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时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时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0 09: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页例3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题,深化认识
1.探究例题,合作交流。
出示:计算525÷[(81-56)×3]
师: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伸出手来,一起跟我写一遍(描)。
教师板书:[ ]
提问:这时的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呢 同桌互相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独立完成计算,最后集体校对,让算错的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老师对照这道题目的解题过程,强调递等式中一步一步脱式的过程和书写的格式要求(等号位置,小括号算好后脱掉,移下来的是中括号)。
525÷[(81-56)×3]
=525÷[25×3]
=525÷75
=7
师: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中括号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题目中的运算顺序。
师: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
2.尝试练习,对比反思。
练习题:算一算,比一比。
5-5+5÷5 450÷30+20×3
5-(5+5)÷5 450+(30+20)×3
[(5-5)+5]÷5 450÷[(30+20)×3]
(1)说一说:每组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3)反思:以后我们在计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引导学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二、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1.用递等式计算。
680+21×15-360(736÷16+27)×18
(87+16)×(85-79)490÷[210÷(180÷12)]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并重点分析作业中的错题。
2.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让学生口头说一说。
3.独立计算。
:我5天栽树125棵。
能二:我4天栽树120棵。
问题:比每天少栽多少棵树
(1)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2)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4.对比练习,加深理解。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50×4×2 360÷2÷30 90÷2×2
50×(4×2) 360÷(2×30) 90÷(2×2)
(1)先计算,然后说说第一组的两道题目相等吗 你有怎样的启发
(2)先猜一猜,再算一算,第二组的两道题目相等吗 说说你的想法。
根据这样的规律填一填:以a÷b÷c=。
(3)第三组的两道题目相等吗 说说我们以后计算这类题目时的注意点。
5.添上适当的数学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
18 2 3 6=18
18 2 3 6=81
18 2 3 6=1
6.小结:解决两步计算的除法问题从条件想起比较方便,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计算出结果后,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三、拓展知识,评价总结
1.师:在每一个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背后,总是凝结着人类漫长的探索过程。一个个括号的产生,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人类无穷的勤劳和智慧。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交流: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2)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板书设计】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中括号[ ]
525÷[(81-56)×3]
=525÷[25×3]
=525÷75
=7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同时,因为含有中括号的算式中还含有小括号,运算顺序较复杂,所以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练习中分析错误原因,体会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