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生字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聘礼 磐石
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冥冥 摧藏
奄奄 仕宦
m?pīngrúwēiruípìnpánf?p?jīchíchúmíngzàngy?nhuàn通假字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谓言无誓违
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
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
通“娶”。通“奁”。似应作“愆”,愆违,过失。也写做“叮咛”,嘱咐。似应为“宜”,合适。同“脏”,脏腑。通“韧”,柔软而结实。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指代作用相见常日稀
誓天不相负
好自相扶将
君既若见录
不得便相许
你,指焦仲卿你,指刘兰芝她,指婆婆我,指刘兰芝他,指媒人理解下列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解释加线词
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晚上7点到9点夜里9点到11点古今异义可怜体无比
汝岂得自由
再拜还入户槌床便大怒
自可断来信
渠会永无缘以此下心意供养卒大恩共事二三年古义可爱自作主张第二次坐具使者,指媒人他耐心受委屈侍奉公婆一起生活词语难点无所施
白公姥
启阿母
致不厚
萦苦辛
卒大恩
若见录
逆以煎我怀
赍钱
否泰
用告诉禀告招致缠绕尽、终记逆想,想到将来赠送坏运气;好运气课文内容结构 兰芝被遣(2) (开端)
夫妻誓别(3-12) (发展)
兰芝抗婚(13-21) (进一步发展)
双双殉情(22-31) (高潮)
告诫后人(32) (尾声)人物形象刘兰芝
焦仲卿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又温柔善良勤劳,才貌双全,知书达理,忠贞不渝。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反抗,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谢谢《孔雀东南飞(并序)》学案
一、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2、难点: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三、相关资料
1、汉乐府
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2、“乐府双璧”
本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汉乐府:乐府是汉朝设立的专门采集民间歌谣加工整理的机构,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就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是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四、《孔雀东南飞》简介: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
五、字词归纳
(一)、字、词落实
1、一词多义
谢家来贵门:辞别 始适还家门:出嫁
谢 阿母谢媒人:谢绝 适 处分适兄意:依照
多谢后世人:告诉 适得府君书:刚才
何乃太区区:愚拙 君既若见录:我
区区 见 (例:见笑、见谅)
感君区区怀:真情挚意 渐见愁煎迫:被
2、古今异义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爱 不久当归还:回来
本自无教训:教养 主薄通语言:话语 处分适兄意:处理
郁郁登郡门:繁盛的样子 叶叶相交通:交叠相通
3、偏义复词
①昼夜勤作息 ②勤心养公姥 ③我有亲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 ⑤其日牛马嘶 ⑥我有亲父母
公姥、作息、父兄、牛马、弟兄、父母
4、通假字
取:娶; 帘:奁; 纫:韧; 丁宁:叮咛; 藏:脏
5、“相”的用法:
A、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我”) ③还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将(代“她”) ⑤嬉戏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负(代“你”) ⑦不得便相许(代“你”)
⑧登即相许和(代“它”) ⑨蹑履相逢迎(代“他”)
⑩怅然遥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B、相,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 ⑥仰头相向鸣
⑦黄泉下相见
C、相,名词,命相,相貌。如:儿已婚薄禄相
6、“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本) 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 ④葳 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 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 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六、综合能力测试
1、《孔雀东南飞》产生于公元三世纪,最早被收入南朝陈徐陵所的 ,原题为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 ,全诗357句,1785字。它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并称为“乐府双璧”。
2、这首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 手法,它在诗中的作用是 。
3、这首诗中突出地运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的有两处,一处是在兰芝离开焦家时,着意写 ,它的作用是 ;一处是在刘兄逼婚后,着力写 ,这是为了 。
4、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合葬后的情况,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样写,表达了 。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A.十六诵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
何乃太区区(愚拙,凡庸)
B.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伏惟启阿母(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套词)
C.生小出野里(乡间) 好自相扶将(服侍)
D.感君区区怀(一点点) 卿可去成婚(结婚)
6、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写兰芝离家前的“严妆”一段,运用“赋”的手法作铺陈渲染。
B.诗歌末段表达诗人的强烈愿望,是全诗故事情节的高潮。
C.《孔雀东南飞》开头一句运用古代民歌起兴手法,引出故事,统摄全诗。
D.兰芝自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运用互文手法,强 调兰芝聪明能干,富有教养。
七、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①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2分)
答:????????????????????? ?????????????????????????????????????????????????
②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分)
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请分别指出词中“春花秋月”、“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答:??????????????????????????????????????????????????????????????
?(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请简要分析。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属于近体诗中的???????? ,就内容而言属于???????? 。
(2)、这两首诗表现的共同思想内容是什么?
答:??????? ???????????????????????????????????????????????????????????????????
(3)、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答:?????????????????????????????????????????????????????????????????????????? ?
《孔雀东南飞》学案
练习参考答案
综合能力参考答案
1、《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长篇叙事 《木兰辞》
2、托物起兴 提摄全篇,引起下文
3、她的装束,衣履服饰,姿态容颜 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 太守家迎娶的排场 表现兰芝的身份,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强悲剧气氛
4、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
5、D
6、B
鉴赏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①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②明确: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答案:(1)、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指代旧日的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 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2)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简介:作者李煜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此词也因此被喻为“词中之帝”。李煜在他41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虞美人》,因为词中明言“故国”、“雕栏玉砌”,宋太宗闻知后,觉得它有故国之思,赐牵机药毒死他。因此,这词便成了李煜的绝笔。结尾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
3、答案:(1)、绝句? 怀古诗(咏史诗) (2)、感慨昔盛今衰,朝代变迁、历史的沧桑变迁、并讽喻现实,希望编译者能吸取经验教训,不要重蹈覆辙。(3)、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跌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