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细胞
考点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一)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薄片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并绘制了显微图, 他把这种小室命名为细胞。后来,他又观察了叶片的表皮和树枝的横切面,发现活的植物体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提出
①“细胞里有什么”。自胡克发现细胞以后的近200年间,科学家研究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探讨“细胞里有什么”的问题,先后发现了细胞的一些结构,如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②“细胞是什么”。随着观察深人和有关事实材料的增加,科学家开始探讨“细胞是什么”问题。
19 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一细胞所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
③“细胞来源于什么”。20 年后(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2)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三)细胞的形态
(1)细胞的大小: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胞的形状:不同种类的细胞,形态各不相同,如精子呈蝌蚪状,
典例1:(2023七上·宁海期末)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C.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答案】D
【解析】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在病床上观察世界地图,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解答】A. 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正确,胡克发现的细胞是死细胞;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正确;
C.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正确;
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错误;
变式1:(2023七上·婺城期末)科学是一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下列叙述中,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达尔文对生物分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生物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C.胡克发现的第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D.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并提出动力来自海底的地幔物质上涌
【答案】A
【解析】(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也就是板块运动;
(2)林奈,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
(3)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
【解答】 A.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认为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A正确。
B.瑞典科学家林奈提出了生物分类系统,故B错误。
C.英国学者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发现的第一个细胞是死细胞的细胞壁,没有叶细胞核和细胞膜,故C错误。
D.大陆漂移学说是上世纪处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即板块运动,故D错误。
变式2:(2023七上·南浔期末)下列四个都是本学期课本中的观察实验,其中实验过程中需要通过显微镜来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放大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通常较低,一般在2倍到20倍之间,用于放大近距离的物体,如书籍、地图等。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高,可以达到几十倍甚至几千倍,用于观察微小的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
【解答】ABD.这些物体均可以用放大镜观察;C.草履虫内部结构很小,故用显微镜。
考点二、细胞的结构
(一)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如图所示。
(二)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1)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之一,位于细胞膜的外面,与细胞膜紧密地贴在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2)细胞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膜,厚度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毫米。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3)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呈圆球形,核外有核膜包围,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细胞质:介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半透明胶状物,内含多种结构,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5)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一般位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
(6)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液泡,液泡内有液体---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例如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典例1:(2023七上·金华期末)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一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如图是玉米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用编号表示)。
(2)正常情况下,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合成的物质运出细胞需通 过结构[2] ,它除了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外,还有 的功能。
【答案】(1)1 (2)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解析】1是叶绿体,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液泡,5世纪细胞质,6是细胞壁; 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1)玉米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1叶绿体;
(2)细胞膜除了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外, 还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功能;
变式1:(2023七上·宁海期末)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缺少哪些结构(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叶绿体 ④细胞质 ⑤细胞核 ⑥液泡
A.②③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细胞膜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组织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解答】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动物细胞缺少②③⑥结构;
变式2:(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3)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答案】甲 ② 细胞核
【解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1)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此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由此可知图甲是植物细胞。
(2)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3)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和细胞核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变式3: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图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有关(填字母,下同);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
(4)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甲细胞中的________在起作用。
【答案】甲 A C B
【解析】观图可知: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解答即可。
(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所以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壁有关。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C细胞核。
(4)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因此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甲细胞中的B细胞膜在起作用。
考点三、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重点)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距和观察等过程。
a.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镜座后端距桌边7厘米为宜,便于坐着操作,并根据需要安放好低倍目镜和物镜。
b.对光。用拇指和中指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
d.调距。I.两眼同时睁开,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让物镜靠近载玻片,但不要碰到载玻片。
II.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III.观察目镜和物镜,记下其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e . 观察。I.观察“上”字载玻片时看到的物像是“”。显微镜视野中的像是倒像,即物像与实物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II.若把玻片向前移,则会看到物像向后移动;若把玻片向左移,则会看到物像向右移动。即玻片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③观察一些实物
将准备好的头发、线、纸片、透明塑料尺等实物分别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再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并用铅笔画出观察结果。
典例1:(2023七上·德清期末)小清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1是通过更换物镜来实现 B.步骤2中通过来回反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图像变清晰
C.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D.步骤5中要转动物镜转换器更换物镜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 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 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3. 放片、调焦距。
(1)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正对通光孔。
(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3)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4)观察目镜,记下目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观察物镜,记下物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注意先低后高、先粗后细、先降后升的原则。
【解答】A.步骤1使黑暗视野变成明亮的圆形视野,是通过调节光圈实现的,故A错误;
B.用粗准焦螺旋找到像后,改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故B错误;
C.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倒像,要将视野右侧的像移到视野中央,需用向右移动装片,故C错误;
D.步骤5使像放大了,说明是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调节物镜转换器,故D正确;
变式1:(2023七上·温州期末)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
变式2:(2023七上·义乌期末)小军使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实验时,他发现视野太亮而看不清时接下来他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写出一种方法),调整好后他观察到在视野的正中心有一只 草履虫正缓慢的在向上移动,如果想在视野中看到这只草履虫向左缓慢运动那么应该把载玻片如何转动
A.逆时针旋转 90° B.顺时针旋转 90° C.旋转 180° D.将载玻片翻过来
【答案】凹面镜还平面镜/换用小光圈;A
【解析】显微镜中的调光结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视野亮时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视野暗时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都相反;
【解答】显微镜中的调光结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视野亮时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视野暗时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他发现视野太亮而看不清时接下来他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凹面镜换平面镜/换用小光圈;调整好后他观察到在视野的正中心有一只 草履虫正缓慢的在向上移动,如果想在视野中看到这只草履虫向左缓慢运动那么应该把载玻片逆时针旋转90°;
变式3:(2023七上·余姚期末)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观察仪器,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过程。
(1)如图甲是安装在显微镜物镜转换器上的两个物镜,在进行对光操作时,应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 ( 选填“A”或“B")正对通光孔,左眼贴近目镜,同时右眼 ( 选填“闭合”或“张开”),调节光圈和 ,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对光操作即完成。
(2)图乙中①是该同学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时,捕捉到的图像,为了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上述操作之后, 图像如②所示;选择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图像如③所示;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如④所示。
(3)图乙中②和④比较视野较亮的是 。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该同学要清除污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清洁反光镜 B.清洁高倍物镜 C.清洁低倍物镜
D.清洁目镜 E.清洁临时装片
【答案】(1)A;张开;反光镜 (2)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标本图像移至视野中央 (3)②;D
【解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现在低倍镜下找物体,如图甲是安装在显微镜物镜转换器上的两个物镜,在进行对光操作时,应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A正对通光孔,左眼贴近目镜,同时右眼 张开,调节光圈和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对光操作即完成。
(2) 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采用物体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图①中像在左上方,所以像左上方移动,使标本图像移至视野中央;
(3)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②和④中,视野比较明亮的是②; 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可知该污点不在ABCE上,所以污点在目镜上,应该清洁目镜;
考点四、观察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除病毒外)的基本单位。细胞非常微小,需要将其制作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一)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①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步骤 具体操作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 用刀片把洋葱叶鳞片叶切成大小约0.5厘米x0.5厘米的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展 将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它展平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加1 ~ 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b.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并绘图。
如果找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将它绘制出来,并注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名称。
c.观察植物细胞时的问题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重叠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进行实验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 用镊子展平洋葱鳞片叶表皮后,重新制作装片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加滴红墨水 加滴红墨水
有黑色圆圈等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强、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②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步骤 具体操作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 漱净口,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
涂 把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慢慢放平(避免产生气泡),制成临时装片
染 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b.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如果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将它绘制出来,并注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观察动物细胞时的问题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上刮取细胞 找到正确部位后再刮取细胞,重新制作装片
刮取的细胞数太少 多刮取几次,重新制作装片
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均匀 重新制作装片,涂抹均匀
视野中有细胞,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加滴亚甲基蓝溶液 加滴亚甲基蓝溶液
有黑色圆圈等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强、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典例1:(2023七上·宁海期末)小王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在图甲中滴加 。
(2)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 。
【答案】(1)生理盐水(2)对光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
【解答】(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滴加的液体是一滴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 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对光;
变式1:(2023七上·婺城期末)根据“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回答:
(1)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 。
(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找到了口腔上皮细胞后,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需细微调节 。
【答案】(1)生理盐水 (2)细准焦螺旋
【解析】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解答即可。
【解答】(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找到了口腔上皮细胞后,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需细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变式2:(2023七上·南浔期末)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明明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1)C (2)C
【解析】(1)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看到气泡一般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
(2)显微镜成像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解答】(1)看到气泡一般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故为C;
(2)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故C中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
变式3:(2023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图示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
(1)图中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③中滴加的液体是 ,若装片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图中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
(3)小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易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是下列哪种措施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4)在口腔上皮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答案】(1)③②①④⑤ (2)生理盐水;④ (3)B (4)①⑤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②细胞膜、⑥细胞质和④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⑤液泡,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盖片不当视野中会有气泡)-染(碘液)-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③②①④⑤;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③中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若装片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图中步骤④操作不当导致的。
(3)小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只能放大观察倍数,所以还是观察到细胞重叠,A错误;B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可行;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只能调整光线的亮度,所以不符合,C错误;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只能改变光线亮度和图像清晰度,不能解决重叠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B;
(4)在口腔上皮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①⑤,这两个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
1.(2023七上·余姚期末)余姚杨梅,果型圆整,色泽艳丽,味甜核小,深受人们喜爱。杨梅中的甜味物质存在于杨梅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杨梅中甜味物质存在于杨梅细胞的液泡中;
2.(2023七上·慈溪期末)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C
【解析】细胞膜内涵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解答】细胞膜能控制物质与外界进行交换; “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C。
3.(2023七上·慈溪期末)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存在于( )
A.叶绿体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质中 D.细胞核中
【答案】D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细胞核中内含遗传物质;叶绿体是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解答】细胞核中内含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分为蛋白质和DNA;DNA上面能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是基因;指纹是生物的性状,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所以这些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4.(2023七上·上虞期末)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细胞膜70℃ B.细胞膜60℃ C.细胞壁70℃ D.细胞壁60℃
【答案】A
【解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据此解答。
【解答】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识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即可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70℃。
5.(2023七上·宁海期末)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答案】B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起支持的作用。
【解答】 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 ,控制碘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6.(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图像变成图 乙所示的像(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 90° B.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 18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同。
【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五香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同。因此,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如甲所示的“上”字,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就能使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变成乙。
7.(2023七上·南浔期末)如图甲是显微镜镜头,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的放大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
A.(1)×(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B.(1)×(3);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2)×(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2)×(4);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乘积,目镜越长,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成的像为原 物上下左右都相反;
【解答】(2)和(3)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6x和40x,由于成的像与原物相反,故看到的看哪里往哪里移动即可。
8.(2022七上·镇海期末)小科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
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C
【解析】(1)显微镜的①表示目镜,目镜越长,表示放大倍数越小;②分别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均可用于调焦,使用时先粗后细的原则;③表示反光镜,由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3)目镜越长,表示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表示放大倍数越大。
【解答】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该说法正确;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准焦螺旋②,故B正确;
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少,故C错误;
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过改变物距,可以改变凸透镜成像特点,故D正确;
9.(2023七上·绍兴期末)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答案】C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 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①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从而来观察物像,错误;
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小,范围广,细胞数目多,错误;
C.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倒像,采用在哪移哪的方式;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正确;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因为盖片不当所产生的气泡,D错误;
10.(2023七上·义乌期末)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一定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染色时,可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并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
C.制作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形态
D.调焦时,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答案】D
【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主要分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解答】A.观察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一定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如果细胞已经在视野的正中央,那么就不需要移动装片了,错误;
B.染色时,可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溶液,并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 ,洋葱表皮细胞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染不上,错误;
C.制作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形态,错误;
D.调焦时,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正确;
11.(2023七上·金华期末)小宁在做“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如图甲是她使用的显微镜 的光学结构图,乙是她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B.实验中用红墨水进行染色
C.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640 倍,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核
D.若要观察乙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 A ,应将装片向右上移动
【答案】B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
【解答】A. 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正确;
B.实验中用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染色,因为红墨水没办法将细胞核染上颜色,错误;
C.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640 倍,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核 ,正确;
D.若要观察乙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 A ,应将装片向右上移动 ,正确;
12.(2023七上·宁海期末)欢欢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观察到的像如图所示,以下欢欢对实验的总结错误的是( )
A.图中的黑色圆圈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产生的气泡
B.显微镜下可以看见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
C.要使黑色圆圈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往左方移动
D.更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变少
【答案】C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 图中的黑色圆圈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产生的气泡,正确;
B. 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染得最深的,容易观察到,所以显微镜下可以看见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正确;
C.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 成倒像,所以实际移动的方向与想要移动的方向相反;要使黑色圆圈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往右方移动,错误;
D.更换高倍物镜后,放大的倍数变大了,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变少 ,细胞的体积变大,所以D正确;
13.(2023七上·长兴期末)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二步骤 (选填字母)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三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图四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A区域是口腔上皮细胞结构,C区域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这两种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细胞壁和 等细胞结构。
【答案】(1)C
(2)①③④⑤
(3)液泡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
【解答】(1)图一说明细胞中存在气泡,可能是图二C盖片不当所引起的;
(2)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所以主要的操作步骤是①③④⑤;
(3) A区域是口腔上皮细胞结构,C区域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是共同的细胞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区域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他比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14.(2023七上·东阳期末)洋葱被誉为”菜中皇后”,还被称为天然的”心胜支架”,营养价值特别高。小科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小科制作临时装片时的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步骤④滴加的液体和步骤②染色所需要的试液分别是 。
(3)小科将制作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无论如何转动物镜转换器、更换目镜还是调节反光镜,视野中都没有光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科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了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看清液泡,小科可以换用______。
A.凹面反光镜或大光圈 B.平面反光镜或大光圈
C.凹面反光镜或小光圈 D.平面反光镜或小光圈
【答案】(1)④③①② (2)清水、碘液或红墨水 (3)遮光器没有转到位 (4)D
【解析】(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我们可用一个字来概括:擦→滴→撕→展→盖→染。①盖;②染;③展;④滴。
【解答】(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④滴→撕→③展→①盖→②染。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④是滴,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步骤②染色,滴的是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首先是对光,对光的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如果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遮光器没有转到位,就会发现视野是暗的,没有光斑形成。小科将制作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无论如何转动物镜转换器、更换目镜还是调节反光镜,视野中都没有光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遮光器没有转到位;
(4)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较小、透光性强,颜色浅,为了看清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因此可以换用D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15.(2023七上·嘉兴期末)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 。
(3)图乙是小君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现将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根据评价指标,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答案】(1)防止气泡产生
(2)③
(3)待改进
【解析】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正确的盖片方法: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 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
(2) 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是低倍显微镜找到像后换用高倍显微镜的过程;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所以不需要用到③;
(3)被评为待改进,因为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缺少液泡,没有标注细胞质;
16.(2022七上·义乌期中)下列是小峰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遇到的情形,请你一起回答: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② →④
C.③ →① →② →④ D.③ →① →④ →②
(2)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 10 × ”转换成“40 × ”,视野范围和视野亮度的变化 是 。
A.变小、变亮 B.变小、变暗 C.变大、变亮 D.变大、变暗
(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 D ,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答案】(1)C
(2)B
(3)BCA
【解析】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檫-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调焦过程中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越大;显微镜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观察过程:第一先移动装片,使像呈在视野的正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放大细胞,接着调节细准焦螺旋将模糊的细胞调清晰。
【解答】(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调焦过程中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所以先C。
(2)放大以后,范围变小,视野变暗
(3)显微镜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观察过程:第一先移动装片,使像呈在视野的正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放大细胞,接着调节细准焦螺旋将模糊的细胞调清晰。所以顺序为B-C-A-D。
17.(2023七上·上虞期末)下图为小虞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和通过显微镜在视野中先后看到的不同物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
(2)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常用 进行染色。
(3)将图二中的物像a调至物像b,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
A.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B.减小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E.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答案】(1)③④②①
(2)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
(3)ECA
【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膛轻轻地刮几下;
“涂”,把带有口腔上皮细胞的牙签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均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解答】(1)③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膛轻轻地刮几下;②把带有口腔上皮细胞的牙签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均匀;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③④②①;
(2)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无机盐的浓度是0.9%,此环境下细胞可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低于该浓度时口腔上皮细胞会吸水膨胀,高于该浓度又会失水变瘪。所以,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为了便于观察,常用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染色;
(3)低倍镜换高倍镜时,我们应该先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图a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由于显微镜呈倒像,所以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因此,将图二中的物像a调至物像b,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ECA。
18.(2023七上·玉环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过程叫 。
(2)步骤③应调节 (填字母)。
(3)关于步骤④和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步骤④应向右移动载玻片,使像移到视野中央
B.步骤⑤应转动转换器,使物镜E变到物镜F
C.步骤⑤应轻微调节B,使像变得清晰
D.步骤⑤中若视野偏暗,可将A中的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答案】(1)对光
(2)C
(3)A;D
【解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有: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等。
【解答】(1)步骤①是找到白亮的视野,因此该过程是对光
(2)步骤③是从视野模糊调节到视野清晰,在已经找到细胞的情况下进行微调,因此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中的C
(3)A. 由于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与实际相反的,看到像在右边时,实际上是在左边,因此需要向右移动载玻片,才能使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正确
B. 步骤⑤中视线变暗了,因此是从低倍镜调到了高倍镜,应是物镜F变到物镜E了,B错误
C. 步骤⑤调到了高倍镜之后就不能动B粗准焦螺旋了,只能调节C细准焦螺旋,C错误
D.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使视线变得更亮,因此步骤⑤中若视野偏暗,可以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D正确,故选A D
19.(2023七上·婺城期末)小科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一),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图二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请回答: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下列是小科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编号)。
A.视野模糊不清——转动粗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凹面镜
C.视野范围过小——换用高倍镜
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3)将图二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为 。
(4)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画出小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视野图,并标注各结构的名称。
【答案】(1)c→d→b→a
(2)B
(3)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4)如图,能画出并标注图中三个结构即可
【解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光圈、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能够使所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具有放大作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c滴、d撕、b展、a盖、染,故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d→b→a。
(2)A.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故A错误;
B.如果光线较暗时,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故B正确;
C.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所以视野范围过小,要换低倍镜,故C错误;
D.显微镜下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右下方,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中央移动,故D错误。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
(4)
20.(2022七上·镇海期末)下列图示中,图甲中①、②、③表示小科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三个操作步骤;图乙为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其目的是 。
(2)图甲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其目的是 。
(3)图甲中,①、②、③三个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4)图乙中,出现a的原因是图甲中的 (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5)图乙中,b处于视野的右下方,现要把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装片应向 移动。
(6)用铅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 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答案】(1)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2)碘液;使细胞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3)①③②
(4)③
(5)右下方
(6)细点
【解析】
①慢慢移动载玻片时,可发现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倒像。
②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步骤——【擦】用纱布擦净载玻片、【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刮】用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将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涂均匀、【盖】用镊子盖玻片、【染】用稀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染色、【吸】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去多余染液、【观】观察。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小心气泡产生),制成临时装片。
【解答】(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环境溶液是生理盐水环境,滴加生理盐水可以防止细胞吸水涨破或失水萎缩,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染色过程滴加稀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
(3)①是滴加生理盐水、②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③是该盖玻片的过程,故正确顺序是①③②。
(4)a是气泡,出现气泡的原因是盖玻片没有盖好,故答案为③。
(5)视野中的像是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物体的实际位置相反。
(6)图中较暗的地方用较密的细点来表示,不能用阴影表示。
21.(2023七上·兰溪期末)请根据相关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①在如图所示的普通光学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步骤是 (用字母排序)
A.放观察物,用压片夹压住
B.收镜
C.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
D.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
E.对光,有白亮的视野为止
(2)【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
①为避免出现污点,影响观察效果,在刮取材料前,要先用凉开水 。
②观察时还是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先后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应该在 上。
③边观察边绘制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 表示(选填“涂黑”或“细点”)。
【答案】(1)de;DEACB (2)漱口;a或目镜;细点
【解析】(1)d遮光器在载物台下紧靠载物台,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d遮光器和e反光镜;
(2)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和整理等过程。
a.取镜。小心地从箱中取出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搬动显微镜时,应一只手握着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轻拿轻放。
B.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C.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D.放片、调焦距。
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
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观察目镜,记下目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观察物镜,记下物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e.观察。
f.整理。
(3)绘制生物图时要求各部分的比例要合理,大小、位置要适中,线条要均匀一致,用打点表示明暗和颜色的深浅,不能用铅笔涂抹。
【解答】(1)①可通过调节d遮光器改变光线的强弱,大光圈光线强,小光圈光线弱;也可以通过调节e反光镜改变光线强弱,平面镜光线弱,凹面镜光线强;
②使用显微镜时的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调距)、观察、整理,对应选项DEACB。
(2)②视野中出现污点,那么污点可能存在的部位有装片、物镜、目镜等,依次检查即可。
22.(2022七上·义乌期中)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小青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 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 (填字母并出名称)。
(2)小琴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了一个黑点,该同学为了正确快速判断黑点可能存在 的位置,画出了如图 2所示的思维导图,其中②所填的文字应是 。
(3)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3中的 (填序号)组合。
(4)如图 4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 A转为图 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
b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a→b→f B.b→d→f C.c→b→f D.d→a→e
(5)小青发现图4中的目镜有5×和8×的,物镜有40×和10×,则在使用同一光圈和反光镜时,视野内亮度最亮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为 倍;
(6)小楷同学还想用显微镜观察树叶、手等物体,却发现它们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 因是 。
【答案】(1)b 物镜
(2)目镜
(3)②③⑤
(4)C
(5)50
(6)被观察的物体不透光
【解析】图一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e是细准焦螺旋
图二中污染物可能在装片,物镜或者目镜上。
图三中①②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④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⑤⑥中⑤是高倍物镜,比较长,离装片更近。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1) 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物镜;
(2)从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转动目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3)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需要长物镜配短目镜,长物镜离装片越近。所以选②③⑤;
(4)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对应c;(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对应b;(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对应f;
(5)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选 目镜× 和物镜10×,放倍数为50倍。
(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否则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树叶和手都是不成像的。
23.(2023七上·临海期末)如图是小海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海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应选用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2)他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物镜(如图甲),其目的是为了______。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3)图乙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4)图丙是小海第一次观察装片时出现的情形,其原因是 。
(5)图丁是小海重新实验后观察到的物像,要将物像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装片向 方移动。
【答案】(1)生理盐水 (2)B (3)200 (4)盖盖玻片时出现气泡
(5)右上
【解析】(1)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需要生理盐水;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需要清水。
(2)如图所示,该同学正在调节镜筒。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该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是为了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3)放大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4)装片内看到非常圆亮的水球,中央亮,四周很黑,这种结构是气泡,原因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
(5)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
【解答】(1)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是存在人体内的,人体的体液时生理盐水。所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应该是生理盐水。
(2)如图所示,该同学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所以该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是为了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540=200(倍)
(4)装片内看到非常圆亮的水球,中央亮,四周很黑,这种结构是气泡,原因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
(5)所观察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时,“偏哪往哪移”像在视野的右上角,所以要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
24.(2023七上·慈溪期末)图甲是小科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丙中A、B、C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操作是为了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小科同学的操作 (填“正确”或“不正确”)。
(2)图丙中的A是使用显微镜对光时看到的视野,此时外界光源没有被遮挡,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后视野无变化,分析原因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 。
(3)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调节图乙中的④,换用高倍物镜;
b.向左方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
c.调节图乙中的③使物像更清哳。
【答案】(1)不正确
(2)通光孔
(3)bac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镜清晰,在染色时用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重复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图中的操作是错误的;
(2)对光操作:(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离)。(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所以图丙中的A是使用显微镜对光时看到的视野,此时外界光源没有被遮挡,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后视野无变化,分析原因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3)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所以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c;
25.(2023七上·金华期末)如图为小金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和通过显微镜在视野中先后看 到的不同物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
(2)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3)将图二中的物像 a 调至物像b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
A.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B.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减小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E.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进行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 (填“ 目 镜”“物镜”或“装片”)上。
【答案】(1)③④②①
(2)使细胞维持正常形态
(3)A;C;E
(4)物镜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③④②① ;
(2)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和功能;
(3)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所以顺序为ACE;
(4)从题目中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
26.(2023七上·温州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4)【改进】有同学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模型评为"待改进"。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答案】(1)原因:洋葱鳞片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而造成折叠;
对策: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重新制作装片
(2)缺少细胞壁(细胞核在液泡内)
(3)结构完整;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以上缺失
(4)液泡;气球和水;气球内装水可表示液泡内有细胞液/气球内装不同量的水可表示液泡大小变化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1) 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 , 原因:洋葱鳞片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而造成折叠;对策: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重新制作装片;
(2)植物细胞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壁;
(3)作品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待改进,所以结构完整性,结构完整、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以上缺失;
(4) 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 ,所以可以对液泡进行改进,材料可以选为气球和水,选择理由: 气球内装水可表示液泡内有细胞液/气球内装不同量的水可表示液泡大小变化 ;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细胞
考点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一)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薄片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并绘制了显微图, 他把这种小室命名为细胞。后来,他又观察了叶片的表皮和树枝的横切面,发现活的植物体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提出
①“细胞里有什么”。自胡克发现细胞以后的近200年间,科学家研究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探讨“细胞里有什么”的问题,先后发现了细胞的一些结构,如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②“细胞是什么”。随着观察深人和有关事实材料的增加,科学家开始探讨“细胞是什么”问题。
19 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一细胞所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
③“细胞来源于什么”。20 年后(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2)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三)细胞的形态
(1)细胞的大小: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胞的形状:不同种类的细胞,形态各不相同,如精子呈蝌蚪状,
典例1:(2023七上·宁海期末)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C.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变式1:(2023七上·婺城期末)科学是一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下列叙述中,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达尔文对生物分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生物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C.胡克发现的第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D.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并提出动力来自海底的地幔物质上涌
变式2:(2023七上·南浔期末)下列四个都是本学期课本中的观察实验,其中实验过程中需要通过显微镜来实现的是( )
A. B.
C. D.
考点二、细胞的结构
(一)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如图所示。
(二)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1)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之一,位于细胞膜的外面,与细胞膜紧密地贴在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2)细胞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膜,厚度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毫米。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3)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呈圆球形,核外有核膜包围,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细胞质:介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半透明胶状物,内含多种结构,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5)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一般位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
(6)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液泡,液泡内有液体---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例如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典例1:(2023七上·金华期末)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一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如图是玉米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用编号表示)。
(2)正常情况下,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合成的物质运出细胞需通 过结构[2] ,它除了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外,还有 的功能。
变式1:(2023七上·宁海期末)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缺少哪些结构(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叶绿体 ④细胞质 ⑤细胞核 ⑥液泡
A.②③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变式2:(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变式3: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图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有关(填字母,下同);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
(4)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甲细胞中的________在起作用。
考点三、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重点)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距和观察等过程。
a.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镜座后端距桌边7厘米为宜,便于坐着操作,并根据需要安放好低倍目镜和物镜。
b.对光。用拇指和中指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
d.调距。I.两眼同时睁开,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让物镜靠近载玻片,但不要碰到载玻片。
II.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III.观察目镜和物镜,记下其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e . 观察。I.观察“上”字载玻片时看到的物像是“”。显微镜视野中的像是倒像,即物像与实物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II.若把玻片向前移,则会看到物像向后移动;若把玻片向左移,则会看到物像向右移动。即玻片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③观察一些实物
将准备好的头发、线、纸片、透明塑料尺等实物分别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再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并用铅笔画出观察结果。
典例1:(2023七上·德清期末)小清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1是通过更换物镜来实现 B.步骤2中通过来回反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图像变清晰
C.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D.步骤5中要转动物镜转换器更换物镜
变式1:(2023七上·温州期末)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变式2:(2023七上·义乌期末)小军使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实验时,他发现视野太亮而看不清时接下来他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写出一种方法),调整好后他观察到在视野的正中心有一只 草履虫正缓慢的在向上移动,如果想在视野中看到这只草履虫向左缓慢运动那么应该把载玻片如何转动
A.逆时针旋转 90° B.顺时针旋转 90° C.旋转 180° D.将载玻片翻过来
变式3:(2023七上·余姚期末)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观察仪器,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过程。
(1)如图甲是安装在显微镜物镜转换器上的两个物镜,在进行对光操作时,应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 ( 选填“A”或“B")正对通光孔,左眼贴近目镜,同时右眼 ( 选填“闭合”或“张开”),调节光圈和 ,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对光操作即完成。
(2)图乙中①是该同学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时,捕捉到的图像,为了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上述操作之后, 图像如②所示;选择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图像如③所示;将目镜转动一定角度后,图像如④所示。
(3)图乙中②和④比较视野较亮的是 。图乙的四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该同学要清除污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清洁反光镜 B.清洁高倍物镜 C.清洁低倍物镜
D.清洁目镜 E.清洁临时装片
考点四、观察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除病毒外)的基本单位。细胞非常微小,需要将其制作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一)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①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步骤 具体操作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 用刀片把洋葱叶鳞片叶切成大小约0.5厘米x0.5厘米的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展 将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它展平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加1 ~ 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b.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并绘图。
如果找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将它绘制出来,并注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名称。
c.观察植物细胞时的问题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重叠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进行实验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 用镊子展平洋葱鳞片叶表皮后,重新制作装片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加滴红墨水 加滴红墨水
有黑色圆圈等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强、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②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步骤 具体操作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 漱净口,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
涂 把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慢慢放平(避免产生气泡),制成临时装片
染 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b.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如果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将它绘制出来,并注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观察动物细胞时的问题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上刮取细胞 找到正确部位后再刮取细胞,重新制作装片
刮取的细胞数太少 多刮取几次,重新制作装片
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均匀 重新制作装片,涂抹均匀
视野中有细胞,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加滴亚甲基蓝溶液 加滴亚甲基蓝溶液
有黑色圆圈等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强、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典例1:(2023七上·宁海期末)小王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在图甲中滴加 。
(2)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 。
变式1:(2023七上·婺城期末)根据“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回答:
(1)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 。
(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找到了口腔上皮细胞后,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需细微调节 。
变式2:(2023七上·南浔期末)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明明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变式3:(2023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图示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
(1)图中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③中滴加的液体是 ,若装片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图中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
(3)小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易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是下列哪种措施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4)在口腔上皮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1.(2023七上·余姚期末)余姚杨梅,果型圆整,色泽艳丽,味甜核小,深受人们喜爱。杨梅中的甜味物质存在于杨梅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023七上·慈溪期末)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3.(2023七上·慈溪期末)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存在于( )
A.叶绿体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质中 D.细胞核中
4.(2023七上·上虞期末)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细胞膜70℃ B.细胞膜60℃ C.细胞壁70℃ D.细胞壁60℃
5.(2023七上·宁海期末)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6.(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图像变成图 乙所示的像(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 90° B.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 18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7.(2023七上·南浔期末)如图甲是显微镜镜头,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的放大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
A.(1)×(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B.(1)×(3);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2)×(3);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2)×(4);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8.(2022七上·镇海期末)小科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
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9.(2023七上·绍兴期末)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10.(2023七上·义乌期末)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一定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染色时,可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并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
C.制作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形态
D.调焦时,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11.(2023七上·金华期末)小宁在做“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如图甲是她使用的显微镜 的光学结构图,乙是她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B.实验中用红墨水进行染色
C.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640 倍,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核
D.若要观察乙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 A ,应将装片向右上移动
12.(2023七上·宁海期末)欢欢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观察到的像如图所示,以下欢欢对实验的总结错误的是( )
A.图中的黑色圆圈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产生的气泡
B.显微镜下可以看见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
C.要使黑色圆圈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往左方移动
D.更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变少
13.(2023七上·长兴期末)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二步骤 (选填字母)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三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图四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A区域是口腔上皮细胞结构,C区域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这两种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细胞壁和 等细胞结构。
14.(2023七上·东阳期末)洋葱被誉为”菜中皇后”,还被称为天然的”心胜支架”,营养价值特别高。小科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小科制作临时装片时的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步骤④滴加的液体和步骤②染色所需要的试液分别是 。
(3)小科将制作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无论如何转动物镜转换器、更换目镜还是调节反光镜,视野中都没有光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科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了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看清液泡,小科可以换用______。
A.凹面反光镜或大光圈 B.平面反光镜或大光圈
C.凹面反光镜或小光圈 D.平面反光镜或小光圈
15.(2023七上·嘉兴期末)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 。
(3)图乙是小君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现将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根据评价指标,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16.(2022七上·义乌期中)下列是小峰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遇到情形,请你一起回答: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② →④
C.③ →① →② →④ D.③ →① →④ →②
(2)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 10 × ”转换成“40 × ”,视野范围和视野亮度的变化 是 。
A.变小、变亮 B.变小、变暗 C.变大、变亮 D.变大、变暗
(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 D ,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17.(2023七上·上虞期末)下图为小虞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和通过显微镜在视野中先后看到的不同物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
(2)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常用 进行染色。
(3)将图二中的物像a调至物像b,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
A.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B.减小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E.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18.(2023七上·玉环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过程叫 。
(2)步骤③应调节 (填字母)。
(3)关于步骤④和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步骤④应向右移动载玻片,使像移到视野中央
B.步骤⑤应转动转换器,使物镜E变到物镜F
C.步骤⑤应轻微调节B,使像变得清晰
D.步骤⑤中若视野偏暗,可将A中的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19.(2023七上·婺城期末)小科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一),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图二为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请回答: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下列是小科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编号)。
A.视野模糊不清——转动粗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凹面镜
C.视野范围过小——换用高倍镜
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3)将图二中的甲视野换成乙视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为 。
(4)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画出小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视野图,并标注各结构的名称。
20.(2022七上·镇海期末)下列图示中,图甲中①、②、③表示小科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三个操作步骤;图乙为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其目的是 。
(2)图甲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其目的是 。
(3)图甲中,①、②、③三个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4)图乙中,出现a的原因是图甲中的 (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5)图乙中,b处于视野的右下方,现要把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装片应向 移动。
(6)用铅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 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21.(2023七上·兰溪期末)请根据相关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①在如图所示的普通光学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步骤是 (用字母排序)
A.放观察物,用压片夹压住
B.收镜
C.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
D.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
E.对光,有白亮的视野为止
(2)【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
①为避免出现污点,影响观察效果,在刮取材料前,要先用凉开水 。
②观察时还是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先后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应该在 上。
③边观察边绘制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 表示(选填“涂黑”或“细点”)。
22.(2022七上·义乌期中)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小青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 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 (填字母并出名称)。
(2)小琴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了一个黑点,该同学为了正确快速判断黑点可能存在 的位置,画出了如图 2所示的思维导图,其中②所填的文字应是 。
(3)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3中的 (填序号)组合。
(4)如图 4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 A转为图 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
b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a→b→f B.b→d→f C.c→b→f D.d→a→e
(5)小青发现图4中的目镜有5×和8×的,物镜有40×和10×,则在使用同一光圈和反光镜时,视野内亮度最亮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为 倍;
(6)小楷同学还想用显微镜观察树叶、手等物体,却发现它们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 因是 。
23.(2023七上·临海期末)如图是小海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海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所滴的液体应选用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2)他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物镜(如图甲),其目的是为了______。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3)图乙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4)图丙是小海第一次观察装片时出现的情形,其原因是 。
(5)图丁是小海重新实验后观察到的物像,要将物像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装片向 方移动。
24.(2023七上·慈溪期末)图甲是小科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丙中A、B、C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操作是为了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小科同学的操作 (填“正确”或“不正确”)。
(2)图丙中的A是使用显微镜对光时看到的视野,此时外界光源没有被遮挡,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后视野无变化,分析原因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 。
(3)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调节图乙中的④,换用高倍物镜;
b.向左方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
c.调节图乙中的③使物像更清哳。
25.(2023七上·金华期末)如图为小金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和通过显微镜在视野中先后看 到的不同物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
(2)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3)将图二中的物像 a 调至物像b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
A.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B.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减小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E.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进行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 (填“ 目 镜”“物镜”或“装片”)上。
26.(2023七上·温州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4)【改进】有同学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模型评为"待改进"。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