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第1课时 汽化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汽化和液化。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1.知道蒸发有制冷作用。
课题引入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就不见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干了。地上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知识点一:沸腾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特别警示
(1)液体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3)一切液体的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
课堂讲解
实验探究:沸腾的规律
(1)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怎样?
(2)猜想与假设:水沸腾前可能不断吸热,温度却不上升。
(3)实验器材准备:铁架台(带二个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打火机,小块带孔硬纸片各一只。
知识点一:沸腾
课堂讲解
(4)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器材(烧杯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加热时间太长;烧杯中甚至可以装适量的热水,以便缩短加热时间;温度计玻璃球不要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检查石棉网位置是否正确)。②点燃酒精灯加热水。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开始记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水沸腾后还要记录4~5次温度计的示数。
知识点一:沸腾
课堂讲解
(5)水沸腾前后的特征
a.水沸腾前,烧杯底部附近会有很多气泡,原因是此处温度较高,水汽化后聚集在一起。同时,水中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少,以至于未到液面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气泡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又液化了。
知识点一:沸腾
课堂讲解
(5)水沸腾前后的特征
b.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将气泡内水蒸气散到空气中,这说明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知识点一:沸腾
课堂讲解
3.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上方气压增加,液体沸点会升高;反之会降低。实例:高压锅等。
知识点一:沸腾
课堂讲解
(6)实验结论:
①水沸腾时有一定的沸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水沸腾前,水不断吸热,温度也不断上升。
例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 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 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 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D
课堂讲解
例2.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人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D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课堂讲解
例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棕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
课堂讲解
知识点二: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特别警示: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课堂讲解
知识点二:蒸发
3.作用: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物体(或自身)的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制冷的作用。
实例:医生常用蒸发得很快的氯乙烷做麻醉剂,使病人的皮肤冷却到失去疼痛感觉的程度进行手术。
4.蒸发与沸腾
(1)蒸发和沸腾属于汽化的两种方式,都是汽化现象,不能认为汽化就是蒸发。
课堂讲解
知识点二:蒸发
例 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在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C
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
例5.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
A
A.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
B. 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
知识要点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发为气态叫做汽化。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
(2)沸腾吸热。
知识要点
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蒸发吸热;蒸发致冷。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表面的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②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③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当堂达标
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B
当堂达标
2.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之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
B
当堂达标
84℃
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