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第一课时练习题
(一)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匿笑/腻烦 粘贴/玷污 笑靥如花/嫣然一笑
B.市侩/筷子 松柏/摆设 罗摩衍那/高低掩映
C.枢纽/扭转 膝上/油漆 同仇敌忾/慷慨激昂
D.删除/酸梅 嗅到/糗事 博古通今/盆满钵满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走到做导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4.综合运用。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 。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现在请让我们献上对母亲的颂歌。
(1)仿照原段中的句式,请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一个恰当的句子。
(2)写出一个比喻句来赞颂母爱。
(3)你有什么心里话对妈妈说,请写下来。(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字)
(二)课外阅读
春草散章
杨林雪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⑤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除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在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⑥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⑦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挥洒她绿色的畅想!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
⑧春草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她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蘸生命的浓墨,在稿纸一般的广袤大地上,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1.全文构思的着眼点是将春草的生长比拟为一个女孩在________,贯串全文的一个字是________,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都以系列暗喻的方式紧扣着这一点。
2.第③④⑤⑥⑦段使用________顺序,首先________,其余依次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的文字使你想起哪首诗?默写这首诗前四句。
(三)链接中考
金色花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花、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捧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长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远望,无意中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它的大小掌节歪歪斜斜,怪模怪样,那绿色的掌面,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第④自然段中,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等花草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阅读本文说一说仙人掌为什么让人起敬?
3.课文中作者把金色花比喻成孩子,谈谈它和本文的仙人掌有什么共同点?
4.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仙人掌的描写,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案:
(一)
1.B;2.D;3.C;
4.(1)是顿香甜可口的饭菜 (2)母爱是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3)写出对母亲的真实情感即可。示例:妈妈,一直以来,都是您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给我希望。而我却从来也没有跟您说过一声“谢谢!”,反而是三番四次的顶撞您,这让我感到惭愧万分。有好多次我因粗心马虎没考好,成绩也下滑了,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您,当时,我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心理准备;没想到,您不但没有责骂我,还用和蔼的语言来安慰我,那时,我真的感到很欣慰、很幸福。谢谢您,妈妈,我爱您!
(二)
1.写文章;“写”“风之笔”“水之墨”“横叶竖茎”“卷稿”“稿纸”“浓墨”。
2.总分;总写; 旷野 、田头地角、 沙漠 、牧场 。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
1.仙人掌”容易生长,海棠、月季、文竹都需要细心呵护才能够生长好。
2.仙人掌之前是被“我”放弃了,它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且开出了美丽的仙人花,它拥有顽强的生命和坚强的毅力,让人起敬。
3.二者都是美丽的,把孩子想像成金色花,以此来赞美孩子的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4.作者通过拟物的写法,写出了仙人掌的坚强的品格。表达了要坚强,不惧困难的哲理。
1《散文诗二首》第二课时练习题
(一)完成下列各题
1.《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bàn) 并蒂(tì) 覆盖(fù)
B.祷告(d o) 嗅觉(xiù) 徘徊(huái)
C.匿笑(nì) 菡萏(dàn) 攲斜(qí)
D.姊妹(z ) 繁衍(yán) 遮拦(zhē)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杂 慈怜 花梗
B.繁密 遮蔽 心绪
C.莲篷 凋谢 花瑞
D.倾侧 精粹 摇摆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分。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5.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6.仿写句子。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7.默读《荷叶·母亲》,回答问题。
(1)说说第④自然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④自然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__________。
8.请给下面一幅图拟一个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二)课外阅读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的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
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请说一说原因。
答案:
(一)
1.冰心 谢婉莹 《繁星》 《春水》
2.B A项,蒂dì。C项,攲qī。D项,衍y n。
3.C C项,篷——蓬。
4.C
5.(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6.示例:冬天像一位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7.(1)为写大雨埋下伏笔,烘托心情,渲染气氛。
(2)含苞欲放
8.示例:慈母。画中的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衫,脸上的神情表现出慈母的不舍与担心,只好把对孩子的牵挂融注到细细的针线中。
(三)
1.扒香椿;吃香椿;
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发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3.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的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4.照应题目(前文),深化文章主题。
5.香椿带有象征的含义,表层含义指香椿本身的味道;深层含义指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6.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爱的味道。
示例二: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言之成理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