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标要求:
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
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第8课 笔墨丹青A、按题材分:国画分类B、按表现技法分:国画分类 宁夏
贺兰山太
阳神岩画宁夏
大麦地岩
画距今已
2至3万年人面鱼
纹彩陶
盆属仰
韶文化彩陶
集体
舞蹈
纹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到陶器上的彩绘,都能看到质朴粗犷而又不失浪漫的绘画艺术。一、绘画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彩陶、岩画一、绘画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彩陶、岩画◆名称: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代表:《集体舞蹈图》◆特点: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材料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材料二: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大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以线条为构图,或斫凿,或涂饰,以线成面,富有幼稚夸张的特点,充满写实装饰之美。 知识要点:战国《人物龙凤图》二、绘画艺术的独立——战国时期的帛画 战国时期,已出现用 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绘画成为独立艺术门类,构图精到,主次分明,墨线细若蚕丝,画面动静对照。从萌芽走向成熟(夏商周-春秋战国)◆名称:帛画、壁画◆代表: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特点:人物肖像画为主、简
劲、古拙、线条流
畅、色彩绚丽知识要点:◆名称:帛画、壁画、木刻画、
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特点:浪漫、神秘、简劲、古拙、
气势宏大、神态飞扬马王堆汉墓
帛画《升天图》三、绘画艺术的初步发展——汉代的帛画 汉代的帛画,有着神奇旷达的构思、满密有力的布局,现实与虚幻相结合,想象丰富、大胆夸张。◆代表:马王堆汉墓帛画知识要点:◆特点: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吸收印度等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代表: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壁画◆代表: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开创“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1、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佛教和道教对儒学的冲击,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融入绘画创作中。三、绘画艺术走向成熟——从顾恺之到吴道子2、唐朝时期,追求法度,艺术发展全面辉煌。◆名称:人物画、宗教画、早期山水画◆特点:单幅卷轴画、注重写意传神、
总结绘画理论◆名称: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壁画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推动了文化
的繁荣。西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摹本局部)★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尤善于丹青,画出众多名画;★开创了中国绘画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形写神”。 西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在继承汉画的传统基础上,改变了粗犷的风格,开始向精密的技巧发展。动动脑、想一想为什么在分裂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仍能得到发展,并开始走向成熟?1、连年的战乱与频繁的朝代更替使当时的学术思想分外活跃,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从而促进了艺术的发展;2、佛教艺术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给我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3、佛教、道教的盛行,促使儒学的反省,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寻求新的意境和表现方式。盛唐画家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他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光辉的一页。杜甫、苏东坡尊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唐代阎立本之《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唐朝:风格多样、画种繁多周昉的仕女图,如《簪花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画中妇女浓丽肥胖,脸型圆润,从披纱中能看出丰满的体态。画家极力表现骄、奢、雅、逸的气息和柔软温腻的姿态,一时成为风尚。 簪花仕女图《五牛图》出自开元年间名画家韩滉之手。画面布景简练,仅有一棵小树,着力表现了牛的状貌。五头牛,各具不同姿态,或吃草,或翘首面驰,或纵蹄而呜,或回顾而舔舌,或缓步而趾行,神情生动,准确的描绘出牛的形体结构,让人感受到它的憨诚、健壮、朴厚、执拗、勤奋的性格,反映出盛唐雍容华贵的气势、开放自由的环境等。1、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四、绘画艺术从注重写实转向注重意境----文人意趣(1)北宋的山水画----(2)南宋的山水画----2、元的山水画 ----3、明清的文人画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怪僻清新气势宏伟、阳刚豪放、心态开阔。“残山剩水”南方士人借山水画抒发郁闷心情◆宋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阶层不断发展壮大;1、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山水画成为画家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四、绘画艺术从注重写实转向注重意境----文人意趣?◆加之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文人山水画,体现了国家统一之后的开阔心态。(1)北宋的山水画----气势宏伟、阳刚豪放、心态开阔(2)南宋的山水画------马远《梅石溪凫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马远、夏圭作图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故他们的画作又被称为“残山剩水”,是对南宋偏安江南的写景照。 “残山剩水” 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气势宏伟、阳刚豪放、心态开阔“残山剩水”国家统一偏安江南2、元的山水画 ----南方士人借山水画抒发郁闷心情 元曹知白《疏松幽岫图》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的,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是郁闷的意境了。 元朝名画2、元的山水画 ----南方士人借山水画抒发郁闷心情3、明清的文人画 - 朱耷,真名朱统筌,明亡、一度为僧,又当道士,有八大山人别号。他的山水画很有特色,尽是残山剩水一片荒凉,都是为了塑造典型的破碎河山意境,寄托他的亡国之痛。他的最高成就是花鸟画。 dā 枯木寒鸦图 朱耷(八大山人)
画中景物萧索,枯树上栖卧三只寒鸦,旁边一巨石之上,另一鸦单足而立,向下鼓噪而鸣,树上一鸦向上回应争鸣,另一鸦正警惕顾盼,而中间一鸦却闭目安睡,不为所动。树干、巨石均为淡墨点染而成,略加赭色渲染,笔触独放自由。寒鸦用笔较为工整,浓淡二墨兼施,略施淡彩,质感丰富,其睡鸦姿态突出地反映出八大山人孤傲、冷峻的性格特点。 2009年
匡时春拍卖行
成交价为
8400万元 朱耷的《仿倪云林山水》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传统社会秩序的松动、
价值观念的变异。
3、明清的文人画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怪僻清新专制不断强化;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发展。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扬州,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的花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刚正不阿、孤傲倔强的性格,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画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五、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民间风情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明清小说木刻版画流行,雅俗共赏,饶有风趣。 民间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春风水暖恭贺新禧 杨柳青年画 ---- 娃娃体态丰腴、活泼可爱。他们或手持莲花;或怀抱鲤鱼,都象征吉祥美好,非常惹人喜爱。 年画门神民间风情:剪纸这是中国按欧洲定单制作的剪纸工艺品民间风情:布贴画西施浣纱 貂蝉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民间风情:刺绣湘绣作品苏绣作品蜀绣作品陈少芳仿油画广绣作品 历史逾千年的广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誉为中国“四大名绣”,如今却几近“人亡艺绝”的地步。千年广绣只剩一位工艺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少芳。★ 转折点(两宋时期)B、特点:宫廷画院活跃、
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A、代表: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C、时代背景: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重文轻武的国策,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综合探究』
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当时绘画特点的?试举例说明。北宋:
1、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
——山水画、注重意境
2、商业兴盛,城市生活繁荣和文化普及
——民间风情画《清明上河图》南宋:
偏安一隅,矛盾尖锐
——构图不求对称,墨色恬淡。“马一角”、“夏半边”★ 个性化、生活化(明清时期)A、代表:
清八大山人、年画、木刻版画、剪纸画、布贴画B、特点:
文人画成就显著,占领画坛,成为主流;
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传统社会秩序的松动
价值观念的变异文人画的特点:
① 在创作思想上,强调抒发画家个人的思想感情,以某些特定的
题材,如梅、兰、竹、菊等表现个人的志趣、节操、情致。
② 在表现手法上,文人画强调个性,集诗、书、画、印于一体。
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与作品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
意境的缔造。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文人画的写照。突破难点:◆ 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1、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
融诗、书、画、印于一体。2、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表现手法灵活、自由。3、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
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塑造民族性格。 写 意卖肉的摊贩 写 实这是一组西洋山水风景画,它表现力是什么特色?这是一组中国山水风景画,它表现力是什么特色?
请你分析研究中西方绘图艺术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张大千北宋夏圭《临溪抚琴图》在西方的绘画中,
人物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
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中国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西洋画: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
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填涂表格——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特色岩画、彩陶刻画宗教人物画文人山水花鸟画市井风俗画马远、夏圭杨柳青古拙,神秘, 浪漫以形写神吴带当风民间风情发展
繁
荣小说插图、年画不拘成法注重写实帛画顾恺之八大山人张择端自然,质朴,浪漫注重写意注重写意吴道子 (画圣)(2011·安徽文综·1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A[2010·惠州模拟] “……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
A.写意画 B.风俗画 C.山水画 D.宫廷画[解析] 依据题中的描述,可知该画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场景,属于民间风俗画。
[点评] 风俗画是北宋画坛的最大亮点。B [2010·潍坊模拟] 郑板桥赞美巩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巩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解析] 提取信息:郑板桥的说法体现了写意画的特点:
不求形似,注重意境。
[点评]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
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
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B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虎年。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于1986年和2010年分别发行的以虎为主题的祝福邮票,这两张邮票的创作类似于 A.战国帛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北宋追求写意的风格 [解析] A项的风格自然流畅、极具装饰性。B项的风格是指在秦汉时期的人们比较注重形象上的艺术,所以他们往往在建筑、服饰和装饰之类的东西上加上带有色彩的图案。C项的风格较好地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D项写意与题中创作风格相似。D 2010年10月10日,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桃花坞历史文化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规划》进行了论证。苏州桃花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是著名木刻年画产地,也是唐寅(唐伯虎)的出生地。下图他的画属于
A.木刻年画 B.风俗画
C.文人画 D.宫廷画[解析] 本题提供的画属于扇面画,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绘画种类基本以文人画为主要特色,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风俗画等在扇面画上出现较少。C [2010·长沙模拟]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在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解析] 材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艺术随中国各时期的时代特征发生变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