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5: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春的心跳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梳理并分析新媳妇和香雪的心理变化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二人心理变化的原因,理解特定时代的青春情怀及永恒的青春价值。
3.通过发表留言,书写个人的青春心跳。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任务
同学们,就在昨晚,我们一起阅读了一篇公众号文章——铁凝《真实的心跳》——
“如果时光是无法挽留的,那么文学恰是为了创造时光而生。”
“今天的读者之所以需要文学,是需要真实的心跳……”
时光的确是无法挽留的,今年是《百合花》发表的第65周年,也是《哦,香雪》出版的第41周年,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它们却能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带来“真实的心跳”。读完这篇推文,大家想必会有所触动,请你以《百合花》《哦,香雪》为例,在这篇推文下发表一则留言,抒发你的理解与感受,争取被精选!
(板书:真实的心跳)
1.如何发表一则能被精选的留言呢?(明确:字数合适50-200,内容精当)
2.内容精当:这两部小说为我们带来怎样的“真实的心跳”呢?
(明确:人物形象的成长变化,即她的心跳起伏;读者的感触,即我的同频共振)
(板书:她的心跳起伏,我的同频共振)
活动一:她的心跳——分析新媳妇和香雪的心理变化过程
下面咱们进入第一个活动,分析两位人物的心跳起伏,即新媳妇和香雪的心理变化过程。
1.梳理与新媳妇和香雪有关的情节
2.依据主要情节试画心理曲线图。
3.小组分享交流,比较有何异同。
(希沃投屏,展示异同)
预设1:《百合花》
同:情节梳理类似,人物心理的整体变化类似。
异:新媳妇在送别通讯员时心态有起伏。
大家尝试演一演,将自己当做新媳妇,代入感受一下。
选择一位很投入的同学分析。(不平静、期盼—心乱如麻、不舍—珍重送别)
师读,再演一次。
预设2:《哦,香雪》
同:情节梳理类似,人物心理的整体变化类似。
异:香雪夜归部分。
咱们来仔细揣摩一下:
1.香雪是怎样带着铅笔盒夜行三十里山路的?文中有三处描写,请你找出来。
73段:“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手拿)
78段:“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怀揣)
80段:“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跑过去”(举起)
2.围绕这三处动作,香雪的心路也发生着极大的转变,请各小组找出内部对应的描写香雪心理的句子,涵咏朗读,体会香雪的心理变化。
组1:手拿铅笔盒之前(害怕)
组2:手拿铅笔盒之后(勇敢)
组3:怀揣铅笔盒之前(犹豫)
组4:怀揣铅笔盒之后(坚定)

(分组朗读,组1害怕,组2勇敢,组3犹豫,组4坚定,全组自信)
(师结)在诵读声中,我们化身香雪,随着她的心跳而心跳,这就是文学能带给我们的最真实的心跳!
活动二:青春的心跳——探究心理变化原因,体悟青春情怀
同学们,接下来咱们再深入思考,为什么她们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请大家小组探讨。
小组展示:
预设1:情节
新媳妇改变是因为她知道小通讯员是为救他人而牺牲的,于是她知道了小我和大我的不同,于是有了转变;香雪的改变是因为她遭受了同学们的嘲笑,她意识到落后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因此她有了转变。
预设2:时代
她们的心理变化,恰恰反映的是时代的印记,她们的心跳起伏,体现的是那一个时代的青春情怀。
《百合花》:
她理解了解放军的政策,因此她奉献出自己唯一的嫁妆;她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因此她升腾起无比深沉的军民情。牺牲小我,奉献他人,军民情深,这是战争年代的青春情怀。
《哦,香雪》:一个铅笔盒给了香雪巨大的勇气,让她敢上车,敢夜归三十里,但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铅笔盒,而是突破自我,追求新世界、新知识,寻求命运的改变,这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青春情怀。
预设3:人生阶段
她们的心理变化,跟她们所处的年龄段有关。
《百合花》
如果她不是个新媳妇,而是个老奶奶,她可能一上来就借了被子,一开始就敢于擦拭身体,也就不会有这种变化了。
《哦,香雪》
香雪的改变是因为她正在读初中,台儿沟唯一的女学生,她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能改变台儿沟,所以她才有了这么大的勇气。
(师结)她们的改变都跟她们所处的年龄段有关,一个是新婚,所以才有了羞涩的前提;一个是初中生,所以才明白铅笔盒的重要。这是一个怎样的年龄段?就是青春时节啊!
青春是什么?是小战士敢于扑向手榴弹的勇气,也是香雪敢于跳上火车的勇气。
是新媳妇细细密密不顾劝阻地缝补破洞的坚持,也是香雪对改变台儿沟的坚持。
这份勇气和坚持,就是青春最强有力的心跳。
(板书:青春的心跳)
同学们,纯粹、勇敢、坚韧,是青春永恒的心跳。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青春是刻满时代印记的,藏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心跳。
比如少年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比如青年习近平: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活动三:我的青春心跳——发表留言,书写我的青春之志
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从这两部小说中读出什么“真实的心跳”的话,那一定就是时代青春的力量,那么,新时代的你们,有着怎样的青春心跳呢?
请写下你的留言,书写你的青春心跳吧!
(师示范)
个人写作并展示
作业布置:
完善你的留言,发表在这则推文之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