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课件(统编版)(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课件(统编版)(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0:5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
1.了解常用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学会灵活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来说理。
3.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活动一:理解“论证要合理”的概念
立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1.提出论点: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2.进行论证:为什么,怎么样。
3.做出结论:所以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一)议论的方法——立论与驳论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1.摆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射靶子)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教学过程
活动一:理解“论证要合理”的概念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点)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怎样来证明论点)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的方法。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教学过程
论证,就是利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合理,必须把论点与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三)论证要合理
活动一:理解“论证要合理”的概念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一)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陶行知《创造宣言》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一)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先以“有人说”的形式,列出错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
举例论证,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平凡单调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事例,证明“有人”观点的荒谬。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一)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最后几句一针见血,指出“平凡单调”只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二)论据要能支持论点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
作者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二)论据要能支持论点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 ,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引用孔子的两句话,都分别做了阐释,以切合论证的需要。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三)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一些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增强说服力。
例如:
作者梁启超举了百丈禅师因为自己的门生悄悄替自己做了当天应该做的事就不肯吃饭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的论点。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三)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进行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理,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例如:
作者梁启超在举了佝偻丈人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蝉翼上因而成为粘蝉高手的例子后,从正面论述“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在引用了曾文正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以后,从反面论述“一个人不敬自己的职业,就是亵渎职业的神圣,就会把事情做糟,自己害自己”,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人人应该敬业”的道理。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三)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例如:
作者梁启超引用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朱熹的话“主一无适便是敬”,来解释“敬业”的含义——“专心致志,没有杂念”。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三)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可以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例如:
为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个论点,作者梁启超用人们所熟知的“赛球”作比喻,球赛因为竞胜而得到快乐,论述和从事同样一种职业的人并排前进,互相竞争而得到精进的愉悦,显得通俗易懂。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四)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1.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
例:《敬业与乐业》的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第1段)
分论点一:有业的重要性。(第2—5段)
分论点二:敬业的重要性。(第6—7段)
分论点三:乐业的重要性。(第8段)
总结: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第9段)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四)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1.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
例:《怀疑与学问》的论证结构
引用程颐与张载之语提出中心论点: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1—2段)
分论点一:怀疑能辨伪去妄。(第3—5段)
(过渡句,承上启下)
分论点二:怀疑能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第6段)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四)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开卷未必有益
自古以来,“书”是名人成功的梯子,开卷是成功的第一步。三国时吕蒙大将军也因多读兵书,从大老粗变为了军事大将军。难道开卷就真的有益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通常书越读越多知识就越广。如果把“书”看作一个贬义词,如“黄色书”,那么这个开卷就是大错特错,开卷就是有害无益。再则,书上的东西不可全信。如果你买到盗版书或乱编乱谈的书,你开卷看的那么也是有害无益的书了。
  
提出观点:开卷未必有益
有益与否得看书是不是有害
教学过程
活动二: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四)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再说说对书的知识理解吧!书上知识理解对了,那将终身受益,理解错了,那将终身受害。“益”“害”看似无关,在生活中却无不息息相关。
对于开卷,开卷是好书乃有益为,开卷是坏书获人心的乃有害。有害有益,那么就是未必有益。其实,开卷就要开好的书,做一个好的开始。书就要看有科学性、权威性、有重大意义的书,只有这样才没有浪费青春,浪费您的人生。
是否有益与人有理解力相关
结尾回答了如何做的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三:小试牛刀,尝试创作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教学过程
活动四: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四: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
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