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一、分类的方法第二章 归纳与整理(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2)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学.科.网讨论1:在如图所示的一些物质或
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C讨论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C二、离子反应Z.x.x. K
例如: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例如: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基本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和熔融时都不导电的化合物。d 氧化物:Na2O、Fe2O3等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 强酸:HCl、H2SO4、HNO3等;b 强碱:KOH、NaOH、Ba(OH)2。c 可溶性盐:复习溶解性表。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 难溶的物质:CaCO3、Cu(OH)2、BaSO4、AgCl 等b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氨水、难溶碱)、水。c 气体:H2S、CO2、SO2等e 单质:H2、Na、I2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写、改、删、查讨论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与Cu(OH)2反应:H++OH-====H2O
②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③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④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反应:Ca2++CO32-====CaCO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全部D讨论4: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 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u2+、H+、Cl- B.CO32-、OH-、Cl-
C.K+、H+、Cl- D.K+、OH-、CO32-D讨论5: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
(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还原还原产物被氧化氧化产物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剂:升、失、氧(化、还原剂)氧化剂:降、得、还(原、氧化剂)三、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概念(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2e- B、写“得”或“失” C 、电子转移的数目
m ×n e-
(得失电子总数相等)A、描述电子的转移方向。
箭头由失电子元素
指向得电子元素 。B、只标电子转移总
数,不标得失。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Zx.xk 讨论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Fe+Cu2+====Fe2++Cu的反应中Fe作还原剂,在其他反应中Fe一定也作还原剂
B.物质得电子数目越多,氧化性越强
C.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SO42-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O42-氧化性一定很强AB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为:讨论8: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3+3C+S====K2S+N2↑+3CO2↑。
(1)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生成2 mo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二)基本规律1、价态规律2、强弱规律:3、先后规律:4、守恒规律高氧低还中兼有价态归中强强得弱弱强者优先化合价升降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讨论9:已知浓H2SO4和Fe3+都可以将Cu氧化(Fe3+与Cu的反应为:2Fe3++Cu=2Fe2++Cu2+),浓H2SO4还可以将Br-氧化成Br2,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则有关物质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
A.H2SO4(浓)>Cu2+>Fe3+>Br2
B.H2SO4(浓)>Br2>Fe3+>Cu2+
C.Br2>H2SO4(浓)>Cu2+>Fe3+
D.Cu2+>Fe3+>Br2>H2SO4(浓)讨论10: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 B.S C.SO32- D.SO42-
讨论11:0.3molCu2S跟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O、Cu(NO3)2、
H2SO4和H2O,则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
A.1.0mol B.1.2mol C.0.3mol D.2.2molZx.xk 讨论1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1)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Zx.xk 课件29张PPT。思考: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图书管理员将图书按图书科目进行了分类思考:大型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如何在超市中找到你想吃的薯片?食 品服 装办公用品……水果膨化食品饮品粮食……上网如何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当然要分类啊 啥叫分类?学科网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模样会怎样?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思考 · 交流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物质混合物单质纯净物化合物碱盐酸氧化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空气 O2 Cu He Fe CaO CO2 NaCl Ca(OH)2 K2CO3 HCl H2SO4 碘酒 石油Zx.xkZx.xk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种类、类别分类按得氧、失氧分类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树状分类法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
没有交叉的。(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2、分类的方法 田亮罗
纳
尔
多姚明你都
认识吧刘
翔中国运动员外国运动员球类运动员非球类运动员请你把他们进行分类连线 学.科.网Na2CO3 钠 盐碳 酸 盐Na2CO3(2)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特点: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Na2SO4K2SO4K2CO3碳酸盐硫酸盐钾盐Na2CO3钠盐以所含阳
离子不同
进行分类以所含阴
离子不同
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交叉分类法举例1.树状分类法:对同一分类进行再分类,系统性强,
适合层次包含关系
2.交叉分类法:至少同时运用两种分类标准,弥补
单一标准的不足如何进行分类?确定分类标准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分类 小结 学.科.网1、教材P29 练习2盐酸 含氧酸
硝酸 无氧酸
氢硫酸 一元酸
硫酸 二元酸
磷酸 三元酸 课堂练习2、下列几组物质中,每一组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分类角度分析与其它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区别的理由。
(1) Cu、Hg、Au、Fe
(2)液氧、氨气、金刚石、玻璃
(3) KCl、Na2SO4、K2CO3、NaNO3
(4)NaCl 、KCl 、NaClO3 、MgCl2 3、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甲烷在氧气里燃烧[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3)(4)为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酸从酸性强弱分无氧酸中强酸弱酸H2SO4、HNO3、H3PO4、H2CO3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CO3……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按酸根有无氧化性: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高沸点酸
按溶解性:可溶性酸、难溶性酸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酸:物质分类碱从碱性强弱分难溶碱弱碱NaOH、KOH、Ca(OH) 2、Ba(OH)2、NH3·H2ONaOH、KOH、
Ca(OH) 2、Ba(OH)2Cu(OH)2、Mg(OH)2、Fe(OH) 3NH3·H2O 、Cu(OH)2、Mg(OH)2、Fe(OH) 3……电解质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碱:盐按组成离子分无氧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难溶盐NaCl、AgNO3、CuSO4CaCO3、BaSO4、ZnSKNO3、KMnO4、FeSO4NaCl、ZnS、CaCl2……还可以按组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阳离子NH4+)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O、CuO、K2OCO、H2O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也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如CuO 等。注意: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如SiO2等 。 学.科.网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B+AC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按照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多少(从形式上)分为
化学反应按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否有离子参与(从本质上)分为
分子反应离子反应 按照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从本质上)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待学化学反应分类讨论:初中已学化学反应的分类?⑤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常见的化合反应主要包括: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氧气→非属氧化物③酸性氧化物+水→可溶性含氧酸④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①不溶性碱 → 碱性氧化物+水②不稳定的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③某些不稳定含氧酸盐 →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④高价含氧酸盐受热分解常见的分解反应主要包括:常见的置换反应主要包括:③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①金属+酸→盐+氢气②金属+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⑤碱性氧化物+酸→盐+水常见的复分解反应主要包括:①酸+碱→盐+水②盐+碱→新盐+新碱③盐+酸→新盐+新酸④盐+盐→两种新盐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注意:基本反应类型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
学反应的实质⑥酸性氧化物+碱→盐+水P25实践活动:3题
复习第一章学习内容,完善小结、错题整理;
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P18(问题思考删掉)
随堂练习1、5题不做
3. P25实践活动:3题
4. 章末检测题卷一、二
课后作业课件13张PPT。森林中炫丽的光线,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夜晚城市中光怪陆离的霓虹灯,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CuSO4
溶液泥水
CuSO4
晶体泥沙水水二、分散系及其分类(一)分散系1、概念学科网 2、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分散质分散剂气 态液 态固 态固 态液 态气 态空气云、雾烟、灰尘汽水、自来水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泥水泡沫塑料、面包珍珠、干燥剂吸潮有色玻璃、合金、宝石常见的一些分散系Zx.xkZx.xk阅读课本P26,思考下面的问题: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散系可以分为哪几类?画出树状分类图。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 (即10-9 m)分散质粒子在1 nm~100 nm分散系分类的实质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二)胶体1. 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 nm ~100 nm(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常称为胶粒。注意: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能形成的
一种分散状态。
例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
成胶体。练习:(2000·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C(1)Fe(OH)3 胶体的制备:饱和FeCl3 溶液滴入沸水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红褐色方程式中 Fe(OH) 3 不用加↓△ 注意: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的现象。①丁达尔效应:* 原因: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制备及性质(2)胶体的性质 学.科.网< 1 nm 1 ~100 nm >100 nm 单个分子或
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大量分子集
合体 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稳定 介稳性 不稳定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
不透明②布朗运动阅读教材P28(了解)③胶体的聚沉外观稳定性实例:
① 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
(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② 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④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加入电解质③ 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
使墨水失效。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3、胶体的应用 ?P29①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②实验中如何证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比溶液的大?
③实验中如何证明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比胶体的大? 观察思考:讨论:如何将胶体中的离子或小分子分离出去?胶体的净化与精制——渗析法渗析: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
半透膜。(半透膜:只能容许某些分子或离子通过的薄膜)一定时间之后,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检测不出的是: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
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氯化钠淀粉 学.科.网2、复习初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举出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的化学反应实例各五个(复分解反应举10
个),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尽量包含不同
类型的反应。
1、请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课内容
《乐学》第一节第二课时 知识点一
《乐学》P8 2~5题
4. 《乐学》活页 第二课时 1、2、6、7、10题 学.科.网课件12张PPT。根据初中学习的导电知识,下面哪些灯会亮?【知识回顾】实验证明: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钡固体
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金属导电自由移动电子溶液导电思考:金属和溶液导电原因的区别?自由移动离子电离:物质溶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学科网 (1)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2)氯化钠和铁都能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吗?(3)碳酸钙难溶于水,它是非电解质;(4)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它是电解质;注意:④ 电解质的电离必须是自身的电离。 ① 电解质导电的条件:熔化状态或水溶液中;②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 电解质的判断与它的溶解度大小无关;
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
二氧化碳、氨气、铜、石墨、氧化钠、甲烷。电解质: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氧化钠非电解质:二氧化碳、甲烷、氨气
讨论2:由Na2O溶于水能导电可以说明Na2O是电解质?
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Zx.xkZx.xk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及大多数盐弱酸、弱碱、和水强酸:HCl、HNO3、H2SO4等; 强碱:KOH、NaOH、Ca(OH)2、
Ba(OH)2等;多数盐: NaNO3、NaCl、BaSO4等 弱酸: CH3COOH 、 H3PO4 、
H2CO3等 弱碱:NH3?H2O等 水 注意:电解质的强弱和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3、 电离的表示——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用“=”表示,弱电解质用“?”表示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2SO4、NaOH、 Ba(OH)2 、Fe2(SO4)3 、 NaHSO4 、NaHCO3 电离方程式左右两边正负电荷之和相等。▲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包括铵根离子练习2: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学.科.网电解质 非电解质强碱:KOH、NaOH、
Ca(OH)2、Ba(OH)2等多数盐: NaNO3、
NaCl、BaSO4等 弱碱:NH3?H2O等 水 :CO2、SO2、NH3、蔗糖、酒精 物质的分类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讨论2:把(1)适量NaOH固体(2)NaOH溶液
分别加入到下列液体中,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情况
复习本节学习内容;
第二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 学.科.网课件10张PPT。BCa2+ + 2OH- + CO2 = CaCO3 ↓+ H2O
CaCO3 + H2O + CO2 = Ca2+ + 2HCO3-学科网 学科网 ①Ca(OH)2和HCl ②KOH和HCl ③ H2SO4 和NaOH
④ KOH和HNO3 并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讨论2:请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思考:下列各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OH-=H2O
表示的是( )
A、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盐酸和氨水反应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A(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① 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② 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例:Ba2+ + SO42- = BaSO4↓) (例:H+ + OH- = H2O)教材P34 10题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溶液中某自由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有难溶物生成有难电离物生成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4、离子共存离子能大量共存则表示离子间不发生离子反应。讨论: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NO3-、SO42- B、Na+、Cl-、CO32-、SO42-
C、Ca2+、Ba2+、Cl-、NO3- D、Mg2+、Fe3+、OH-、NO3- C与 H+不共存的离子:OH- ;弱酸酸根,如:CO32-(HCO3-)、
SO32-(HSO3-)、CH3COO- 等与 OH-不共存的离子:H+ ;弱碱阳离子,如:Cu2+、NH4+等;
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 -等练习1:甲、乙两溶液,可能是①NaHCO3溶液和石灰水, ②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③K3PO4溶液和BaCl2溶液 ④Ca(HCO3)2溶液和KOH溶液。某同学实验如下:分别取两溶液使其相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AgN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析出。回答以下问题。
(1)由以上实验事实推测,甲乙两溶液可能为第 组。
(填序号)
(2)写出该同学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2++ CO32-= CaCO3 ↓
CaCO3 + 2H+ = Ca2+ + H2O +CO2 ↑
Ag++ Cl-= AgCl ↓②(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少量
CO2过量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Z.x.x. K Zx.xkZx.xk① NaHCO3溶液和石灰水若石灰水不足:若NaHCO3溶液不足:(2)酸式盐与碱的反应:(3)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
少量Ba(OH)2溶液
少量NaHSO4溶液
2、 学.科.网3、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内容
2、《乐学》P27 第二课时 知识点二
3、《乐学》第二课时 P28 随堂练习4、5、7题
4、 活页 P18~19 第二课时 学.科.网课件18张PPT。请写出利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制得CO2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回顾】 学.科.网得到氧,失去氧,思考 · 交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氧、失氧分析 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Z.x.x. K 3、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个元素的化合价,
观察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思考 · 交流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4、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存在得失氧?
请分析下面的反应。思考 · 交流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2、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表观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有无化合价的升降答案:A、B、D、H 课堂练习Zx.xk 表观特征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
的实质是什么?思考 · 交流0+10-1 化合价变化本质原因的分析: 化合价的升降
——电子的得失 2Na + Cl2======= 2NaCl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实质
是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实质
是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电子得失的动画演示 H2 + Cl2 ==== 2HCl点燃 化合价的升降——共用电子对的偏移0+10-1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H2 + Cl2 === 2HCl 点燃0+10-1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是化合价变化的实质,
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 3、从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实质表观特征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化合价降低电子得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反应(或电子对偏向)(或电子对偏离)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是是是Zx.xk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学与问: ? P37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练习 :计算下列物质中划线的元素的化合价。
①KMnO4 _________
②K2Cr2O7_________
③KClO3 ___________
④Cu2(OH)2CO3 _____+7+6+2+5元素常见化合价:+1 价:Na 、K 、Ag 、H+2 价:Mg 、Ca 、Ba 、Zn+3 价:Al⑤ CO2 --- H2CO3 --- HCO3 – --- CO3 2- 中C的化合价____
+4钠与氯气反应的动画演示2Na + Cl2======= 2NaCl点燃
复习本节学习内容;
《乐学》P29 第一课时知识点一
《乐学》P31 随堂练习 1、4、6题
4. 熟练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课后作业Zx.xk 课件15张PPT。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和还原剂 +2 0 0 +1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物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中所含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中所含元素
的化合价升高。 还是咱哥俩好啊! 学.科.网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还原还原产物被氧化氧化产物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化合价
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氧化产物该物质是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指出它们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n之比。Z.x.x. K 2、有反应:
问:在上面四个反应中,反应②中MnO2作 ,反应③中
MnO2作 ,反应①中HCl作 ,反应③中HCl
作 ,反应②中KClO3作 ,反应④中KClO3
作 ,反应②中KCl是 ,反应④中KCl是 。
(从“氧化剂、还原剂、酸、催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词中选填)催化剂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各种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HClO = 2HCl + O2 ↑
2H2S + SO2 = 3S + 2H2O
Cl2 + H2O = HCl + HClO
3Cu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
1、氧化剂,还原剂为不同种物质2、氧化剂,还原剂为同种物质4、部分作氧化剂5、部分作还原剂3、同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O2、Cl2、Br2Na、Fe、H2、CMnO2、CO2CO、SO2FeCl3、KMnO4、KClO3FeSO4、Na2SO3HClO、HNO3、浓硫酸H2SO3HClH2S、HCl(1)“双线桥”法 +200+1化合价降低,得到2e-,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去2×e- ,被氧化 B、标得失
(得失电子总数相等)C 、电子转移的数目
m ×n e-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注意:失去 6× 2e-得 2×6e-m 反应中实际有多少个原子发生了电子转移
n 1个原子转移的电子数目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2KMnO4 + 16HCl == 2KCl+2MnCl2 + 5Cl2↑+ 8H2O (1)Fe + H2SO4 == FeSO4 + H2↑0 +1 +2 0失 2e-得2×e-还原剂氧化剂得2×5e-+7 -1 +2 0失 10× e-氧化剂还原剂(3)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5 -1 -1 0得5e-失 5× e-氧化剂还原剂(2)“单线桥”法2e-12e-注意:A、箭头由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 。B、只须标明电子转移总数。 练习: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2KMnO4 + 16HCl == 2KCl+2MnCl2 + 5Cl2↑+ 8H2O (1)Fe + H2SO4 == FeSO4 + H2↑0 +1 +2 02e-10e-+7 -1 +2 0(3)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5 -1 -1 05e-Zx.xk 四、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 ? P38食物防腐炼钢电池2H2+O2=2H2O 某些宇宙飞船上所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换率高,而且电池反应生成的水还可供宇航员饮用。4Fe + 3O2 + 6H2O = 4Fe(OH)3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隐形眼镜洗涤液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2H2O2 = O2↑+ 2H2O炸药爆炸 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O2发生有氧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6H2O
复习本节学习内容;
《乐学》P30~301 第一课时知识点三
《乐学》P31 ~32 随堂练习 3、5、7题
4. 活页P20 3、5、6、7、9、10、11题
课后作业Zx.xk 课件12张PPT。四、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 ? P38食物防腐炼钢电池2H2+O2=2H2O 某些宇宙飞船上所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换率高,而且电池反应生成的水还可供宇航员饮用。4Fe + 3O2 + 6H2O = 4Fe(OH)3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学.科.网 隐形眼镜洗涤液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2H2O2 = O2↑+ 2H2O炸药爆炸 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O2发生有氧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6H2O五、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1、价态规律-----元素的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思考: Na 、Cl-的化合价能否降低?Na+、H+的化合价能否升高?
Cl2、Fe2+的化合价呢?最低价态化合价升高还原性最高价态化合价降低氧化性中间价态可升也可降二者皆有 “高氧低还中兼有”Z.x.x. K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元素由游离态转为化合态,说明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金属元素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只有氧化性A3、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KMnO4→O2 B、HCl→Cl2
C、HCl→H2 D、SO3→H2SO4B练习:1、在Fe2+、Fe3+、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Fe 2+ S H + I - Fe 3+2、强弱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初步判断氧化性: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性:失电子的难易判据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H +) Cu2+ Hg2+ Ag+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在同一反应中:例 Fe + CuSO4 == FeSO4 + Cu 练习:
1、某条件下,有反应:(1)2 A3+ + 3B = 2A + 3B2+
(2)3D2+ + 2A = 2A3+ + 3D
(3) B2+ + C = C2+ + B① 判定 A、B、C、D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A >B >C >D B.D >C >B >A
C.C >B >A >D D.B >A >C >D
B > AA > D C > B A3+ > B2+ D2+ > A3+B2+ > C2+ C不能② 该条件下,反应 B2+ + D = D2+ + B能进行吗?3、先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乐学》 P344、守恒规律-----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讨论:8.8 g FeS与400 mL 1mol/L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产物为Fe2(SO4)3和Fe(NO3)3、X 、H2O,则X为( )
A.N2 B.N2O C.NO D.NO2AZx.xk 2、aFeCl2 + bKNO3+cHCl = dFeCl3 + eKCl + fX +gH2O,
其中a、b、c、d、e、f、g均为相应的系数,若b=1,
d=3,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A、NO2 B、NO C、N2O D、NH4ClB练习:
1、某金属硝酸盐在受热分解时生成了金属氧化物、
NO2和O2。其中NO2和O2个数比为4:1。则该金属元素
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 。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不变
复习本节学习内容;
《乐学》P32~33第二课时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乐学》P35~36 随堂练习1、2、3、4题
4. 活页P20 1、2、3、4、8题
课后作业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