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6 21: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从上面四张图片中,大家回顾了一次盛典,它是什么盛典?
----第29届北京奥运会
说到奥运会,大家都会想起奥运会的发祥地在哪?
-----在希腊思考:古希腊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吗?
希腊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
而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地区的
通称。其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希
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
半岛西岸。第5课
爱 琴 文 明
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本课主要内容一、爱琴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爱琴文明(1)什么是爱琴文明?(2)它包括哪几部分?指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间
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爱 琴 海 美籍德国学者,于1876年发掘了希腊半岛的迈锡尼,从而发现了迈锡尼文明。亨利·谢里曼(1822—1890)阿尔图·伊文思(1851-1941) 英国考古学家,1900年到1905年发掘了克里特岛,取得了惊人的收获,使得迈锡尼文明的先驱——克里特文明重现于世。克里特文明(前2000年—前1400年)米诺斯王宫遗址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克里特文明(前2000年—前1400年)米诺斯王宫表现庆典活动的壁画克里特文明(前2000年—前1400年)线形文字
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克里特岛上的希腊线形文字A泥版克里特文明(前2000年—前1400年)迈锡尼卫城的城墙迈锡尼卫城的狮子门迈锡尼文明
(前16世纪—前12世纪)迈锡尼王室陵墓陵墓内刻有浮雕的石碑比比皆是,并排成圆圈。迈锡尼文明(前16世纪—前12世纪)迈锡尼时期的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迈锡尼文明(前16世纪—前12世纪)迈克尔·文特里斯,英国人,他14岁时听了克里特文明发掘者伊文思的一次报告,遂着迷于爱琴文明线形文字的研究和破译。四年后,他18岁时便发表了一篇关于此问题的论文。1952年6月,他正式破译了线形文字B,并发表论文予以阐述,引起学术界的震动。迈克尔·文特里斯
(摄于1954年)军事题材的石雕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比较木马计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九年不下。在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在城外,假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撤 ,把木马拉到城内,夜间伏兵跳出木马,打开城门使希腊兵得以入城,攻下特洛伊城。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战争“荷马时代”爱琴文明毁于战乱封闭、贫穷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2、黑暗时代1、爱琴文明(约前12世纪—前9世纪)公元前12世纪,希腊北部山区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暂时的、局部的曲折,西方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因留下一部重要文献《荷马史诗》,故又名“荷马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
----是众多城邦的发展
城邦时代二、古希腊城邦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城市国家)◆ 什么是城邦?◆ 现代社会还有类似于
城邦的国家存在吗? 新加坡雅典斯巴达二、古希腊城邦“文明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黑格尔《历史哲学》问题1:结合地图和文字归纳希腊的地理环境特点A、山多地少、
多岛屿B、三面环海、
港湾众多A、山多地少、多岛屿
----农业不发达(粮食不能满足需求)
----人口与土地之间矛盾尖锐
----需要向外扩展
(殖民的动因)
B、三面环海、港湾众多
----对外交往方便
----这就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提供了条件
(殖民的条件)希腊海外殖民、贸易的帆船问题2:这种海外殖民扩张给希腊的历史发展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扩大了地域,同时有助于公民集体的稳定和城邦制度的巩固
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重点内容巩固: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
(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是:
A、山峦 海洋
B、河流 山川
C、河流 森林
D、山川 森林A独特的
国家形态三、古希腊的城邦政体1、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独特的
地理环境城邦内部 城邦之间小国寡民 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独立自治 文化交融(语言、风俗、信仰) 商贸频繁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邦特点真正意义的公民须具备的条件成年男性祖籍本邦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能自备武器服兵役三、古希腊的城邦政体2、城邦公民我们穿越去
古希腊吧!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的城邦中,你希望取得什么身份?2.当你拥有公民身份时,你会关心国家的独立吗?为什么?会,
因为国家独立,能保有公民身份,国家被其他城邦兼并,就意味着可能沦为外邦人甚至是奴隶,丧失原本的公民身份,那么公民的权利和待遇自然也会随着丧失 。公民独立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公民大会公民政治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的权力机关。在民主制国家中是最高权力机关,在非民主制国家中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荷马时代,当时称人民大会,由王或议事会召集,全体成年男子(战时全体战士)参加,讨论、决定部落各项重大问题。通常用举手或喊声表决。城邦建立后,希腊多数城邦都设立此类大会。知识卡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或基本没有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没有权力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3、城邦政体政体就是国家政权
的组织形式共同点:城邦公民或多或少享有政治权利,
都体现了公民政治这一特点。 实质:希腊的公民政治实际上是公民集
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
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虽然,对公民身份的限制使希腊的公民
政治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古希腊出现
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对后世民主
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三、古希腊的城邦政体4、对城邦政体的评价本课知识框架古



明开端:
爱琴文明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其文明的影响古希腊的对
外殖民活动古希腊城邦制
度和公民政治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BC2000—BC1700BC1400BC16世纪上半叶BC12世纪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城邦形成BC8世纪BC6世纪古希腊复兴重要时间线索三洲要冲
山岭沟壑海岸港湾海式气候
开放吸收亚非文明
相对割裂
小国寡民
农耕经济不发达
经济作物
海外贸易、殖民活动
民主政治开放探索的民族精神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利 于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有什么影响?政治文明:有利于古希腊建立民主政治。经济文明:有利于古希腊工商业发展。思想文明: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自由、平等的观念。
吸收东方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
特文明奠定了基础民族精神: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勇于进取和探险的
民族精神综合探究小结:
古希腊多山少地、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对外积极殖民,发展海外贸易及积极对外交流的文明历史,也造就了古希腊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和公民政治盛行的政治特点,从而使它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为我们了解西方的文明(第三单元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探究:古希腊利用海上优势展开了大殖民。为什么
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出现过“大殖民运动”?(1)政策:中国历代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无法产生从
事航海业的工商业阶层。
(2)经济:传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缺少
对外发展的动力。
(3)政治:大一统的中央皇权以田赋作为朝廷经济支
柱,对海外市场没有兴趣。
(4)地理:地大物博,农耕环境。
(5)思想: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1、某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团队,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
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是(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希腊D练一练2.以下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城邦联合组成一种联邦式国家
B.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一大特点
C.城邦中流行贵族制和民主制
D.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组织A3.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状的海湾,普遍的特质便是划
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
靠大海来沟通。你认为古希腊文明所属的类型是:
A.大河文明 B.内陆文明
C.海洋文明 D.史前文明C4、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
大政治影响是
A.是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是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根源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交流A5、“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D6、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
A.君主制的盛行
B.公民政治的盛行
C.小国寡民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B7、据统计,希腊的土地面积中,超过80%是崎岖的山地,只有不
到20%的土地可供耕种,境内也没有大河可资灌溉。这一地理
环境直接导致了:
A.实行城邦政治
B.造船、航海业发达
C.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承受人口增长的压力
D.进行海外殖民 C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
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
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A9、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
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
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
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D10、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 。
B.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C.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
D.海外殖民扩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