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2.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金秋时节,正是桂花盛开之季,浓郁的桂花香气飘满了大街小巷,也溢满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让我们随着她一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一同踏进魂牵梦萦的旧宅院,去沐浴一场缤纷的桂花雨,体会香气迷人的桂花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听写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1.听写词语。
木兰 糕饼 茶叶 沉浸 桂花
懂得 外婆 捡起 缠着 杭州
2.读读下面的句子,读正确,读熟练。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默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美好回忆
交流:
时间 地点 人物 美好回忆
小时候 故乡 父亲 与父亲赏花,感受桂花香
小时候 故乡院子里 母亲、乡亲们 与母亲、乡亲们摇桂花
中学时 杭州 “我” 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回忆桂花雨
任务二:借助具体语句和相关资料,体会桂花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1.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片段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可是”一词点出了桂花的突出特点——香气太迷人了,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2.对比句子,思考:“浸在桂花香里”中“浸”字的表达效果。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雨》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美丽的小兴安岭》
——“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浸”的意思是浸泡、渗入,说明雾大。《桂花雨》中的“浸”指桂花的香气无处不在,这种香气浸入了村庄的每户人家,也浸入了每个人的心里。一个“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形象化,将融于桂花香气中的感受描绘得生动、传神。
3.对比理解:下面两句话中的“浸”字有什么不同?细细品读体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浸”字用得真是巧妙!前一句话中的“浸”字写出了香气传得远,是从空间来说的;后一句话中的“浸”字写出了香气传得久,是就时间而言的。第一个“浸”字是说花开时的香气浓郁,第二个“浸”字则是说泡茶、做糕饼同样香气弥漫。两个“浸”字巧妙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作者对桂花的赞美之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4.想象画面:桂花都落在了哪里?
片段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想象画面,将句子填完整。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在了我们的,落在了我们的,还落在了我们的,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作者摇桂花前是多么急切和盼望,摇桂花时是多么快乐和兴奋,对于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就蕴含在这摇桂花的字里行间。让我们带着对桂花的喜爱、赞美之情读一读。
5.难道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结合文章内容和拓展资料,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片段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补充资料:
资料一:
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读中学时,她和家人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陇”的地方,也种满了桂花,香气浓郁。可在母亲心中,这个家却不是家乡那个家,这里的桂花也不是家乡的桂花。
资料二:
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家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的却是故乡和亲人。
——这句话的含义:母亲用这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则是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6.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是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作者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任务三:拓展阅读丛书文章《故乡的云》,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桂花雨》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与桂花有关的桂花香、摇花乐、赏桂花等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情感。请自由阅读丛书中的《故乡的云》一文,思考作者通过对故乡的云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默读课文,圈画描写故乡的云的语句,概括它的特点。
——故乡的云变化多端。
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故乡的云吗?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是故乡的云,文章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课堂总结:
桂花是故乡的香,云朵是故乡的美,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这一片片美丽绝伦的云朵……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思念,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