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0 14: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能区分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 能初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葡萄酿成酒
铁生锈
玻璃破碎
水结冰
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有新的物质生成
新课导入
实验后
实验中
实验前
你会观察实验吗?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实验探究
水加热汽化、水蒸气冷凝成水都是水状态的改变
实验探究
实验1-1:
(1)水的沸腾
水的沸腾
实验探究
实验1-1:
(2)胆矾的研碎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 1-1(1)
实验 1-1(2)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
块状的胆矾
液态的水
变为蓝色粉末
粉末状胆矾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胆矾的研碎



(状态改变)

粉末


(形状改变)
实验探究



实验1-1: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钠
实验探究
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钙
实验探究
实验1-1:
(4)大理石和盐酸反应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 1-1(3)
实验 1-1(4)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块状的大理石等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等
产生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讨论:(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实验探究
一、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
(1)定义:
(2)现象: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形状、状态改变
2. 化学变化
(1)定义:
生成了其它物质(又叫化学反应)
(2)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常伴随的能量变化:
吸热、放热、发光等
(4)基本特征:
有其它物质生成
新知讲解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光、热,色变,气体、沉淀
化学变化中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新知讲解
跟踪练习1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铁生锈;铁被腐蚀
B
2.某大型钢铁企业下属4家工厂,其中利用化学变化制造产品的工厂是( )
A.炼钢厂(铁矿石冶炼成钢) B.棒材厂(钢锭抽拉成钢棒)
C.带钢厂(钢锭压延成钢带) D.模具厂(钢铁熔化注模制成机件)
A
3.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 )
A.冰雪融化 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 D.食物腐烂
D
观察思考
颜色:无色透明
气味:有特殊气味
状态:液体
挥发性:易挥发
密度:0.8 g/mL
水溶性: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
以上性质怎样分类?
二、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1)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新知讲解
颜色
沸点
熔点
气味
二、 物质的性质
2.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新知讲解
腐蚀性
稳定性
可燃性
毒性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实验1-2:氧气与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酒精燃烧和酒精能燃烧
思考: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1. 理解上的区别:
2. 叙述上的区别: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新知讲解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乙醇做燃料
新知讲解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跟踪练习2
1.下列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紫红色的固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D.氧气:能帮助某些物质燃烧
A
2.下列物质的性质,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的吸附性;石墨的润滑性 B.甲烷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
C.浓盐酸的挥发性;碳酸的不稳定性 D.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金属的导电性
C
跟踪练习2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变化
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反映
决定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