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我的叔叔于勒》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通过____________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____________,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拮据( ) 栈桥( ) 撬开( ) 诧异( ) 牡蛎( )
煞白( ) 褴褛( ) 狼狈( ) 嘟囔( )
(三)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拮据:
诧异:
褴褛:
张皇:
与日俱增:
十拿九稳:
煞白: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①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②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③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④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⑤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⑥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⑦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 选文第①段对于勒的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2. 选文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意?
3. 选文最后“紫色的阴影”有什么表达效果?
4. 这篇小说是从儿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一)(1)莫泊桑 法 项链 羊脂球 (2)菲利普夫妇 金钱关系
(二)
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撬开(qiào) 诧异(chà)
牡蛎(mǔ lì)煞白(shà) 褴褛(lán lǚ)
狼狈(bèi) 嘟囔(dū nɑng)
(三)
拮据: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诧异:觉得奇怪。
褴褛:(衣服)破烂。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煞白:状态词。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四)
1. 外貌描写突出于勒的不幸遭遇和穷困悲惨的境况。
2.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于勒与“我”、“我”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对父母这种自私冷酷态度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示了文章主题。
3. 用“紫色的阴影”烘托出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快活、骄傲形成鲜明的对比。
4. ①“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从“我”的角度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②通过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对比,表现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冷酷无情,批判以金钱为标准的人际关系;
③通过涉世未深的“我”和饱经世事的父母的对比,体现社会生活中菲利普夫妇这类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让读者深入思考这种冷酷人性的社会根源。
1《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
第二课时
阅读(一)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1.文中的画线句子中的两个“狼狈”含义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2.文中为何要反复强调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表现出“我”怎样的心理?与选文的中心有何关系?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的父母开始称“我”的叔叔于勒是_________。而后来又称“我”的叔叔于勒是____________,称呼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我”父母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征。
4.请你展开想象,在选文结尾处补写几句景物描写的句子,烘托当时的气氛。
拓展(二)
高贵的慈善
李良旭
①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清香扑鼻的气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②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③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④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
⑤母亲笑了笑说,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
⑥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
⑦我说道,那您以后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⑧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母亲慢慢向我讲述起发生在老人和她之间的故事。
⑨那老人佝偻着腰,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他每天从母亲摊位前经过,闻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流着鼻涕,眼睛里露出饥饿的神色。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然后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一枚硬币递了过来。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母亲接过硬币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一枚游戏币。【A】母亲知道,老人饿了,对他来说,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才能卖到一块钱啊。母亲眼睛湿润了。什么也没说,母亲递给老人两个茶叶蛋,说道,一块钱两个茶叶蛋。【B】老人双手接过茶叶蛋,眼睛里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就这样,老人每天经过母亲的小摊前,踟蹰一会儿,就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这样一枚游戏币来。母亲假装不识,接过这游戏币,热情地递上两个茶叶蛋。
⑩母亲说,如果我说送他两个茶叶蛋不要钱,他肯定不干,收下老人递过来的一块类似硬币的游戏币,对老人来说,就是一种尊严。
不禁被母亲的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对于母亲来说,施舍也是要顾及对方尊严的。
(有删改)
分析文章标题“高贵的慈善”中的“慈善”指文中的什么事情?“高贵”指的什么?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
3.品读文章中【A】【B】两处画线句子,思考母亲“眼睛湿润”和老人流泪的原因。
4.文章第⑨段使用了插叙的手法,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也使用了插叙的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
1.不一样。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
2.反复强调是想说明这个让全家人鄙夷和远远躲着的人是父亲的亲弟弟,和父亲有血缘关系,毕竟血浓于水。表现“我”当时很同情“我”的叔叔于勒。“我”毕竟不同于“我”的父母,对叔叔于勒是有同情心的,而“我”的父母却连亲弟弟都不认,而且还远远躲着。这是金钱社会中两类人的代表。一是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和同情心没有被金钱社会所腐蚀的一类,一是以父亲为代表的完全被金钱社会腐蚀的一类。
3.好心人、有办法的人 贼、讨饭的人
于勒的境遇由富变穷 爱慕虚荣、见利忘义、自私自利
4.起风了,海面不再像绿色的大理石桌面那样平静了,就像狂风中波涛翻滚的绿色麦田。风钻进衣领,我看见父母亲在瑟瑟发抖。
(二)
1.“慈善”是指母亲每天收下捡破烂老人的一枚游戏币,并“卖”给老人两个茶叶蛋的行为。“高贵”是指母亲的施舍保全了捡破烂老人的尊严。
2.“极力躲闪”“不敢”两个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具体细致地写出了老人担心被母亲发现的畏惧心理。
3.【A】句中母亲是因为对老人心怀同情而“眼睛湿润”;【B】句中老人是因为被母亲的善良大方感动而流泪。
4.文章第⑨段介绍老人贫困、苍老的状况以及买茶叶蛋的经过,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大方和乐善好施。课文中第六至十二段是插叙,介绍于勒的身世和经历,点明了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原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