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20:10:37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练习题
(一)精读课文七至十二章,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
结合重点词语的解释,仔细回顾课文,思考:这六章中,哪些句子是讲学习态度、方法的?哪些句子是讲修身做人的?
(二)填空
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 , ”来激励仁人志士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坚定志向。
2.缺少思考,学习往往迷惑;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 , ”。
3.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 、 、 、 。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答案:
(一)
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
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第十二章)
(二)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当仁不让、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不亦乐乎。
(三)
1.知道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喜爱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3.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4.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1《<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练习题
(一)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yùn,生气,恼怒)
B.思而不学则殆(dài,疲惫)
C.吾日三省吾身(xǐnɡ,自我检查、反省)
D.温故而知新(ɡù,学过的知识)
(二)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以 体为主。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家。
2.《论语》与《 》 《 》 《 》合称为“四书”。
3.《论语》中表明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表明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释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的句子是: , ?
(三)解释文中下列词语。
时习:
朋:
愠:
三省:
为:
忠:
信:
传:
立:
惑:
天命:
耳顺:
故:
知新:
可以:
罔:
殆:
堪: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答案:
(一)
B解析:“殆”的意思是“疑惑”。
(二)
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 20 语录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政治 教育
2.大学》《中庸》《孟子》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
时习:按时温习。
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恼怒。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为:替。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故: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堪:能忍受。
(四)
1.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因此)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
3.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