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青藏地区
2.图示( )
A.只反映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三大圈层
B.气候只影响植被、水文,不会影响地貌
C.各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4.垂直带谱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
A.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
B.放水冲沙是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
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6.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
A.水库发电能力增强
B.黄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
D.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8.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县域草地生产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图示地区单位面积可利用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自东向西降低 B.自东向西增加
C.自北向南降低 D.自北向南增加
10.形成这种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下图为金沙江(28°15'N)两岸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金沙江位于亚热带,谷底形成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而非常绿阔叶林带的主要原因是谷底( )
A.土壤贫瘠 B.气候干热 C.风力较大 D.海拔较低
12.金沙江西岸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上限高于东岸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岸为向阳坡,蒸发较弱
B.西岸为背阴坡,太阳辐射强
C.西岸坡度较大,土壤肥沃
D.西岸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山体对其内部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其对林线、雪线高度产生影响。秦岭—大巴山是我国地理的天然界限,区内山高谷深,植被分异明显。下图示意秦岭太白山(34°N,107.5°E),大巴山神农架(31.5°N,110.5°E)、白水江自然保护区(32.8°N,104.5°E)垂直带谱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秦岭—大巴山对气流的屏障作用促进了自然植被的( )
A.南北分异 B.垂直分异
C.东西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14.下列地点受山体效应影响最大的是( )
A.神农架南坡 B.神农架北坡
C.太白山南坡 D.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15.从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来看,大巴山与秦岭相比可能更适合作为(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C.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D.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杰里德盐沼为季节性内陆盐沼,原为加贝斯湾的一部分,周围无河流注入。大量的椰枣树生长在盐沼地区,“上干下湿”是它最理想的生长环境。
材料二 杰里德盐沼及其周边区域图。
(1)简述杰里德盐沼的形成过程。(6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推断该地椰枣树的生长习性。(8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下界是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影响其高度分布的因素与影响雪线的相同,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积雪对地表土层主要起保温作用,湿润气候条件下降雪量大,积雪厚度大。下图示意多年冻土下界随干湿程度的变化。
(1)分析从大陆性气候区到海洋性气候区,雪线变化的原因。(4分)
(2)用曲线表示北半球多年冻土下界的纬度变化。(4分)
(3)分析由亚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多年冻土下界上升的原因。(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500米以上。青藏高原以其巨大的热力及动力效应,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如果将青藏高原移除,则主要影响北半球大气层获得的净辐射能量,从而对全球的热量分布产生明显的影响。下图为移除青藏高原后全球各纬度气温变化曲线图。
(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移除后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3分)
(2)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青藏高原移除后30°N附近气温变化的原因。(6分)
(3)简述移除青藏高原后北半球气温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到2 000米,属中等高度的山体,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是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阴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
材料二 下图分别示意阴山地理位置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的形成条件及垂直自然植被类型较少的主要原因。(6分)
(2)大青山山麓自然带的名称是什么 判断的理由有哪些 (6分)
(3)与北坡相比,分析大青山南坡的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上限较低的原因。(4分)
答案与解析
1.C 由材料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华南地区最符合,故选C。
2.C 图示反映了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四大圈层中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使得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了整体性特征。
3.C 沿M方向为纬度变化方向,植被沿该方向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4.C 南纬30°~40°的安第斯山脉东坡,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草原、荒漠。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逐渐增多,蒸发逐渐减弱,水分条件能满足森林生长,因此在甲地形成了森林。故选C。
5.A 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到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水患频发。所以“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了水土保持有利于调节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泥沙的淤积,不能说明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A对、C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B错。黄河含沙量不是影响水量的因素,D错。
6.B 修建淤地坝可以拦截泥沙,有利于遏制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也使得黄河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积量减小,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B对、D错。淤地坝可以拦水拦沙,拦截的水再经泄水涵洞排出,因此河流水量变化不大,对水库发电能力影响不大,A错。淤地坝对流域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C错。
7.A 图中自然带大致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A。
8.D 图示区域为亚洲东部地区,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60°N附近亚洲东部海域有千岛寒流流经,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气温偏低,相应的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也较低。故选D。
9.A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由东向西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大致呈增加趋势,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呈减少趋势。计算可知,单位面积可利用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大致自东向西降低。故选A。
10.C 图示地区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较多,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水分条件逐渐变差,单位面积可利用天然草地产草量逐渐减少,理论载畜量随之减少,故选C。
11.B 该河谷位于亚热带地区,谷底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形成干热河谷,气温较高,空气干燥。植物为适应干热河谷的环境,减少蒸腾,形成了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而非常绿阔叶林带。故选B。
12.D 金沙江河谷东岸处于我国夏季风的背风坡,西岸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因此西岸的水分条件比东岸好,所以东岸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上限比西岸低,D对;同一区域的河谷两岸,坡度、土壤差别不大,C错;河谷东西岸不存在向阳坡和背阴坡的区别,A、B错。
13.A 秦岭—大巴山为东西走向,夏季对暖湿的夏季风产生阻挡作用,冬季可以阻挡干冷的冬季风,导致南北两侧降水和热量差异更明显,可以促进自然植被的南北分异。故选A。
14.D 由材料可知,山体效应可以使山体内部明显增温,图中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高度最高,可推知其受山体效应影响最大。
15.C 由材料可知,神农架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巴山,太白山属于秦岭。据图可知,大巴山神农架南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而秦岭太白山南坡则没有亚热带植被分布,这种植被体现出来的差异来源于温度的差异,因而大巴山与秦岭相比,可能更适合作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C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不是大巴山,也不是秦岭,A错;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错;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与植被无关,D错。
16.答案 (1)地壳抬升,海洋封闭形成内陆湖泊;(2分)周围无河流注入,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形成盐层;(2分)冬季低洼处积水,形成季节性盐沼。(2分)
(2)当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说明椰枣树喜热或耐热;(2分)当地年降水量小(周边多沙漠分布),蒸发量大,说明椰枣树耐旱;(2分)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椰枣树耐盐碱;(2分)盐沼地地下水水位高,说明椰枣树根部喜潮湿。(2分)
解析 (1)杰里德盐沼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且从材料“杰里德盐沼为季节性内陆盐沼,原为加贝斯湾的一部分”可推测,杰里德地区原来是海域,后来地壳抬升形成内陆湖泊。当地纬度低,蒸发旺盛,且周边无河流注入,形成盐层。冬季受到西风影响,低洼处形成积水,成为季节性盐沼。
(2)影响植物生长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结合杰里德盐沼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等条件,可以推测该地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17.答案 (1)从大陆性气候区到海洋性气候区,降雪量逐渐增大,冰川补给量增大,(2分)雪线高度逐渐降低。(2分)
(2)见下图。(4分)
(3)由亚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降水量逐渐增大,积雪逐渐变厚,(2分)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逐渐增强。(2分)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从大陆性气候区到海洋性气候区雪线高度越来越低,而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同纬度从大陆性气候区到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变化明显,影响雪线高度。
(2)影响多年冻土下界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纬度越高多年冻土下界分布越低,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也较高,因此多年冻土下界分布最高。
(3)由亚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降水越来越多,而积雪对地表土层主要起保温作用,从而导致多年冻土下界上升。
18.答案 (1)30°N附近气温升高最明显;(1分)40°N及其以北地区降温明显;(1分)北半球热带地区及南半球各纬度的气温变化不显著。(1分)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分)青藏高原移除后,30°N附近地区地势变低,地面温度升高;(2分)地势变低,大气密度增大,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1分)大气保温作用增强,(1分)因此气温升高。
(3)北半球高、低纬度间气温差异增大,加强了三圈环流的强度;(2分)季风环流减弱。(2分)
解析 (1)直接读图得出结论即可。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多少直接影响气温的高低;当青藏高原移除后,30°N附近地区海拔降低,地面温度升高,且大气密度增大,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加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得气温升高。
(3)青藏高原移除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降温明显,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增大,三圈环流增强;材料显示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则青藏高原移除后季风环流会减弱。
19.答案 (1)形成条件: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增加,水分、热量及其组合发生变化。(2分)
垂直自然植被类型较少的主要原因:纬度较高;(2分)相对高差小。(2分)
(2)名称:温带草原带。(2分)理由:阴山地处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且大青山较为湿润,水平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2分)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2分)
(3)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但由于夏季风较弱,挟带水汽较少,在此高度范围内,受地形抬升不明显,产生降水有限;(2分)南坡为阳坡,光照较强,蒸发旺盛;(2分)导致南坡此处水分条件比北坡同海拔地区差,故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上限较低。
解析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热量、水分条件的影响,山地海拔越高,纬度越低,垂直自然植被类型越多。
(2)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是由当地的气候类型决定的;从材料中可知,大青山所在的阴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是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降水较少,不能发育森林,但大青山较为湿润,因此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3)大青山海拔较低,南北两坡热量条件相差不大,影响垂直自然带高度的因素主要是水分。水分差异应该从降水和蒸发两方面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