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衣架的联想》人美版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审美感知、创意实践)
2、学会联想的方法,能够运用依形联想、组合联想的方法进行设计创作,发现身边物品的设计价值。(艺术表达、创意实践)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
(文化理解)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
教学策略:、、、、、、、、、、运用教学课件,微课微视频,小组讨论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启发联想与组合的创意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设计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衣架,范作,微课,微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比分析感知联想
出示毕加索作品图片牛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件有趣的艺术作品,大家看它像什么?
生:牛头
师:对!它就是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经过毕加索的奇思妙想,它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雕塑作品。请大家猜猜看,你能认出它们是自行车的哪个部件吗?
生:自行车的把手和座椅。
师:对,它是用自行车的把手和座椅组合而成的。大师的想法真有趣。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件普普通通的日用品,(拿起衣架)今天就让我们向大师学习,将这个普通的衣架变为有趣的艺术品吧!出示课题:衣架的联想
【设计意图】从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激发学生对身边的物品产生创意设计的欲望,启发学生创新表现,揭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二、回顾知识展开联想
师: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摆放了一件衣架作品。请同学们对照任务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桌面上的衣架作品展开研究,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的探究任务:
1.衣架变成了什么?
2.使用了哪些方法呢?
3.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4.它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看看哪个小组研究的最深刻。计时三分钟现在开始!
师:各个小组探究的非常认真,请各小组的组长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
1.小汽车衣架:依形联想让衣架作品更生动。
板贴:依形联想
2.饮料衣架:变换角度可以让我们产生更多的联想。
板贴:改变角度
3.剑龙衣架:辅助材料的添加让作品更形象。
板贴:添加辅助材料
4.旋转木马:我们还可以根据衣架的不同造型进行创意去。
5.鱼:多个衣架的组合可以拼摆成更多有趣的造型。
板贴:组合联想
6.派大星:剪贴添画的运用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生动。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你说说这几幅作品是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方法制作的呢?
课件:依形联想、变换角度、辅助材料、剪贴添画、组合联想师: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巧妙的拼摆和丰富的联想,再加上辅助材料的运用,就会形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设计意图】教给孩子联想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的,孩子对物品由感知,到小组讨论,再到总结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更是关注学生表现的过程。
三、巩固新知联想创新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衣架,说说看,你准备把你的衣架变成什么呢?
生:蝴蝶、飞机、毛毛虫、小男孩、小鹿等
【设计意图】: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结合自己手中的衣架外形,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创想。
四、作品示范,创趣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仿佛看到了未来小设计师的模样,老师也设计了两个衣架作品,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制作的完整过程,思考一下,老师是按照什么步骤来制作的呢?播放课件拼摆组合—联想构思—选择材料—添加装饰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梳理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体验衣架联想的乐趣。
五、创意思维艺术实践
師:现在请每位同学化身小小设计师,对自己的衣架展开联想,来读一读我们的实践作业要求:请你利用一个或多个衣架,通过联想和组合,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一件新奇有趣的作品。现在开启的创作之旅吧作业提示:依形联想-妙 造型表现-奇 材料使用-巧 工艺制作-美
六、展示评价大胆畅想
1请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衣架作品,你是怎么做的,用到了哪些方法?
2.欣赏作品,它的巧妙设计在哪里?请同学按照作业提示将妙、奇、巧、美的小奖章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并说明理由。
3.老师对特别好的作品进行点评,心灵手巧,都是未来的小设计师。
七、课后拓展 奇思妙想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普通而不起眼的小东西,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作品,它们使用了哪些材料呢?课件展示,巧妙联想师:只要插上联想的翅膀,它们就会变腐朽为神奇。希望每位同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新的思维,一起展开联想,让平凡的事物也变得更加美丽吧!
【设计意图】将衣架的作用自主拓展到另一个领域等。板书设计衣架的联想依形联想变换角度辅助材料剪贴添画组合联想教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