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6 22: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 布热津斯基(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大棋局》思考: 1.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 “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什么? 2. 材料中“一股股新的力量”指哪些国家或国际组织? 大 棋 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大棋局》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西欧不结盟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讲话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中国的振兴、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四、中国的振兴第一部分
欧洲复兴——倡联合探究活动一、西欧国家为什么走向联合?图说历史探究活动一、西欧国家为什么走向联合?夹缝中的西欧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图中的两人可能在讨论什么?法德相逢一笑泯恩仇探究活动一、西欧国家为什么走向联合?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力量。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以上图片和材料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面临的什么困境?又有哪些因素有利于欧洲走向联合呢? 【合作探究1 】(1)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2)苏联威胁,依附美国,联合才有出路。(3)共同的文化心理;法德和解。——必要性 ——可能性只有通过联合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煤钢共同体成立
欧洲共同体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欧盟成立探究活动二:图说历史:欧洲联合的过程 自①年起奔驰的炼钢成本大大削减,业务主管告诉我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煤钢改变了单一的国内供应情况,我们与法国再也打不起仗了。
在与E E C大量谈判之后,业务主管在②年争得一笔特殊的大订单----欧洲原子能机构钢制构件。
在③年大奔业务量也随着三位一体的建立日益扩展与盟国在科技上的共享合作让大奔跑得越来越快、安全。
一直对我们抱有敌意的英国在④年也hold不住了,不得不加入我们的组织。在那里借着关税同盟的光我们大肆开拓市场。
到了70年代我们的竞争对手赫然而立的好像只有美国通用和日本的丰田Toyota。奔驰发展史(节选自1950-2000段)欧盟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成立(1993年)
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合一发展建立关税同盟趋向货币一体化加强科技合作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共同体1993年1967年欧盟欧元为欧盟统一货币,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 。(1)规模:成员国不断增加。(2)性质: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西欧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探究活动三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欧共体的影响第二部分
日本崛起——抓机遇1945年的广岛一片废墟。探究活动一:印象日本说感受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与
日本天皇裕仁 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
国内:二战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二战”后,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如何?1964年日本举办第18届东京奥运会。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标志 。探究活动一:印象日本说感受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到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一败涂地,经济衰竭,但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日本即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被誉为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试分析其原因?
1956-1972年高速发展崛起
原因(1)外部因素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2)内部因素:推行民主化改革,消除封建落后因素。 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探究活动二:日本崛起的原因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除直接援助和投资外,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大批军事及后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日本经济发展。日本的小学中盛行的一种集体游戏 日本的小学计算机教育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日本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日本发明的女机器人 丰田概念车 “双足行走” 机器人 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新干线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当时为世界第一。“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1972年大平正芳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首相中曾根康弘 材料1:日本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及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探究活动三:日本崛起之我见 材料2: 材料3:(1)经济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2)外交上: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政治上:日本正由经济大国转向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各抒己见:你同意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吗?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牢记过去惨痛的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从而开拓中日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日本谋求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又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韩人民激烈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里,日本政府一直没真正向饱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谢罪。随着日本经济崛起,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再度抬头。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行为都严重伤害亚洲人民的感情。第三部分
第三世界——谋团结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国家独立。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25国)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自主学习:完成下面的表格!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为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针对美苏两大军事集团而形成的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组织。
国家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疑难解析:第四部分
中国振兴——和平崛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由于第三世界国的支持,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合作交流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你认为今天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从西欧、日本的崛起中获取哪些有益的启示?学以致用 感悟历史时间:20世纪60、70年代表现西欧日本不结盟
运动中国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从头再来》《反败为胜》《团结就是力量》《走进新时代》联合自强乘机而上合作崛起和平崛起课堂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注意: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1、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C试一试2.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试一试A试一试C4.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试一试C 5、1989年上任的日本海部首相提出:“世界正处于世界性的变化中,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这段话反映了:
A、日本要为国际新秩序的发展做出贡献
B、日本军国主义主义准备东山再起
C、日本要对外输出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D、日本要以经济为手段,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试一试6.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C试一试7、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
A.五极世界格局
B.巨人主宰的迹象
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多样化特征C试一试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
A.苏联和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大国 
C.中国             
D.英国试一试B9.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
有利条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D试一试材料2:二战后的西欧,政治上面临来自东方苏联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
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认为:“欧洲的联合是
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成为超级大国的附
庸。”材料4:从1814年至1945年,法德之间,几乎每隔15年就打一仗。 1963年,当
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
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
洲联合的“发动机”。材料3: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
潮。早在17世纪,法国亨利四世就曾提出过建立欧洲联邦的计划。近
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如伏尔泰、康德、雨果等也都主张欧洲统一
的理念。材料1:二战后,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经济衰
败、瘟疫横行。”欧洲的联合,将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欧洲
经济的发展。 1.经济:欧洲的衰落——求发展。2.政治:美苏的威胁——保安全。3.思想:统一的心理——有渊源。4.直接:法德的和解——是基础。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巩固训练材料1:1.对西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材料2:1948年,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到1950年,共有16个欧洲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欧洲要恢复元气,不得不依附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2.对欧美关系:随着西欧实力的增强与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欧美关系由西欧单方面依附美国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材料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在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采取联合行动,使得欧洲在国际政治讲坛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3.对世界: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诞生的影响?巩固训练总结提高: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