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架飞机从北半球东经20°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某登山爱好者计划于2021年6月11日前后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阿拉斯加州的麦金利山,为此他提前预订相关机票。该州首府安克雷奇时间和美国本土(西五区)相差4小时。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3.由于没有直飞航班,他所乘飞机需在中转机场耽搁90分钟,则其空中飞行时间共( )
A.13小时25分 B.11小时55分
C.12小时05分 D.13小时15分
4.到达当地并进行登山准备期间,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当地日落方向朝偏南方向移动
C.当地正午影长逐渐变短
D.全球昼夜差值变小
2021年3月20—21日,某旅行团到太行山区一处峡谷化石群悬崖景区旅游,该景区为一个幽深狭长的河谷,位于民宿村(下图所示)北部3.2千米处,旅行团于20日下午入住民宿村(35.1°N,113.7°E),于21日8时观看日出后沿河谷向峡谷化石群悬崖出发,游客看到河谷左岸陡峭。为保证安全,14时日落前游客必须返回。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游客在民宿村看到的实际日出时间比同纬度其他地方较晚,主要原因是民宿村( )
A.纬度较高 B.所在地海拔高
C.村东山体较高 D.太阳高度较低
6.游客21日可看到太阳的最长时间约为( )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7.该峡谷底部河流的流向可能为( )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北向南流 D.自南向北流
下图示意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中OA、OB为日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结合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8.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20°S,135°E) B.(20°N,135°W)
C.(23.5°S,135°E) D.(23.5°N,135°W)
9.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数值向12小时缩小期间,上海的昼夜状况为( )
A.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B.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C.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D.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宋朝梅尧臣的著作《田家四时》中写道“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材料中诗句所描述的节气是( )
A.立春 B.谷雨 C.惊蛰 D.立夏
11.此节气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贵阳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悉尼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贵阳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悉尼昼短夜长
下图为一位游客某日20:55拍摄的敦煌鸣沙山(40°05'N,94°40'E)日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该游客拍摄照片时朝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3.若该日为7月12日,则同一年内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可拍到相同景观的另一日期大约为( )
A.1月12日 B.6月2日 C.8月2日 D.12月2日
读“4—8月某段时间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下面两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线速度④大于②
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①小于②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③小于④
D.a月一天内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②小于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分)
(2)A、D、E三点相比,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2分)
(3)此日,江苏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分)
(4)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2分)
(5)绘制此日80°S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计算并在图中标出80°S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4分)
17.下图中ABC弧线为晨昏线,此时某人在距离B地正南方2 775千米的某地肉眼观测到北极星,测得北极星仰角为48°。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B地纬度为 。(2分)
(2)B地此日昼长为 小时;A地此日昼长约 小时,日出时间是 时(地方时)。(3分)
(3)ABC弧线 (“是”或“不是”)A点到C点的最短航线,原因是 。若此时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往C点,应先往 (方向)再往 (方向)。(7分)
18.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A、B、C、D四位置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当地球运动到图中A、B、C、D位置时,我国的节气分别是 、 、 、 。(4分)
(2)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2分)
(3)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太阳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4分)
(4)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 (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为 。(2分)
(5)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是 。(4分)
19.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武汉市(30°N,114°E)某花园小区是一处集欧美建筑精华于一体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已知tan36.5°≈0.74)
材料二 图甲为该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乙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绘制的某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
图甲
图乙
(1)图乙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落时段的是 ,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 。(2分)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4分)
(3)为保证武汉市住宅一年内均可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间距与广州市相比有何差异 对你的结论给出合理解释。(3分)
(4)若该花园小区开发商败诉,在满足住户们要求的情况下,能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可行性做法有哪些 (4分)
答案与解析
1.B 据材料可知,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天空,说明飞机的飞行方向与太阳的视运动方向相同,与太阳同步,即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机为自东向西飞行,B正确。
2.D 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和太阳同步,又由于飞机在低空飞行,故可以认为飞机的飞行速度就是地球在该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由材料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是837千米/时,大约是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半,而60°纬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半,所以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北纬60°,D正确。
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斯加州比美国本土位置偏西,且文字材料显示安克雷奇时间和西五区时间相差4个小时,可推知安克雷奇位于西九区,比香港所属的东八区晚17个小时。故飞机从香港起飞时,安克雷奇时间为5月17日8:50-17小时=5月16日15:50。飞机飞行时间=降落时间-起飞时间-中转时间=5月17日5:15-5月16日15:50-90分钟=11小时55分钟,B正确。
4.C 从5月17日到6月11日,地球逐渐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A错误;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日落方向朝偏北方向移动,B错误;太阳直射点北移,安克雷奇位于北半球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越来越大,正午日影会逐渐变短,C正确;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逐渐北移,除赤道外全球昼夜差值越来越大,D错误。
5.C 民宿村与同纬度地区纬度相同,A错误;海拔越高,应该越早看到日出,与该民宿村实际情况不符,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民宿村位于河谷地带,东西两侧有山岭阻隔,故游客必须等太阳升到东山岭高度之上后,才能看到实际日出,C正确;民宿村与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应该相同,D错误。故选C。
6.B 结合材料可知,该民宿村21日实际日出时刻为8时,日落时刻为14时,故游客可看到太阳的最长时间约为6小时。
7.C 结合图中方位可知,该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且峡谷化石群悬崖景观位于民宿村以北区域,游客上午出发沿河谷去往峡谷化石群悬崖景区应为自南向北行进,故游客看到的陡峻河谷左岸应为河谷西岸。而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会侵蚀右岸,即河谷西岸为河流的右岸,可推知河流应为自北向南流动。故选C。
8.B 45°E经线应在0°经线以东,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则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应从0°经线指向45°E经线,可推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O点为北极点,则P点纬度为70°N。读图可知,P点所在纬线恰好出现极昼,因此太阳直射20°N;图中OA、OB为日界线,全球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为国际日界线,另一条为0时经线,而OA经度为45°E,则其地方时应为0时,由此可进一步推知12时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应为135°W。故选B。
9.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0°N,当70°N纬线昼长逐渐向12小时缩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由20°N逐步南移到赤道,在此过程中,上海昼长夜短,且白昼在逐渐缩短,D正确。
10.C 惊蛰意指春季气温回升,滚滚春雷惊醒了蛰伏了一冬的昆虫。该诗中有“春雷”发生,描述节气应为惊蛰。
11.A 惊蛰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A正确。
12.A 该地经度为94°40'E,与120°E相差约25°,时间约差1小时40分钟,该景观拍摄于北京时间20:55,计算可知该地日落时地方时约为19:15,说明该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日落西北,则该游客拍摄照片时朝向西北。
13.B 若要一年内两次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拍到相同景观,则需要这两日太阳直射同一纬线。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纬线的日期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该日为7月12日,为夏至日后20天,则其关于夏至日对称的日期应为夏至日前20天,约为6月2日。
名师点睛 昼长以及太阳视运动的“复制”
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运动,故热带地区(南北回归线除外)每年可以被太阳直射两次。当太阳又一次直射某条纬线时,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以及太阳视运动轨迹和上一次直射该纬线时会完全一样,相当于“复制”了上一次的情景。太阳连续两次直射某条纬线的日期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
14.B 图中a月早于b月,说明时间延续正方向为由a向b,按照此延续方向读图可知,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在a月中先降低,在某天达到0°,然后又开始升高;又因4—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在此期间①地有且仅有一天出现极夜,可推知①地纬度为66.5°S,这一天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则a月为6月,b月为7月。②④两地在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最小值,且④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②地,可知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且④地更靠近北回归线,即④地位置比②地偏北。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最大值,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四地自南往北依次为①②④③。
15.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④两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别约为60°和80°,依据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的计算原理,可算出它们的纬度分别约为6.5°S和13.5°N,地球自转线速度④地小于②地,A错误。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②地,B错误。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47°,④地位于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小于47°,C错误。一天内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与太阳在天空转过的角度呈正相关,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②地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在天空转过的角度小,故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小;③地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在天空转过的角度大,故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大,D正确。
16.答案 (1)(23.5°S,90°W)(2分)
(2)A>D>E(1分) 东(1分)
(3)昼短夜长(2分) 66.5°(2分)
(4)四分之一(2分)
(5)如下图所示。(正确绘制太阳视运动轨迹2分;正确计算并标记正午太阳高度2分)
解析 (1)图中靠近45°E的90°经线应为90°E;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故图中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确定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南极点。根据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确定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5°S;90°E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故90°W地方时为12时,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5°S,90°W)。
(2)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因此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A、D、E。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因此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乙点所在经线的东侧。
(3)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江苏在北半球,因此昼短夜长;A点在赤道上,太阳直射23.5°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原理,可计算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5°。
(4)90°E地方时为0时,则新的一天为90°E向东到180°经线,北京位于新的一天中,故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5)此日80°S出现极昼,太阳全天位于地面以上。12点时太阳高度最大,位于正北方。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原理,可计算出80°S正午太阳高度为33.5°。
17.答案 (1)73°N(2分)
(2)24(1分) 16(1分) 4(1分)
(3)是(1分) 晨昏线为过地心的大圆,ABC弧线为劣弧,因此ABC弧线为A点到C点的最短航线(4分) 东北(1分) 东南(1分)
解析 (1)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纬度,故观测者位于48°N;B地在观测点以北2 775千米处,根据纬度间隔1°的经线弧长为111千米,可计算出B地位于观测点以北25°,因此可得B地的纬度是73°N。
(2)此时观测者用肉眼可以观测到北极星,说明观测地处于夜晚,又因弧线ABC为晨昏线,可知B点所在纬线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因此B地此日昼长为24小时。此时B地所在经线100°E为夜半球的中心线,地方时为0时,A地(40°E)位于100°E以西60°处,地方时为20时,且A地位于昏线上正在日落,由日出和日落时刻关于正午12时对称可知,A地日出时刻应为4时,昼长16小时。
(3)ABC弧线为晨昏线(圈),是过地心的大圆,且ABC弧线间经度间隔小于180°,为劣弧,因此ABC弧线为A点到C点的最短航线。若此时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往C点,应沿ABC弧线(最短航线)飞行,即从A到B再到C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18.答案 (1)夏至(1分) 秋分(1分) 冬至(1分) 春分(1分)
(2)公转速度渐慢,(1分)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1分)(或快→慢→快)
(3)见下图。[太阳直射点应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1分)晨昏线上的南北端点应位于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光线应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2分)夜半球为太阳光线照射不到的一侧。(1分)]
(4)昏线(1分) 0°(1分)
(5)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2分)昼长不断增长,夜长不断缩短。(2分)
解析 (1)图中A位置地球北极偏向太阳,太阳直射北半球,对应我国的夏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进一步推出B、C、D位置分别对应秋分、冬至、春分。
(2)地球公转轨道远日点对应时间为7月初,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而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为9月23日前后,故地球从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经过了远日点,所以公转速度会先变慢后变快。
(3)甲图中地球位于B、C之间,太阳直射点应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的南北端点应位于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光线应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因太阳光线由左侧照来,晨昏线右侧为夜半球。
(4)结合上题绘图可知,Q点正在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其位于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5)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先靠近M点然后越过M点继续向南移,故M点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因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M点昼渐长,夜渐短。
19.答案 (1)G(1分) 小(1分)
(2)小区位于30°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6.5°,(2分)正午时前楼的影长约为27.027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2分)
(3)楼间距应比广州市大。(1分)原因:武汉市纬度比广州市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市小,同样高度的楼房影子比广州市长。(2分)
(4)降低前楼的高度,(2分)将后楼的底层作为架空层。(2分)
解析 (1)杆影方向与太阳方位正好相反,由图可知,G点方位最偏东南,最接近日落时段。据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可知,该日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昼长夜短,说明该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小。
(2)冬季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楼影较长,若楼影长于楼间距,则会出现底层住户采光不足问题。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5°)=36.5°。正午时楼的影长约为27.027米,远大于该地的楼间距20米。
(3)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其南北两侧递减。武汉市纬度比广州市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市小,所以同样高度的楼房影子比广州市长,因此楼间距应比广州市大。
(4)据上述分析可知,在楼高一定的条件下该小区的楼间距不够,因此开发商可以在楼间距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楼高。例如降低前楼的高度,或者将后楼的底层作为架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