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孤独之旅》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孤独之旅》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20: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之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环境描写,推敲人物心理。
2.理解成长内涵,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环境描写,推敲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成长内涵,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导语
杜小康如此“孤独”,究竟为什么?
离乡背井的孤独
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
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
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
二、课文讲授
(一)再读课文,深度交流
1.小说紧扣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展开叙述和描写,写出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波澜,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此外,大量的景物描写对人物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找一找:本文通过塑造哪些孤独而诗意的“景物”,来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推动和主题的表达等增色生辉?
示例:(以鸭群为例,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起初:在杜雍和的驱赶下,“奋力向前推进”,显得坚定。
——与杜家父子的不安形成鲜明对比。
途中:开始对陌生的环境心生畏怯,“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流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通通围住,唯恐自己与这条唯一能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侧面表现杜家父子的“慌张”。
暴风雨中:十分惊恐,四散奔逃,当杜小康找到它们时,反过来依附着他,“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反衬杜小康的成长。
结尾:长成了羽毛鲜亮、稠密的大鸭,开始下蛋!
——象征着主人公的成熟。
鸭群→衬托、隐喻→杜小康的成长
芦苇荡: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反映了杜小康内心的巨大恐惧感对其心灵的包围与绞杀,强烈的孤独感几乎压垮他幼小的心灵世界。
广阔无边的芦苇荡→ 烘托→ 杜小康的恐慌
暴风雨: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只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天黑、河水黑、芦苇荡黑,无形无色的风也是黑的,杜小康的世界整个都是黑色的。这对一个纯真而向往阳光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巨大的伤害!但也是这场暴风雨,杜小康才从害怕、逃避孤独,真正走向了勇敢、坚强。
风雨中搏斗→造就勇敢和坚强
生成美的途径尽管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并最容易收到效果的途径就是描写风景。
——曹文轩
小说中的描写鸭群、芦荡和暴风雨等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2.“孤独之旅”到底是一次怎样的旅途?
指杜小康在成长之路上,经历了磨难与挫折,由软弱变坚强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合作探究
1.本文的题目是“孤独之旅”,杜小康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明确:
①失去交流环境。交流环境的失去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了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②失去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俩缺少交流,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对杜小康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③恐惧自然环境。陌生的环境下,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的风险,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是恐怖的,具有强大的压迫力,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④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对前途感到迷茫与无奈,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未来是怎样的。
2.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明确:
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父亲和鸭子,对塑造杜小康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杜小康失学后,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牧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作“鸭下蛋了”的惊喜。
三、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的过程,记叙了一个少年从“不敢面对现实、希望逃避现实”到“逐渐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转变,就是“成长”的真正含义。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青铜葵花》
世界上:
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坐落在最荒芜的莽原;
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丛中;
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的手中。
我相信孤独的心灵肯定包裹着一颗珍珠,那珍珠是它坚韧而又柔软的追求和理想。在阅读中畅泳,感受曹文轩的文笔之优美和清新之中透出的典雅气质。如果你要学习写作,曹文轩的作品是非常好的老师。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让我们勇敢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让我们慢慢学着长大!
四、作业布置
1.不要把孤独当成痛苦,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孤独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享受孤独的美,也就是享受生命。结合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方法,写一段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不少于600字)
2.完成课后练习。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