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背诵全诗。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抓住关键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理解作者写作中夸张的表达方式和高度概括的艺术性。
4. 学习本首诗,能体会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本首诗,学生能体会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
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及艺术性。
教学方法:
学生读悟相结合,老师引导点拨。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生字。
2.读本课生词词(课件展示)
远征、 等闲、磅礴、逶迤、云崖、铁索、岷山、开颜
3.学生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学习。
1.理解诗句意思:
①学生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诗句意思。
(小组合作交流)
② 学生汇报。(老师相机补充).
2.深化诗意。
①理解"只等闲 "
② 找出长征中的具体困难 (课件展示)。
③对照引导学生体会红军精神。
④再品"寒""暖",
⑤悟"腾细浪""走泥丸".感受到红军战
士藐视一切困难的壮志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三、 总结全诗,感悟作者写法。
1.老师小结全诗主要内容。
2."万水千山"文中由哪些山"和“水”做具体代表?
感受作者在诗歌中高度概括的艺术性。
3.再读诗句,找出诗句的修辞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阅读链接《菩萨蛮·大柏地》
1. 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写大柏地的美景?
2.从学生汇报中总结出: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
作者的革命旁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对美的看法。
五、作业。
1. 默写全诗。
2. 积累毛泽东的诗词1-2首。
板书设计
5 七律·长征
远征难 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 乐观
乌蒙 走泥丸 英勇
金沙江 暖 豪迈
大渡河 寒
岷山 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