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蝴蝶的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 蝴蝶的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5: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蝴蝶的家
【知识与技能】
认识“避、撼”等5个生字和“雀”这个多音字。
【过程与方法】
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再试着把问题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线索,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线索,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教学难点】
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再试着把问题分类。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放视频)同学们看,在阳光下,蝴蝶在快乐地飞舞着。那么下雨的时候,别的小动物们都回到自己的家,蝴蝶的家在哪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板书课题:《蝴蝶的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词。
躲避 震撼 喧嚷 轻盈 玷污 家雀
词语的反复朗读一方面是为了在读中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3.下面我找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着急)
三、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吗?是什么心情?(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你们呢?
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1)第一自然段。
如果汇报到第三句时,教师引导:天气是怎么难为蝴蝶的?谁来读一读。找学生读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
谁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指名读。
是啊!此时,天低、云黑、电闪、雷鸣、风狂、雨骤,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这真是难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3人读,然后再齐读。
(2)第二自然段。
还从哪儿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师:为什么从这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作者当时在想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这样轻盈、素洁、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爱?怎么禁得起这么猛烈的风雨呢?如果再想下去,作者会想到什么?这样美丽柔弱的蝴蝶要经受这样的打击,想到这里,这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加入你的想象,体会蝴蝶所面临的境况,再齐读这一自然段吧!
(3)第三、四自然段。
还从哪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4)第五自然段。
师:她的话是谁的话,让我们来读一读小女孩的话。(出示第五段)
师: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
师: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师: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能从小女孩的话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
师:好,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课外拓展
1.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
2.分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3.出示诗歌,拓展延伸。
你们真是一群可爱的天使,都拥有着纯真、善良的心灵,老师也有很深的感触,找来一首小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请看。
(出示诗歌)
蝴蝶的家、麻雀的家在屋檐下,
青鸟的家在大树上,
蝴蝶呀蝴蝶,
下雨的时候,
你去了哪儿?
麦田、松林、老树干寻不见你的踪迹,
花朵、石桥、屋宇下都不是你的家。
你轻盈的身体怎么禁得住狂风的肆虐,
你素洁的双翅怎么受得了雨水的冲刷!
蝴蝶呀蝴蝶,柔弱的蝴蝶,
你是那么让人担心,叫人牵挂……
亲爱的蝴蝶,其实,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爱心为你编织成温馨的家,
不管电闪雷鸣,任凭风吹雨打,
不要害怕,快快回家!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黑压压  水淋淋  难为蝴蝶
     着急——蝴蝶如何躲藏?
      蝴蝶藏在秘密的家里
        谁能告诉我?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在教学中,我以一个中心问题“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心的急切心情?”引发学生读文思考。在交流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谈自己从哪体会到作者着急的心情。因为雨大就想到了弱小的蝴蝶,从而引发为蝴蝶找家。以读为主,将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如学生谈到“吼叫”、“震撼”、“喧嚷”时,让学生联系平时见到的雷、电、雨、风,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是怎样的,再借助读体会意境,借助读升华情感,从而感悟作者的着急。
总之,纵观本节课,我以文为依据,以品为途径,以情为线索,通过“熟读、想象、感悟”使孩子们在品读感悟中、在师生的互动反馈中、在对蝴蝶无限的关切中、让真情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飞扬,在充分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时,尽情地享受探索知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