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国某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D.外力作用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2.导致图示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力量及其能量来源分别是( )
A.内力作用 地球本身
B.内力作用 地球外部
C.外力作用 地球本身
D.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
题组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欧亚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4.板块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下列地貌中由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亚岛弧链 D.东非大裂谷
题组三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6.图中丙处( )
A.因顶部裂隙被侵蚀而成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山
C.可修建隧道
D.可勘探、开采石油
题组四 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读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题。
7.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的一般特点是( )
A.高大绵长 B.多直立的陡崖
C.锥形山体 D.山顶有积雪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22辽宁沈阳郊联体期中)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E处地形是( )
A.巨大裂谷 B.海岭
C.岛弧—海沟 D.山脉—海沟
2.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
A.印度洋板块 B.欧亚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022江苏南莫中学月考)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呈半圆形,恰似露出水面、连接东西两侧大陆的一长串“踏脚石”。阿留申群岛由70多个小岛组成,该地区多云雾、火山。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3.关于阿留申群岛地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较为合理的是( )
A.岛屿呈东西弧形走向
B.等深线密集,数值变化小
C.南侧海域海底地形为海岭
D.岛屿集中,呈点状分布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推测阿留申群岛及其南侧海底地形的成因,合理的是( )
A.地处板块生长边界
B.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C.大陆板块俯冲到大洋板块下方,形成地壳凹陷地带
D.狭长的海沟为板块生长边界,走向为弧形
P145定点1
题组二 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21辽宁朝阳期中)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B.向斜
C.背斜 D.褶皱
6.图中甲处地貌是( )
A.平原 B.山岭 C.山谷 D.高原
下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该地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山谷 D.山脊
8.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火山地震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A错误;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B错误;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都有进行得快的和进行得慢的,C错误;外力作用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D正确。
2.D 图示景观是风蚀蘑菇,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3.B M小板块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4.D 马里亚纳海沟和东亚岛弧链都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故选D。
5.B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为断层。B正确。
6.B 丙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A错、B对。隧道应建在背斜处,石油应在背斜处勘探、开采,C、D错。
7.C 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为火山,火山大多呈圆锥状,C正确;褶皱山山体高大绵长,A错误;断层山多陡崖,B错误;山顶有无积雪与温度高低有关,与是否为火山无关,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据图可知,E处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处,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上拱形成海岸山脉,因此E处地形是山脉—海沟,D正确。
2.D 读图可知,该陆地西侧紧邻大洋板块,且该陆地地势西侧最高,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全球海陆分布图以及各大陆地势特征等相关知识,综合分析可知,该陆地最可能为美洲大陆,甲板块为美洲板块。
3.A 从图中可以看出,阿留申群岛岛屿呈东西弧形走向,A正确;等深线密集,数值变化大,B错误;南侧海域海底深度变化大,且中部最深,应为海沟,C错误;岛屿分散,呈带状分布,D错误。
4.B 图中有海沟分布,应地处板块消亡边界,A错误;阿留申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露出海面形成的岛屿,B正确;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地势低,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地壳凹陷地带,C错误;狭长的海沟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走向为弧形,D错误。
5.B 图中甲处中间岩层新,左右两侧岩层老,故甲处应为向斜。
6.B 读图可知,甲处东西两侧的河流分别流向两侧,则甲处为河流分水岭,应为山岭。
7.B 图示区域岩层中间新,四周老,应为向斜构造。
8.A 图中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应为谷地地形,向斜形成谷地是地壳运动,岩层受挤压向下凹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