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诗四首》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4 21: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万泉中学“四标”课堂导学案 审阅人:史振泰
主备人:张帆 授课人:蒙强 张帆 黄玲 李长旺 日期:2014.12.22
《诗四首》复习
一.课前展示
王维的单车点缀了大漠孤烟,边塞落日。陶渊明的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悠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学习目标(树标)
1.背诵诗四首
2.理解诗歌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三.达标训练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面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评析]: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尾联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
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①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地点的一句是:
②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时间的一句是:
③ 表现作者晚归情趣的一句是:
④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
2.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评析]:首尾两联叙事。颔联: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颈联写景: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1.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并答题。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 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 ”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 “ 燕然 ”两字中。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评析]:首联:诗是送别诗,可送别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诗人自己。尾联:把江水(故乡水)作为给自己送别的友人来写,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构思独出心裁。
1.欣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出有错的一项 (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2.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并答题。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 诗,从内容看是 诗,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②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评析】诗意沉郁悲壮,感慨颇多,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漂泊之苦,老大伤悲,忧伤国事的落寞情怀。
1.解释词语
橫分 徒倚 凭危
2.首联是怎样描写岳阳楼的?
3.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四.拓展迁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