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混点1 不会区分地方时和区时
2019年元旦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据此推断当天北京的日落时间应为( )
A.16:04 B.16:20
C.16:36 D.16:52
2.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0:00 B.23:40
C.1:40 D.2:00
易混点2 混淆昼夜长短与昼夜长短变化
下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纬度的四地在连续两个月内白昼时间长度的变化,a月早于b月。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月初,②地的昼长约为5小时
B.从a月到b月,四地的白昼越来越长
C.③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于②地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全年昼夜平分
4.若a、b两月在上半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处于北半球,④地处于南半球
B.①②③三地处于南半球,④地处于北半球
C.a月是2月,b月是3月
D.a月是3月,b月是4月
易错点1 经过国际日界线时的日期变化
5.一孕妇在轮船上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结果后出生的弟弟变成了“哥哥”,这是由于( )
A.此轮船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
B.此轮船从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
C.此轮船从东向西越过180°经线
D.此轮船从西向东越过180°经线
易错点2 未能理解太阳视运动
北京某高中生中午放学回家时,在经过路边一电线杆时,发现电线杆顶部投影在A处,2小时后,顶部影子移到B点,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站在图中观测点看从A点到B点,大致的方向是( )
A.向东,呈逆时针
B.向西,呈逆时针
C.向东,呈顺时针
D.向西,呈顺时针
7.以上现象反映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
B.地球公转方向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时间和日期计算
(2019海南单科,11)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2018赛季共有16支球队参加,每支球队至多有4名外籍球员。据此完成下题。
1.中超联赛大结局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西三区)夏令时为( )
A.11月10日4时 B.11月11日3时
C.11月11日5时 D.11月12日1时
(2018海南单科,12)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2.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考点2 昼夜长短及分布
3.(2020上海,3)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四个城市中,该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伦敦(约52°N) B.罗马(约42°N)
C.开罗(约30°N) D.东京(约36°N)
(2019江苏单科,1)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下题。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7:32 17:08
② 6:31 18:15
③ 4:45 19:39
④ 7:22 16:49
4.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太阳视运动
(2021山东,6—7)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b), 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2021河北,7—8)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
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
8.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
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
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米
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2021浙江1月选考,19—20)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9.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窗朝向( )
A.正南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10.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 )
A.济南 B.广州 C.武汉 D.拉萨
(2020天津,14—15)图甲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乙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1.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12.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三年模拟练
(2022山东潍坊一中月考)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晨昏线上空时,当地地方时为8日19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四幅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所示的四个地区中,该飞机飞越的是( )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2021北京四中二模)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堆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节省能源、降低运费等。下图为某河流航道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两题。
3.假如该河流自东向西流,那么该河流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4.假如该图是长江上海—武汉航道,那么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运往上海港时,选择的航道及其原因是( )
A.a航道 水流平稳,航运安全
B.b航道 河流含沙量小,阻力小
C.a航道 航道宽阔,水深流急
D.b航道 靠近河岸,基础设施完善
(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历史上北欧维京人使用的一种航海工具,用来指引航行方向。将木盘置于盛满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向。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注:小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
5.北半球夏半年,船队在从欧洲向西南方持续航行的过程中,木棍正午影长变化幅度最小的某时间范围最有可能是( )
A.清明至谷雨期间
B.立夏至小满期间
C.芒种至夏至期间
D.小暑至大暑期间
6.某年7月份,船队在航海过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长恰好与凹槽重合,则航线所经海域的纬度范围最接近 ( )
A.45°N~52.5°N B.58.5°N~66°N
C.63°N~68.5°N D.45°N~68.5°N
(2022河北五校联盟联考)2019年11月7日上午,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停靠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42°S,142°E),与先行靠港的雪龙2号会合。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该日霍巴特港太阳视运动轨迹为( )
8.该日,北京与霍巴特港( )
A.几乎同时日出
B.几乎同时日落
C.几乎同时正午
D.昼长几乎相等
9.(2020江西南康中学期中)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弧ABC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弧ABC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是 。A点的日出方向是 。
(2)此时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3)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该日深圳(22°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10.(2020江苏东海期初)读某日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用粗黑线标出晨线。
(2)该日Q点(晨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昼长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图1中M点(位于极圈)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D 我国采用北京时间来计时,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7:40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7:24;地方时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关于12:00对称,与7:24日出时刻对称的日落地方时为16:36,此时北京时间为16:52。故选D。
2.B 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计算可知国际标准时间为23:40。
易混辨析
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为某一“地方”自己的时间,即某条经线的时间;区时为某一“区域”共用的时间,即东西跨度15°的区域共用的时间,实际操作中将这东西跨度15°区域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
3.D 据材料可知,a月早于b月,在a月初,②地的昼长约为3小时;图中四地中,①②③三地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位于同一半球,④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位于另一半球;③地和④地之间的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于③地。
4.A 若a、b两月在上半年(1—6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所以①②③三地位于北半球,④地位于南半球;又由于①②③三地昼短夜长,④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b两月只能分别是1月和2月。
易混辨析
昼夜长短是一种静态的时间对比,是某一地自己的昼长与夜长比,只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是一种动态的时间对比,是某一地自己某时段的昼长与另一时段的昼长比,它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有关,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会昼变长、夜变短,另一半球反之。
5.A 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只有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才能转变,排除C、D选项。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应该减一天,在国际日界线西侧第一个孩子出生,然后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第二个孩子出生,这样后出生的孩子才能是“哥哥”。
易错分析
在做题时要区分开180°经线和真正的国际日界线,“哥哥”生日应该早,需要出生在旧的一天,国际日界线东侧为旧的一天,所以只有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且两个孩子分别出生于国际日界线两侧才会出现后出生的弟弟变成“哥哥”的现象。
6.C 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影子朝向正北,中午放学时应该接近12点,日影朝向应该接近正北,2小时后,太阳应该位于西南方位,影子应该朝向东北方位,由正北变为东北,说明顶部影子大致向东移动。站在观测点看从A点到B点,应为顺时针。故选C。
易错分析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移动状况。在研究时要注意把握3个时间节点的太阳方位,即日出时、正午时和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将3个时间节点的太阳方位用弧线连起来,即为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判断太阳在天空中移动所形成的弧形轨迹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故一天内日影在地面运动所形成的弧形轨迹移动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相反,但由于太阳轨迹弧线与日影轨迹弧线分列观测者两侧,故它们按照顺逆时针方向来看又属于同一方向。
7.A 图中反映的是一天之内影子的移动规律,一天之内影子的移动方向和太阳视运动的方向有关;而一天内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A正确。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C 中超联赛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巴西利亚(西三区)比东八区晚11个小时,所以11月11日15时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开赛时,西三区区时是15-11=4时,夏令时时间需提早1个小时,所以此时巴西利亚的夏令时为11月11日5时,C正确。
2.D 通常以国际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国际日界线大体沿180°经线穿行。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所以当海口正午时即110°E的地方时约为12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70°W。即70°W向东至180°共250个经度进入新年,故D正确。
3.A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应为夏至日。夏至日,除极昼区域外,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越长,四地中伦敦纬度最高,白昼最长。故选A。
4.B 太阳直射点越靠近赤道,全球各地一日中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即昼长和夜长越接近12小时。根据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可算出表中①②③④四个日期雾灵山的昼长分别为9小时36分钟、11小时44分钟、14小时54分钟、9小时27分钟,②日期雾灵山昼长最接近12小时,故选B。
5.B 该地位于110°E,北京时间12:10时,当地为11:30;太阳位于正南偏东方位,影子朝向正北偏西;图示观测点与石柱处于一条直线,该直线与影子垂直,即影子位于观测点的左方90°方向;据此可判断影子朝向的偏东方向为正北,即与②指向标一致,故B正确。
6.C 一周后的相同时刻,石柱的影长变长说明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变小;该地位于40°N,则太阳直射点应向南移动,据此可排除A、B选项;图示影长3.2米、石柱高度6.6米,结合观测时当地为11:30,可判断观测当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因当地位于40°N,则观测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为8月20日前后,即C正确、D错误。
7.D 由材料可知,小明秋分时节入住,从秋分到冬至昼长逐渐变短,书房的日采光时间也逐渐变短;由冬至到次年春分,昼长逐渐变长,书房的日采光时间也逐渐变长。所以由秋分至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是先减后增,故D正确。
8.D 冬至日北京时间15:30,太阳从西南方向照射进入书房内,太阳光线可以照到位于东北方向的书柜上,D正确。北京时间6:30,当地(116°E)地方时为6:14,当地纬度为36.5°N,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冬至日当天昼长应远小于夜长,日出时间不应在6:00左右,A错误;冬至日北京时间9:30时,该地太阳位于东南方位,书房接近正方形,书桌主要位于书房东南—西北对角线的东北一侧,位于窗户的正北方位,阳光受东南0.5米的墙的遮挡,照射不到书桌,B错误;北京时间12:30,当地地方时为12:14,接近正午,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36.5°+23.5°∣=30°,由材料可知落地窗高2.6米,若阳光进深为2.6米,根据tan 45°=1可知,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45°,C错误。
9.C 图中乙为日出方位,则甲为日落方位,甲、乙的中心方位应为正北或者正南。日出方位应该为偏东方向,日落方位应该为偏西方位,面朝窗户,偏东方位在观测者的右侧,偏西方位在观测者的左侧,故前方应该为正北方,C正确。
10.D 每年仅有一天能够出现该现象,说明该日为夏至日或冬至日。而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3.8°,故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83.8°的城市纬度应为29.7°N或17.3°N左右,但选项中没有17.3°N附近的城市,故该学生所在地纬度为29.7°N左右。日落地方时与正午相差6小时59分,则日出地方时也应相差6小时59分,即日出地方时为5点01分,这比该日日出北京时间(120°地方时)晚1小时55分,约30个经度,则该城市经度约90°E。地理坐标约为(29.7°N,90°E)的城市最可能是拉萨。
11.D 把四个楼影编号如下图,仔细观察下图,楼房西侧的影子1最长,是冬至日8:00的楼影;影子2是冬至日16:00的楼影;影子3是夏至日8:00的楼影;影子4是夏至日16:00的楼影。影子3和影子4是判断城市的关键,当地8:00影子朝向西南,16:00影子朝向东南,则判定夏至日正午太阳一定位于当地正北,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在当地以北,结合选项可知只有海口符合,故选D。
方法技巧 图形法确定日影朝向
日影应背向太阳,故可以根据日影朝向来确定太阳位置。如下图,8:00时太阳位置偏东,日影就应偏西(图a),夏至日太阳位置北移,日影就应南移(图b)。据此可判断出二至日8:00日影和16:00日影(图c)。因选项中四城市与120°E的经度差都不大,所以北京时间8:00—16:00,当地一定会经过正午,且日影一定会在8:00日影与16:00日影之间(图d)。
图a 图b
图c
图d
12.C 注意此题中休闲广场的形状特点。住宅楼的高度一致,则主要看楼房的位置和影子的长度。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小,楼房影子更长,排除A、B项。冬至日8:00—12:00的太阳高度小,楼房影子更长,而且此期间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休闲广场呈西南—东北方向延伸,此时被东南侧三栋楼的影子遮挡面积最大,C正确。
三年模拟练
1.B 飞机飞越165°E时,当地地方时为19时,这一时刻飞机飞越的只能是昏线,四幅图中只有B、D图中为昏线;昏线上的点19时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同时由材料可知飞机飞行在北半球,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则应越向北昼越长,只有B图符合。
2.D 165°E为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165°E地方时为8日19时,即东十一区的区时为8日19时,西六区位于东十一区以西17个时区处,则此时西六区的区时为8日2时,6小时后,西六区的区时为8日8时,D正确。
3.B 根据图例可知,该河流北岸泥沙堆积多,南岸泥沙堆积少。假如该河流自东向西流,则其右岸沉积,左岸侵蚀,那么该河流应位于南半球,B对。
4.C 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运往上海港时,应选择a航道,原因是a航道位于河流中心,航道宽阔,水深流急,C对、A错。b航道靠近河岸,水流速度较慢,B、D错。
5.D 船队在从欧洲向西南方持续航行的过程中,纬度位置不断变低,要想木棍的正午影长的变化幅度较小,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小,则太阳直射点须向南移动。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清明至谷雨期间、立夏至小满期间、芒种至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在不断北移,因此A、B、C错误;小暑至大暑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因此D正确。
6.B 由该月份“木棍的正午影长恰好与凹槽重合”可知,航行过程中所经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均等于45°。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为7.8°/月,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5°N,则7月1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21°N,此时66°N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7月31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13°N,此时58°N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故选B项。
7.D 11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霍巴特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于霍巴特港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直射纬线位于霍巴特港以北,因此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北。D正确。
8.B 11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霍巴特港白昼时间长于位于北半球的北京,同时霍巴特港(147°E)位于北京(116°E)以东,因此霍巴特港要早于北京日出,A、D错误;霍巴特港(147°E)位于北京(116°E)以东,前者地方时比后者早近2个小时,此日霍巴特港的昼长远长于北京(两者相差约4小时),即霍巴特港日落地方时时刻比北京晚一段时间(约2小时),因此两地有可能同时日落,B正确;两地经度相差较大,因此不可能同时正午,C错误。
9.答案 (1)16时 东北 (2)30°E向东到160°E (3)(15°N,60°W) 83° (4)向南
解析 (1)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和国际日界线将全球分成两个日期,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经线OBM和OD为0时(24时)经线和180°经线;因弧ABC上太阳高度为0°,可知其为晨昏线,B点为弧ABC与纬线的切点,则B点的地方时为0时(24时)或12时;综上分析可推出经线OBM地方时为0时(24时),经线OD为180°经线。又因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OBM经线位于180°经线以西60°处,应为120°E经线,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24时)。国际标准时间是0°经线的地方时,比120°E经线的地方时晚8小时,时间应为16时。经线OBM地方时为0时(24时),应为夜半球的中心线,弧ABC为晨昏线,结合图中信息可推知75°N以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15°N,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全球日出东北,A点位于赤道上,故日出方向为东北。(2)经线OBM地方时为0时(24时),为夜半球的中心线,则弧AMC为赤道上的夜弧。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经度差为30°,根据OD为180°经线可进一步推算出OA为30°E,OC为150°W,即赤道上处于黑夜的范围为30°E向东到150°W。东半球范围为20°W向东至160°E,两个区域取交集,即为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范围,范围是30°E向东到160°E。(3)由上面分析可知,太阳直射15°N、120°E地方时为0时,可推知60°W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坐标为(15°N,60°W)。15°N与深圳纬度相差了7°,则深圳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83°。(4)当B点纬度逐渐变大时,说明北半球极昼范围缩小,太阳直射点应该南移。
10.答案 (1)如下图:
(2)18 3
(3)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4)如下图:
解析 (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都为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根据图中地球公转轨道弯曲状况可知,太阳应位于地球左侧,太阳光由左侧照射过来,则晨昏线左侧半球为昼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根据昼夜半球的更替状况可知弧PM为晨线,弧NM为昏线。(2)图1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夹角为45°,M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心线,地方时为0时,据此可推算出Q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3时,Q点位于晨线上,正在日出,故其日出地方时为3时。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关于地方时12时对称,可进一步推算出Q点日落地方时为21时,昼长为21-3=18小时。(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4)M点位于北极圈,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47°;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0°。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缩小,从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