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专题强化练十五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2021重庆期中)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使得赤道附近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下图为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厄尔尼诺年
1.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水温度升高
C.东南信风减弱
D.过度捕捞渔业资源
2.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是( )
A.西北季风增强
B.造成北涝南旱
C.出现暖冬现象
D.梅雨天气消失
P175定点
(2022河南焦作质检)2021年1月1日至4月12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密切相关,拉尼娜造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被迫移动,并使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水温和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示冬季广东省最可能出现的有( )
①冬装售卖增多 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甘蔗冻害加剧 ④油菜花期提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受拉尼娜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节( )
A.台风登陆频次增多
B.干旱持续存在
C.冷锋过境增多
D.气温异常增高
利马是世界闻名的无雨城市,四季如春。虽然地处热带沙漠之中,但自建城以来,该城市一直植被茂盛、繁花似锦。下图示意利马区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利马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植被覆盖率
6.2020年5月9日,我国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据此推测该事件对利马的影响是( )
A.昼夜温差增大
B.降水异常增多
C.植被缺水而死
D.沿岸海水营养物质增多
(2022重庆八中月考)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17°S,149.5°W)与澳大利亚达尔文(12.5°S,131°E)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hPa塔-hPa达)来表征全球气候的变化,称为南方涛动(SOI)。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SOI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当达尔文气压更高时( )
A.信风势力增强,西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B.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
C.信风势力减弱,西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
D.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8.2020年的下半年,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马来西亚多森林大火
B.我国南方遭遇“冷冬”天气
C.秘鲁渔场捕获量减少
D.澳大利亚降水偏少
9.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的渔业资源有很大影响。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某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
异常示意图
图乙 海水溶解氧浓度随水温变化图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甲所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变化特点。
(2)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东南信风减弱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会异常升高,产生厄尔尼诺现象,C对;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增加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频率,但它不是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A错;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东侧海水增温,海水增温是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而非产生原因,B错;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不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产生,D错。
2.C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侧海水温度降低,使得冬季时赤道地区与欧亚大陆之间南北温差减小,西北季风势力会减弱,我国冬季气温偏高,A错、C对;夏季时,由于赤道附近太平洋西侧水温偏低,气流上升弱,向北输送气流随之减少,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也会减弱,导致我国夏季风偏弱,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南方,梅雨天气会延长,出现南涝北旱,B、D错。
3.B 受拉尼娜的影响,图中甲处形成低气压,与亚洲高压之间气压差增大,冬季风势力会增强,造成广东省气温较正常年份低,冬装售卖增多,甘蔗冻害加剧,油菜花期推后,①③对,④错。材料显示,2021年1月1日至4月12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河流径流量偏小,②错。故选B。
4.A 受拉尼娜影响,图中甲处形成了热低压,其恰好位于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源地附近,因此台风生成数量增加,我国南方夏秋季节台风登陆频次增加,降水会增多,降水降温效应明显,并不会异常增温,A对,B、D错;拉尼娜出现时,我国夏季风增强,夏秋季节冷空气很难到达南方地区,冷锋过境减少,C错。
5.C 读图可知,利马海拔在500米以下,且纬度较低,气温应很高,故地形不是其四季如春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理论上看,利马当地应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但这些大气环流要素均不能使当地四季如春;利马临近海洋,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明显,其气候凉爽,C符合题意;植被对气温的影响较小,无法保证利马四季如春。
6.B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南美洲西岸水温明显升高,利马降水会增多,云雨天气增多会导致当地昼夜温差减小,A、C错误,B正确;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会减弱,冷海水上涌减弱,导致海洋底层的营养盐类上升减少,沿岸海水营养物质减少,D错误。
7.B 由材料可知,SOI=hPa塔-hPa达,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达尔文气压更高时,SOI为负值,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此时东南信风势力会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故选B。
8.B 读图可知,2020年下半年,SOI为正值,表明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西太平洋升温,气流上升,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降水偏多,森林火灾减少,A、D错;西太平洋海水增温,亚洲南北温差变大,冬季风势力增强,我国南方遭遇“冷冬”天气,B对;东南信风增强,秘鲁寒流会增强,渔场增产,C错。
9.答案 (1)赤道附近中东部洋面增温最显著,由此向南北两侧(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赤道以北、以南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局部海域有降温现象。
(2)水温升高,冷水性鱼类不适应升高的水温而死亡;冷海水上泛减弱,鱼类饵料减少,导致鱼群逃离;海水中的溶解氧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解析 (1)结合图示等值线进行分析。如果等值线为正值,则水温升高,数值越大,增温越明显;反之则相反。(2)影响鱼类数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饵料,其中环境包括水温、水质、水中含氧量等。结合上述思路分析材料即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