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9:36:08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宇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寂(jì) 烂漫(màn) 翻来复去(fù)
B.整宿(xiù) 淡雅(yǎ) 焦躁不安(zào)
C.憔萃(cuì) 瘫痪(huàn) 泼泼洒洒(pō)
D.诀别(jué) 豌豆(wān) 絮絮叨叨(dāo)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C.“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3.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4.文学常识填空。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 》《 》《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 》等。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黄色的花淡雅……拨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我只好假装听着。(形容说话啰唆)
6.同学们对《秋天的怀念》中一句话的朗读设计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重读“忍住”“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B.重读“母亲”“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停顿,重读“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朗读时要高亢急促。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请琢磨第①段两个“悄悄地”和第②段中“悄悄地”分别折射出母亲怎样的心理状态?
2.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⑥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3.作者反复写“看花”,请揣摩揣摩“看花”有着怎样的蕴涵?
4.本文写的是怀念母亲的内容,文题却是“秋天的怀念”,这里“秋天”有什么意蕴?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的形象。
答案:
(一)
1.D A.复一覆。B.宿xiǔ。C.萃一悴。
2.A 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内。
3.B B项属于神态描写,其余三项均为动作描写。
4.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合欢树 病隙碎笔
解析:注意“清平湾”“琴弦”“碎笔”的正确写法。
5.B 烂漫:在这里指颜色鲜明而美丽。
6.A 朗读时应根据对句子的理解,着重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地方要重读。从“扑“抓”“忍住哭声”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执着、深沉,害怕“我”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用她坚定的信念不断地鼓励“我”。“好好儿话,好好儿…… 朗读时要气缓声长,表现母亲被病痛折磨得气息微弱。
(二)
1.第①段中的两个“悄悄地”折射出母亲小心翼翼,去留不安的心理状态。第②段中的“悄悄地”,是因为母亲怕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心理变得异常敏感。
2.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顽强,不希望儿子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第⑥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3.“看花”是全文的中心,“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4.“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5.文章刻画了一位重病缠身、形容憔悴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诠释着伟大的母爱。
1《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3.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答案:
(一)
1.A B项母亲忍受不了,C项却又无可奈何,D项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均不合母亲的形象。
2.(1)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3.B 本文并非是以“日常琐事”为题材,因为小说选择的是生活中一个大非常时期——儿子双腿刚刚瘫痪,母亲又身患重病。正是在这种不寻常的题材中,显示了母亲的坚韧、顽强,从而写出了母亲的崇高伟大。
(二)
1.①母亲;②母亲给作者的“好好儿活”的人生信念;③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④母亲对作者的理解和关爱;⑤母亲说过的“好好儿活”那句话。
2.第①段: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第⑦段:表明“我”对母亲的话有了真正的理解,坚定了生活的信念,要与妹妹一起坚强、乐观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
3.①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②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了铺垫。
4.两个加点词都是叠音词;“悄悄”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包容;“偷偷”写出了母亲担心脾气暴躁的“我”,对“我”的关心与呵护。
5.示例一: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示例二: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示例三: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精彩地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