措施治理风沙。(任答2点即可得4分)
解析 (1)影响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气候,植被覆盖率、微生物活动以及人类耕作方式等。
(2)草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亚表层的主要原因可从草地对土壤有机质的保持、草地对土壤水分的调节、草地为土壤提供的枯落物以及草地对降尘和细颗粒物质的拦截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3)提高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合理化建议可从实施休耕制度、提高沙地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增施有机肥、治理风沙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