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例12、例13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联系实际情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理解其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难点:让学生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菜园里的南瓜熟了,我们一起去帮忙运南瓜。
出示教科书第72页例12的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师:看图数一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第一个筐子里有4个南瓜。
生2:第二个筐子里有2个南瓜。
生3:小朋友又运来了1个南瓜。
指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运南瓜的过程。
师:在运南瓜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 2 1)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南瓜
师:要算“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加法。指导学生讨论怎样把这些数都加起来。
师:怎样列式 生:4+2+1=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原来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有两个“+”。(教师板书:连加)
师:怎样计算呢 先算什么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板书:4+2(=6)+1=7)
2.连减。
出示教科书第72页例13的情境图。
师:数一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筐子里有3根丝瓜。
生2:小朋友又摘了1根丝瓜。
师:原来一共有几根丝瓜
学生想一想,数一数。
指导学生明白摘丝瓜的过程。
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摘丝瓜的过程。
师:在摘丝瓜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 3 1)
师:还剩几根丝瓜没有摘 你们能据此列一道算式吗
学生讨论交流。列式:8-3-1。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原来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认识连减。(教师板书:8-3-1=)
师:怎样计算呢 先算什么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板书:8-3(=5)-1=4)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科书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先摆3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2根。
摆一摆,列算式,并计算。指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先摆10个正方形片,再用线圈出4个,再圈出2个。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并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2.完成教科书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说说图的意思,再独立完成填空。
3.完成教科书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学习了10以内的连加、连减,理解了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可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并说出图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连加、连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教学中建议教师通过画横线确定运算的顺序,并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然后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这一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