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第一课时 地球公转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和正午太阳高度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球公转特征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5日凌晨1时4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卫星发射这一天,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
A.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加快
B.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
C.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
D.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减慢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从卫星发射这一天直至2020年元旦期间,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图中的(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题组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读“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角α是黄赤交角 B.角β是黄赤交角
C.永远不会变化 D.目前为66.5°
4.图示的日期为(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下列节日的时间与图中太阳直射点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三八妇女节”太阳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
B.“七一建党节”太阳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
C.“八一建军节”太阳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
D.“十一国庆节”太阳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
题组三 正午太阳高度
家住上海(约31°N)的李女士发现,自己所购商品房居室里日照时间极短,达不到满窗。就此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据地方法规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条款,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下题。
6.材料“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中的“××日”应为( )
A.北半球春分日 B.北半球夏至日
C.北半球秋分日 D.北半球冬至日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读
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当地球公转到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并开始向南移动
B.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并开始向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47°
D.此时黄赤交角由0°变为23.5°
题组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022江西南昌新建一中期中)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形状为球形
B.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
C.地轴倾斜于黄道面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位置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此时,北京气候寒冷干燥
C.这一天,南昌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这一天过后,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题组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调节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地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7.该地纬度是( )
A.45°N B.45°S
C.0° D.5°N
P135定点2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卫星发射的日期是11月5日,因此地球应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
2.D 由图中太阳的位置可知,图中水平轴右侧为近日点,对应时间为1月初。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因此丁在1月初之前,甲在1月初之后,从11月5日至2020年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是丁—甲段。
3.B 图中角β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黄赤交角,A错误、B正确。黄赤交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目前的黄赤交角约为23.5°,C、D错误。
4.B 读图可知,此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以北23.5°处,即直射23.5°N,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B正确。
5.B 图中①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②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③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④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⑤为次年春分日(次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结合选项判断,B项正确。
6.D 上海纬度约为31°N,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侧楼房的影子最长,北侧楼房采光受阻挡最严重,故“××日”应为北半球冬至日。
能力提升练
1.D ①②两图中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间为1月初,此时太阳应直射南半球,而①图中北极偏向太阳,太阳直射北半球,故①错误;②图中南极偏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半球,故②正确。同理,③④两图中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为7月初,此时太阳应直射北半球,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可以判断③错误、④正确。
2.C 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结合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由甲向乙,甲处地球上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又因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可推知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为秋分日。
3.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地球处于秋分日,且地球公转方向为由甲向乙;由材料可知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一分点和一至点,故乙处地球只能处于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并开始向北移动,B正确、A错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66.5°;目前,黄赤夹角约为23.5°,C、D错误。
4.C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轴倾斜于黄道面(即黄赤交角的存在),C正确。
5.D 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北极点位于图的右上方,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且距离赤道最远,可进一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间应为北半球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正在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A说法正确;冬至日北京气候寒冷干燥,B说法正确;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C说法正确;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减小,D说法错误。
6.B 二分二至日该地正午都能接受到太阳光照,说明该地无极夜现象,故该地不处于寒带地区;图中反光镜朝南,说明图的左侧为正南方向,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都自正南方照来,故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位于北温带,B正确。
7.A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的左侧为正南方向,由冬至到夏至,正午太阳的位置会不断北移,则③箭头为冬至日的太阳光线,②箭头为春、秋分日的太阳光线,①箭头为夏至日的太阳光线。读图可知,春、秋分日即太阳直射赤道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两点之间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的计算原理,可算出该地纬度为45°。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温带,故该地纬度为4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