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2.雄伟的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2.雄伟的塔(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9-21 23: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雄伟的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雄伟的宝塔》一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它是教材关于折纸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折纸教学。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教师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怎样用纸折纸宝塔,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美化宝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折纸塔让学生认识关注自己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看图折纸,完成多层宝塔的制作,并进行个性化装饰。
二. 教法方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制作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欣赏
1、泸州白塔(报恩塔),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混构,层层内收,呈锥形,空心,内筑盘旋登道,通高33.20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锁江塔,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建设村;始建于明弘治(1488—1505)年间,六角七层楼格式,砖石混构,空心,有登道可登临,通高29.16米;1994年被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合江白塔,位于泸州市合江县白米乡青庄村;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混构,空心,通高48.1米;201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江阳雁塔(江北雁塔),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白塔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六角七层楼阁式,砖石混构,空心,有盘旋登道至最高层,通高30米;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二)引导启发
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视觉效果来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
引导学习
第一步:首先准备一张正方形纸,分别沿着对角线、一条中线将纸进行对折,形成相互交叉的两条对角线折痕和一条中线折痕。
第二步:将纸沿着折痕向内收折,形成一个三角形。
第三步:将三角形下端的顶点分别向中间翻折,在三角形底部表面形成两个小的正方形
然后将表面的纸折向斜上方的顶点,
第四步:反面也重复第三步的操作。
第五步:将底部四个小正方形的侧边分别向两侧折向内侧,宽度以表面纸和下层纸的交点为限,否则等下宝塔的塔檐折不平,是翘的。
第六步:将折纸表面剩余的部分打开向上方折,形成玲珑宝塔的塔檐,玲珑宝塔的一层就折好了
第七步:按照刚才的步骤再折2个大小不同的宝塔,然后将略小的塔底部插入略大的塔顶部,一层层连接,宝塔就形成了。
二年级的学生还很小,还有一部分学生部能自己看图完成折纸,所以我会带着学生一起折,再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集体创作
要求学生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团结合作。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展示欣赏
展示欣赏——评价宝塔
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回家后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宝塔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