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首词;
2.初步了解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学习写景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首词。
教学难点:学习虚实结合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导语
请同学们观看并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四)知识补充
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词人为柳永、李清照等。
二、课文讲授:
(一)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并感悟本首词的感情基调。(豪迈开阔)
(1)读准字音
滔滔(tāo) 妖娆(yāo ráo )
折腰(zhé) 风骚(sāo)
天骄(jiāo) 成吉思汗(hán)
(2)理解词意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指倾倒的意思。
天骄:天之骄子。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要求读准确,读流畅。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赏析词的上阕。
1.哪些句子总写北方的雪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你能用成语来概括北方的雪景吗?
壮阔雄奇、玉砌银妆 、冰天雪地。
3.写景时,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分别用了哪两个字?
封、飘。静中有动,由下至上,由地面到空中,意境非常开阔,气魄宏大。
4.上阕的内容由哪一个字领起?
“望”
5.思考:望到了什么?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三)深入解析
1.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惟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
2.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虚写,抒发了词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3.写景手法
词的上阕是写景。
(1)从总到分。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
(2)从动到静。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此句又是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描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词的上阕主要写景,从开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为实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是虚写。
(3)由实到虚。有想象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
三、课堂小结
上阕写北方的雪景,先写眼前实景(写实景先总,后具体描述),视野开阔,气势宏大。后三句借助想象写虚景。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完成课后练习。
从总到分
从静到动
由实到虚
分
总
静
长城——莽莽
大河——顿失
山——舞
原——驰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
想象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动
实
虚
1沁园春·雪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深入领会本词优美的语言;
2.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掌握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本词优美的语言。
2.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难点:掌握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语:
齐声背诵全诗,再次领略美丽的雪景和诗歌豪迈的气势。
二、课文讲授
(一)赏析下阕
1.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前句总括写景,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后句总领下文抒情 ,指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
2.思考一下问题:
(1)下阕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2)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这里不仅指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指治理国家方面)方面就差一些。
(3)对于这些人物作者用了一个字作了评价,是哪个字?这个字有什么具体含义?
“惜”字总领,引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含义有以下几点:
①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
②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
③表现了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自信。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这五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有雄才大略,赫赫战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3.如何理解“俱往矣”三个字,究竟谁是真正的英雄?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文治、武功两方面有杰出才能和远大抱负的人;是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诗人自己。这是全诗的主旨。
4.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这句话,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的毛泽东,在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式,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毛泽东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谁主沉浮呢?
古代那些帝王都过去了,要看叱咤风云的人物,还得看现在,看人民群众。“数”与“看”两个动词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二)小结下阕
以评论和抒情为主,从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转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
深入解析
1.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2.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
(1)这首诗是怎样把写景、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
上阕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并且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议论,由上阕之景而产生感情,由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寓情于议,蕴含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凝练、贴切,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全诗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价了上下几千年的五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的抱负。“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祖国幅员的辽阔,也反映作者视野的开阔。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作者的欣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作者通过联想,使议论形象化。“俱往矣”三个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自己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匀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对比两首词的异同。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