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珍珠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珍珠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8: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珍珠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情趣,也让作家们写出了许多富有灵性的文章。他们的作品中渗透着人与动物之间丰富的情感。比如老舍先生的《猫》、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看珍珠鸟与作者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对照预习单,读读下列词语。
垂蔓 深幽 熟悉 雏儿 柜顶 享受 陪伴 待一会儿 眼睑眸子
2.夯实多音字。
待[dài]
①对待:优~。以礼相~。~人和气。
②招待:~客。
③等待:~业。严阵以~。有~改进。
④需要:自不~言。
⑤要;打算:~说不说。~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待[dāi]
停留:~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请为“待”字填写正确读音。
(1)这一论点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2)姐姐生气了,待()在屋子里一天没出门。
3.读句子,初步感知内容。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我”精心为珍珠鸟布置了幽静的家,让它们有安全感。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小家伙”指的是谁?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从这个称呼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家伙”指的是小珍珠鸟。“小家伙”一词共出现了四次。作者像父亲称呼自己的孩子一样称呼小珍珠鸟,可见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4.交流作者信息。
冯骥才,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俗世奇人》《义和拳》《神灯》等。他的作品选材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表现人生百味。
5.结合下面的提示,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珍珠鸟》一文以________为顺序展开叙述,以雏鸟的降生为节点,课文可以分为________部分。
——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以雏鸟的降生为节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为刚来家的一对珍珠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住处;第二部分第5~14自然段,写小珍珠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情感变化过程。
任务二:结合阅读提示,借助表格,梳理“我”与珍珠鸟逐渐亲密的过程。
1.“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默读课文,借助表格提示,梳理这一过程。
“我”的表现 珍珠鸟的表现
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 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我不动声色地写……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
交流:
“我”的表现 珍珠鸟的表现
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 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我不动声色地写……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 ……
2.男女生合作读一读作者和珍珠鸟的相应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
男: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
女: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男: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女: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男: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
女: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男: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女: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男: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女: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男: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女: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男: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女: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珍珠鸟是怕人的,作者不去惊扰它,只在一旁默默关注它。正是这种对小鸟的尊重,逐渐赢得了小鸟的信赖。
任务三:品读珍珠鸟的可爱,体会“人”与“鸟”之间的情意。
1.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思考:你从中体会到“我”和小珍珠鸟之间怎样的情意?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句子旁边。
片段1: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蓬松的球儿”,作者用文字给刚出生的珍珠鸟画了一幅画像。它的样子多么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片段2: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子,活泼好动,无拘无束。
片段3: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从“落”“挨近”“蹦”“俯”“喝”“瞧”“啄”等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感受到小珍珠鸟的可爱、淘气。
片段4: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难道在做梦?
——“居然”“竟”“趴”“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些描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感受到了鸟对人的那份亲近。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赖是人和动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基础。珍珠鸟本来是一种怕人的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竟趴在主人的肩上熟睡,不是因为它改变了天性,而是因为作者对它的真情消除了它的戒备之心。也正是因为信赖而产生了爱、温暖和包容,所以作者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作者是怎样抒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的?
——文章通过描写珍珠鸟的可爱以及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变化,抒发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任务四:拓展阅读丛书文章《跑进家来的松鼠》,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意。
1.说说松鼠在“我们”家做了哪些事。
——松鼠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等。
2.找出描写松鼠的语句,从中感受到松鼠的什么特点?——调皮、可爱。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通过描写松鼠跑进家来以后的几件趣事,写出了松鼠的调皮可爱,表达了“我”和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课堂总结:
信赖,让人与珍珠鸟和松鼠间建立了美好的情感。其实,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只要心中有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