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高中语文作文之“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高中语文作文之“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6:3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作文之“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
必修下·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思考有关问题,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明白概念界定对明确观点的重要性;
2.思考有关问题,写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掌握解释、论证观点的相关方法;
3.关注日常生活现象,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之所以说有意思,是因为有的问题流传千年之久,有的问题是时代课题。大家想不想听?
二、千古之疑,白马非马
师:战国时期名家公孙龙提出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白马非马”。这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该怎么理解呢?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最好能说明理由。
(课堂预设:一种情况认为对,一种情况认为错,引导学生明确要界定“白马非马”的正误,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尤其是“非”的含义。)
明确:判断这一论述的关键在于对逻辑联结词“非”的界定。“非”就是“不是”,而“是”的含义是多重的,其中有“属于”“等同”等意思,也就有“包含于”和“等价于”的逻辑关系。而“白马”的概念是属于“马”,但不等价于“马”的。因此,如果“非”界定为“不属于”,那么“白马非马”就是错误的;如果“非”界定为“不等同”,那么“白马非马”就是正确的。
师: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引起了千古之争,这启示我们在发表观点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明确:在发表观点时,我们应确保观点明确,不能模糊不清。尤其是面对观点中一些多义的概念,我们应对其进行界定,使其含意明确化。
三、时代之问,啃老可否
师:老师在看《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一期时,发现故事的主角陈济——《永乐大典》的都总裁,曾被别人嘲笑只会啃两样东西——啃书、啃老子,就想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啃老族。大家是如何看待“啃老”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观点,最好说明理由。
(课堂预设:一种情况认为“啃老”是不道德的,不能啃老,要自立自强;一种情况认为“啃老”是合理的,有其正当性和积极意义;还有一种情况会辩证分析,分析出“啃老”可否的关键在于啃老者是否通过啃老助力自己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同学们对啃老内涵的阐释也会有所不同,或只能看到物质,或还能看到精神。)
明确:判断“啃老”可否的关键在于对“啃老”的外延进行定量分析。对于那些把“啃老”作为生活目的的躺平者,我们自然要否定;而对于那些把“啃老”作为成长蓄力的奋斗者,我们又有何怨言?同时,对啃老的内涵进行分析挖掘,会使论证更为深入严密。
师:“啃老”可否,有其关键,这启示我们在界定概念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
明确:在界定概念时,一要定性,分析概念内涵,弄清词义,确定概念中最适合自己写、最有价值的某一内在属性;二要定量,分析概念外延,选择特定的对象写作,使文章有具体的适用范围。
四、牛刀小试,理性分析
师:阐述观点的目的是说服人,这就需要对观点作充分的解释、论证。下面几则有关“啃老”的议论文段写得各有特点,请大家讨论,并分析其显著特点。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理性意识,从观点视角、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结合课堂实际,降低难度,让学生讨论发言)
写作示例1:
啃老不是错,一味啃老才是错。“啃老”指的是依靠父母长辈扶持养育。人生而为幼,一无所知,一无所用,倘若不依靠父母,啃老而生,怎么才能存活于世?倘若人人不啃老,那么人类人类岂不是早就灭亡了?我们青年尚无能力养活自己,只能依靠父母,需要啃老。可是如若我们一味啃老,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躺平终日,便只能虚度时日,蹉跎终生,父母长辈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祖国社会供给之物无以为偿,终成为社会当中无一价值的寄生虫,如《红楼梦》中的薛蟠之徒,高呼“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之辈。反观古往今来的先贤名人,则借啃老而成伟业,如陈济啃老得修大典,叔本华啃老得成巨作。是以,啃老当为强大自身,当为长成栋梁,当为实现价值,方不负所啃之老!
教师点评:该文段观点明确,富有思辨性。首先对观点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直接揭示啃老内涵,用假设论证反正其合理性;接着将“啃老”的行为具体化,化虚为实,对啃老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驳;然后,通过正反事例证明对待啃老当辩证看待;进而在段末指出啃老的正确做法,全面客观,严密有序。
写作示例2:
“啃老”须有道,我们应赢得父母的支持以有所成,而不是吸食父母的血汗虚度时日。行走于时代的浪潮中,或有波涛汹涌,或有困难挫折,我们需要陪伴与支持。陈济有父亲的支持得以专心读书,不必忧愁生计,不需考取功名;我们大多数人也依赖于父母的支持得以学有所成,立足社会,回报社会。可想而知,如若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多么的艰难。反观当下一些年轻人,不懂得珍惜父母提供的良好的生活环境,整日无所事事,“躺平”“摆烂”,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用来满足着自己的虚荣心,这就是典型的“寄生虫”,也是“啃老族”贬义一面的所在。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啃老的合理性,也要看到啃老的限制性,啃老而不能成为寄生虫,啃老当获取支持以前行。
教师点评:该文段首先通过引入两个相近概念,指出啃老的适用范围;然后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对赢得父母支持的这种啃老进行肯定,联系现象对吸食父母血汗的这种啃老进行批驳;最后明确提出该如何对待啃老。
写作示例3:
对待啃老,需要辩证分析。提及“啃老”,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一些终日无所事事,需靠父母供养的人们。实际上,人生在世,难免都会在某个阶段依赖父母供养。而我们之所以对某些啃老嗤之以鼻,而对另外一些啃老等闲视之,实则是因为两种啃老的目的不同。遭受嗤笑的啃老,多是为了啃老而啃老,别无他事,蹉跎终身;而能被理解的啃老,则是凭借啃老以蓄力,心中有志,只待济志。因此,啃老本无错,躺平才是错。我们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不仅啃物质财富,还要啃精神财富,啃一切可以助力我们成长,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可啃之物。
教师点评:该文段开门见山,指出对待啃老要辩证分析。然后,得出“啃老本无错,躺平才是错”的结论,指出啃老的正确途径是“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啃一切可以助力我们成长,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可啃之物”。
五、实战演练,写作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一期如期上演,节目围绕《永乐大典》的都总裁陈济立志、悟道、修书的过程进行演绎,展示他对文化的热忱及坚守之心,同时也体现他和父亲、恩师动人的情谊。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虽读遍天下典籍,却从未考取功名,被称为“两脚书橱”。他说:“别人只会笑我啃两样东西——啃书、啃老子。”正是靠父亲精神和财力上的全力支持,陈济才得以读遍天下典籍,从而成为皇皇巨著的都总裁,统领群儒,修撰了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
陈济这样的文化先贤居然也曾经是一位“啃老族”,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