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1-04 20:54:25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两个推动人类文明的材料*最早使用的材料是陶
* 1958年集成电路诞生硅Zx.xk 氧化物 硅酸盐石灰岩 碳酸盐
碳的氧化物+4+2 、+4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 从原子结构认识硅
Si无单质状态C有单质状态(2)碳和硅都是亲氧元素,但是硅的亲氧能力更强。(1) 硅和碳一样,其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
所以硅和碳主要形成四价化合物。教材P74Z.x.x. K C60碳的单质石墨金刚石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1、二氧化硅( SiO2 )(1)存在存在:石英、水晶、玛瑙、沙子等无定形二氧化硅(2)二氧化硅的结构一、二氧化硅和硅酸(3)二氧化硅的用途1、根据SiO2的存在和用途,请你分析以下问题:
SiO2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如何?2、回忆CO2的化学性质,尝试推断SiO2化学性质?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O2 + CaO=CaCO3CO2 +2NaOH=
Na2CO3+H2OSiO2 +2NaOH=
Na2SiO3+H2OCO2 + H2O=H2CO3不反应(5)化学性质 特性:②能与氢氟酸反应 SiO2 + 4HF = SiF4↑+ 2H2O ①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学科网讨论:要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CaO杂质,最适宜的试剂
是 ( )
A.纯碱溶液 B. 盐酸 C.硫酸 D.苛性钠溶液B2、硅酸(H2SiO3)  H2SiO3是SiO2的对应水化物( SiO2 是H2SiO3的酸酐),是一种不溶性酸,是一种白色固体,其酸性比H2CO3还弱。 滴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再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浅至无色,同时有白色胶状物质产生。 a、Na2SiO3溶液呈碱性;
b、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硅酸。(1) 制取(较强酸制较弱酸) 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思考: 分析以上制取原理,若将CO2通入 Na2SiO3溶液中
有何现象? Na2SiO3 + H2O + CO2 == Na2CO3 + H2SiO3↓ H2SiO3 + 2NaOH= Na2SiO3 + 2H2O(2)化学性质 硅酸是不溶于水的极弱酸,酸性弱于碳酸,不能使酸碱
指示剂变色。 (3)用途 “硅胶”常用做干燥剂。
也可用做催化剂的载体。 干燥硅胶 湿硅胶硅胶干燥剂讨论: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
① CaCl2溶液; ② Na2SiO3溶液; ③ Ca(OH)2溶液;
④ 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
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B二、硅酸盐 Na2SiO3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水玻璃为无色粘稠液体,是一种矿物胶,用作粘合剂,也可用作耐火材料及防腐剂。 2、表示方式: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3、大多数硅酸盐都难溶于水,常见易溶于水:硅酸钠。1、存在: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实验4-2]当水分蒸发后燃烧当水分蒸发后不易燃烧用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或织物可防火(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阅读教材)4.硅酸盐材料阅读教材P78 ,填写下列表格 黏土纯碱、石灰石、石英 石灰石、黏土、石膏 玻璃窑 水泥回转窑 传统硅酸盐陶瓷: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①、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具有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②、硅 钢
(铁合金)导磁性良好,
用作变压器铁芯。③硅橡胶(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 低温的橡胶) (具有均匀微孔结构
的铝硅酸盐。) ④分子筛学科网三. 硅单质(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一)硅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物理性质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
熔沸点高、硬度大。 (熔沸点 : 金刚石>硅)
是良好的半导体。(二)硅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与强碱反应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了解) 加热时,能与O2、Cl2等反应 硅的许多化学性质与碳相似,常温下较稳定,不与O2、Cl2、硫酸、硝酸等反应。加热时,能与O2、Cl2等反应 (三)硅的工业制法 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SiO2 + 2C = Si + 2CO↑ ※ C 过量,还可能生成SiC (金刚砂)了解: 粗硅提纯大规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硅芯片(四)硅的用途 ? 讨论2: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B讨论3:自然界中的SiO2学科网天然水晶天然玛瑙石英研钵光导纤维坩埚饰物、工艺品光学纤维胃镜用光导纤维做
无开刀手术正长石斜长石透辉石高岭石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石蜡在石蜡上雕刻出花纹,
向挖空部分加少量氢氟酸
讨论:北京奥运金牌“金镶玉”环形玉璧由昆仑玉制成,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
A.CaO·MgO·SiO2·H2O
B.2CaO·5MgO·8SiO2·H2O
C.2CaO·MgO·SiO2·2H2O
D.5CaO·2MgO·8SiO2·H2O课件12张PPT。二、硅酸盐 Na2SiO3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水玻璃为无色粘稠液体,是一种矿物胶,用作粘合剂,也可用作耐火材料及防腐剂。 2、表示方式: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3、大多数硅酸盐都难溶于水,常见易溶于水:硅酸钠。1、存在: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实验4-2]当水分蒸发后燃烧当水分蒸发后不易燃烧用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或织物可防火(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阅读教材)Zx.xk 4.硅酸盐材料阅读教材P78 ,填写下列表格 黏土纯碱、石灰石、石英 石灰石、黏土、石膏 玻璃窑 水泥回转窑 传统硅酸盐陶瓷: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①、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具有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②、硅 钢
(铁合金)导磁性良好,
用作变压器铁芯。Z.x.x. K ③硅橡胶(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 低温的橡胶) (具有均匀微孔结构
的铝硅酸盐。) ④分子筛三. 硅单质(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一)硅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物理性质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
熔沸点高、硬度大。 (熔沸点 : 金刚石>硅)
是良好的半导体。(二)硅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与强碱反应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了解) 加热时,能与O2、Cl2等反应 硅的许多化学性质与碳相似,常温下较稳定,不与O2、Cl2、硫酸、硝酸等反应。加热时,能与O2、Cl2等反应 (三)硅的工业制法 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SiO2 + 2C = Si + 2CO↑ ※ C 过量,还可能生成SiC (金刚砂)了解: 粗硅提纯大规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硅芯片(四)硅的用途 ? B讨论3:正长石斜长石透辉石高岭石学科网讨论:北京奥运金牌“金镶玉”环形玉璧由昆仑玉制成,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
A.CaO·MgO·SiO2·H2O
B.2CaO·5MgO·8SiO2·H2O
C.2CaO·MgO·SiO2·2H2O
D.5CaO·2MgO·8SiO2·H2O
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
《乐学》P60~61 知识点三、知识点四;
《乐学》P64 1、3、4、5、6题
活页 P40~41 第一节 3、5、6、7、8题。
课后作业学科网课件21张PPT。海水中含盐3%,主要为氯化钠;
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等。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NaCl)。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舍勒 (1742~1786)瑞典化学家。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Zx.xk 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液氯的泄漏新华网报道: 某年某月某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撞 ,大量液氯外泄。据目击者描述 : “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就像探照灯光一样,‘唰’地射向空中,并有刺鼻的味道,眼睛也熏得睁不开 。”
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射,但还是造成350 人中毒进医院救治, 28人中毒死亡,附近居民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高坡上。颜色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1:2) ——加压液化,液氯贮存在钢瓶中——闻气味的方法(2)易液化(1)有毒注意:(液氯为纯净物)Z.x.x. K 2、氯气的化学性质 ——较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2结论:氯气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多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3蓝绿色溶液注意:通常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用钢瓶储运液氯。— HCl的工业制法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现象: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2)与非金属反应 ①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 氯化氢极易溶解于水。(0℃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液氯的泄漏新华网报道:某年某月某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撞 ,大量液氯外泄。消防员到达现场,并用水驱散氯气,4小时后险情终被排除。此时,消防员的头上的金属国徽,以及身上的金属领花、纽扣等严重受蚀。绿色消防服也严重褪色。是什么物质使金属国徽,领花受蚀,什么物质又使消防服严重褪色?(3)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② 不稳定性③ 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永久漂白)+1(歧化反应)次氯酸① 弱酸性H2O、Cl2、HClO H+、Cl- 、 ClO- (OH - )H2O H+、Cl- 讨论1:对比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成分Cl2氯水要放在阴暗处,
并储存在棕色瓶中。强氧化性酸性沉淀反应强氧化性 讨论2:将以下物质分别加入到新制的氯水中,有何现象?
①碳酸氢钠固体 ②硝酸银溶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酸性:H2CO3 >HClO讨论:往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氯水,
会有什么现象?实验中酚酞褪色的原因是什么?②因为氯水中含有的HClO起漂白作用你是否能设计实验证明哪种猜测是对的呢?①因为Cl2与碱发生了反应酚酞变红后褪色 取褪色后的溶液少量滴加几滴NaOH溶液。若溶液
恢复红色,说明是原因①;若溶液未恢复红色,说
明是原因② (4 )与碱反应漂白粉的制法: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 酸性: HClO < H2CO3 )常用NaOH 吸收多余Cl2漂白粉 (混合物)有效成分注意:讨论:漂白粉久置空气中失效的原因 Ca(ClO)2+CO2+H2O=CaCO3↓+2HClO学科网
制取盐酸及其它氯化物Cl2制取漂白剂作消毒剂(自来水)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和药品的重要原料盐酸西布曲明3、氯气的用途教材P85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和氯气加入溶液中都会使有机色质脱色,
若两者同时使用,一定会大大增强脱色效果
B、Cl2有强氧化性,能使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
C、Cl2、Cl与Cl-均属氯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钢瓶可以贮存液氯,但不能贮存氯水D2、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合氯气,下列方法中 最好采用( )
A、闻气味 B、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
C、将气体通入NaHCO3溶液
D、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气体D练习:3、某同学用经过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
不会引起溶液明显变质的是( )
A、KCl B、NaOH C、AgNO3 D、FeCl2A氟 F 9氯 Cl 17 溴 Br 35碘 I 53砹 At 85成盐元素—卤素 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易得一个电子,具有氧化性原子结构性质决定卤素原子结构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由此推测它们化学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F Cl Br I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氧化性逐渐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F2 >Cl2> Br2> I 2二、氯离子的检验※ (了解):其他X-(Br-、I-)的检验也用此法:但AgX↓
颜色不同,AgBr↓浅黄色 、 AgI↓黄色检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 + Cl -=AgCl↓相关离子方程式 2Ag+ + CO32-=Ag2CO3↓
Ag2CO3+ 2H+ = 2Ag+ + H2O + CO2?现象: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试剂: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三、氯气的制法 1、反应原理: 注意: (2) MnO2可用 KMnO4、KClO3、NaClO 等强氧化剂代替。 2KMnO4+16HCl(浓)=2KCl +2MnCl2+5Cl2↑+8H2O 浓盐酸可用浓H2SO4和NaCl固体代替。(1) 浓HCl的作用:(一) 实验室制法(只能用浓盐酸)思考:足量 MnO2与含HCl 0.2mol 的浓盐酸反应,
可制得标况下Cl2的体积是多少?还原剂、酸性2、制取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固体与液体加热制气体气体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尾气处理装置: 氯气有毒,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净化装置: 先用饱和食盐水(或水)除去混有的HCl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学科网3、实验步骤(1)仪器的安装:由下而上,从左到右 (2)检查气密性:(3)添加药品:先固后液,先下后上(4)缓缓加热:思考:如何验满?(5)结束实验:制备实验的二意识、三原理、四过程
二意识: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
三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
四过程:气体发生过程、净化过程、收集过程、 尾气处理过程 (二)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了解)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安全瓶讨论1: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取氯气,某同学对发生装置进行仪器组装时,进行如下操作:
a、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b、塞紧带分液漏斗和导气管的橡胶塞
c、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
d、根据酒精灯高度调整铁圈位置,并在铁圈上垫上石棉网
(1)其正确操作顺序是 ;
(2)装置连接好后,在实验前还必需进行的操作 ;
(3)氯气有毒,为避免尾气对空气污染,需增加尾气吸收装置。
可供选择的试剂:A、AgNO3溶液,B、石灰水,C、NaOH溶液。
你认为最好选用 ,理由是: c d a b 检查气密性C 用AgNO3溶液成本太高,吸收速率较慢; 石灰水中Ca(OH)2量太少,吸收Cl2不完全。学科网课件14张PPT。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部分)1、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的大小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来决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怎样产生的?
2、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作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Zx.xk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
工业尾气等 火山爆发
森林火灾
有机体分解
海洋雾沫等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硫的氧化物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游离态
化合态淡黄色晶体,俗称硫黄;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粉(一)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1 :40)※易液化(沸点:-10℃)1、物理性质Z.x.x. K Z.x.x. K 2、化学性质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SO2+H2O ==== H2SO3 注意 : ① H2SO3不稳定,容易分解。该反应为可逆反应。② H2SO3是二元中强酸 1、将盐酸逐滴加入Na2SO3溶液中,现象如何?
产物是什么?思考:2、将SO2通入NaHC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吗?SO32- + H+==HSO3-HSO3- + H+== SO2?+H2O少量:SO2+2HCO3- == 2CO2+ SO32- + H2O酸性: H2SO3> H2CO3 >HClO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把SO2逐量通入NaOH溶液中,产物是什么? (2)与碱反应 SO2+Ca(OH)2== CaSO3?+ H2OCaSO3+ SO2+ H2O == Ca(HSO3) 2思考:1Na2SO3NaHSO3Na2SO3 + NaHSO3SO2 + 2OH- == SO32- + H2OSO2 + OH- == HSO3-1/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 SO2== CaSO3 氧化性、还原性(1)还原性 被O2氧化 注意:干燥的SO2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为什么收集到的酸雨一段时间后, PH值下降?2SO2+O2+2H2O == 2H2SO4思考:+40+6 -2SO2+40+6 分析: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5SO2 + 2KMnO4+ 2H2O = K2SO4 + 2MnSO4 + 2H2SO4 (了解):二氧化硫还能在一定条件下被多种氧化剂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r2、I2也可将其氧化)(2)氧化性SO2+2H2S==3S?+ 2H2O+40-2(弱) 漂白性[实验4-21] 现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又恢复。 结论: SO2具有漂白作用,但不持久。漂白原理:教材P90次氯酸氧化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
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稳定永久漂白无色物质不稳定暂时漂白能使许多有色物质漂白能漂白的物质较少紫色石蕊试液?红?褪色紫色石蕊试液?红Na2O2、O3、H2O2等与HClO一样,可以把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
物质,且颜色不能复原。特征现象!导与练 P61学科网讨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是因 为SO2具有漂白性
B. 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
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
C. 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
溶液重新变为红色DSO2+X2+2H2O === H2SO4+ 2HX (X=Cl 、Br、I)讨论2:如何鉴别CO2与SO2? 导与练 P62讨论3:已知CO2中混有水蒸气、CO、SO2等气体杂质,为收集到纯净的CO2设计的除杂装置如下,图中A、B、C每个装置各除去一种杂质。试回答A、B、C中所盛试剂的名称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吸收杂质的反应。导与练 P63 例2二氧化硫3、二氧化硫的用途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火山口硫磺SO2与CO2性质的比较 近来市场上陆陆续续发现有毒的内地食品在港公然发售。有毒食品包括:学科网课件17张PPT。2、化学性质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SO2+H2O ==== H2SO3 注意 : ① H2SO3不稳定,容易分解。该反应为可逆反应。② H2SO3是二元中强酸 1、将盐酸逐滴加入Na2SO3溶液中,现象如何?
产物是什么?思考:2、将SO2通入NaHC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吗?SO32- + H+==HSO3-HSO3- + H+== SO2?+H2O少量:SO2+2HCO3- == 2CO2+ SO32- + H2O酸性: H2SO3> H2CO3 >HClO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Zx.xk 把SO2逐量通入NaOH溶液中,产物是什么? (2)与碱反应 SO2+Ca(OH)2== CaSO3?+ H2OCaSO3+ SO2+ H2O == Ca(HSO3) 2思考:1Na2SO3NaHSO3Na2SO3 + NaHSO3SO2 + 2OH- == SO32- + H2OSO2 + OH- == HSO3-1/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 SO2== CaSO3 氧化性、还原性(1)还原性 被O2氧化 注意:干燥的SO2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为什么收集到的酸雨一段时间后, PH值下降?2SO2+O2+2H2O == 2H2SO4思考:+40+6 -2SO2+40+6 分析: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5SO2 + 2KMnO4+ 2H2O = K2SO4 + 2MnSO4 + 2H2SO4 (了解):二氧化硫还能在一定条件下被多种氧化剂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r2、I2也可将其氧化)(2)氧化性SO2+2H2S==3S?+ 2H2O+40-2(弱)Z.x.x. K 漂白性[实验4-21] 现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又恢复。 结论: SO2具有漂白作用,但不持久。漂白原理:教材P90次氯酸氧化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
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稳定永久漂白无色物质不稳定暂时漂白能使许多有色物质漂白能漂白的物质较少紫色石蕊试液?红?褪色紫色石蕊试液?红Na2O2、O3、H2O2等与HClO一样,可以把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
物质,且颜色不能复原。特征现象!导与练 P61讨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是因 为SO2具有漂白性
B. 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
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
C. 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
溶液重新变为红色DSO2+X2+2H2O === H2SO4+ 2HX (X=Cl 、Br、I)讨论2:如何鉴别CO2与SO2? 导与练 P62讨论3:已知CO2中混有水蒸气、CO、SO2等气体杂质,为收集到纯净的CO2设计的除杂装置如下,图中A、B、C每个装置各除去一种杂质。试回答A、B、C中所盛试剂的名称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吸收杂质的反应。导与练 P63 例2二氧化硫3、二氧化硫的用途学科网(二)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三氧化硫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沸点低。2、化学性质 SO3是硫酸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SO3+2NaOH = Na2SO4+H2OSO3+Na2O = Na2SO4 SO3+H2O = H2SO4 3、制法(工业制法)1、下列实验能证明一定有二氧化硫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产生,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新制氯水能使氯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
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 B.都不能 C.③④⑤ D.只有⑤2、将SO2气体通入BaCl2 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再通入一种气体(或加入一种物质),产生一种白色沉淀,该气体(或物质)不可能是( )
A.Cl2 B.NH3 C.CO2 D. FeCl3 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 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 倒下。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你能解释“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俗语:雷雨肥庄稼?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吗?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2 NO + O2 ==== 2 NO2 (红棕色)3 NO2 + H2O ====2HNO3 + NO无色气体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有毒有毒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不稳定(易氧化)稳定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NO2被水吸收。4 NO2 + O2 + 2H2O
= 4HNO3继续通入氧气水逐渐充满试管3NO2+H2O=2HNO3+NO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工业生产硝酸,将尾气(NO)吸收通入适量的氧气后再溶解于水,经过多次循环氧化、溶解,可充分利用原料,并减少NO的排放,保护环境。4 NO + 3O2 + 2H2O = 4HNO3学科网SO2与CO2性质的比较
复习准备阶段性考试
《乐学》第一课时 P 71~73 知识点一、二
《乐学》 P73~74 随堂练习
4. 活页P47 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