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6《猫》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6《猫》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9:37:52

文档简介

《猫》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文章中我们一家人是如何判定猫是杀害了鸟的凶手的?
2.“我”为什么对这只猫死亡的印象如此深刻?
3.选段中划线句子“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包含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选段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为结尾,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
(二)拓展训练
孩子的童年通常都有动物小友的陪伴,它们或调皮可爱,或懵懂搞笑,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你和你的宠物们发生过什么趣事?试着把它们记录下来吧!(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我”一口咬定是猫干的,妻子也认定是猫,张婶也默默无言,不能否认。她们根据平时猫常常爬上桌凝望着鸟笼,被赶走还会再跳上去的行为来判定是这只猫咬死了鸟。
2.这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有关,它催“我”良心发现,让“我”感到内疚和悔恨。
3.“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的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痛苦自责,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总结全文。
4.这句话是对“我”的错误行为的无情鞭挞。因为“我”的过失而导致了猫冤死,表现出“我”深深的自责和无穷的悔恨之情。
5.示例: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不要带着一己的偏见去对待动物,对待他人。
(二)略
1《猫》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文体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污涩( ) 红绫 ( )
懒惰( ) 郁闷( )
怂恿( ) 妄下断语( )
乞丐( ) 蜷伏( )
惩戒( ) 虐待( )
屋脊( ) 畏罪潜逃( )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全文用第_____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从中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感受。
2.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2)它躺在露天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5.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6.你代表作者或人类对第三只猫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郑振铎文集 散文 郑振铎 作家 学者 翻译
(二)污涩(sè) 红绫(líng) 懒惰(duò) 郁闷(yù) 怂恿(sǒng yǒng)
妄下断语(wàng)乞丐(gài)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虐待(nuè)
屋脊(jǐ) 畏罪潜逃(qián)
(三)1.一 快乐 辛酸 愤恨
2.(1)这是对第二只小猫“更活泼”的特征的举例描写,写出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猫的形象,也为后文中这只小猫被人捉去做了一个暗示和铺垫。
(2)对芙蓉鸟被咬死后,“我”找花白猫兴师问罪时它的状态的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它的懒惰和不活泼,另外“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是作者愤怒心情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
(3)正是第三只猫的不幸结局让“我”的“酸辛”“难过”不断重复,弱小者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深化。
3.总领全文
4.作品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既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5.“我终于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了!”
“希望你们能善待我们!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你伤害了我,我恨你们!人类太自私了,太残酷了!”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6.“我错了,请原谅我吧!虽然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但是我从此学会了珍视每一个像你这样的小生命,不会因为弱小、残疾等原因无视或歧视你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