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6: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志向的句子是:——,——。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作者简介
孔子
子姓,孔氏,名( ),字( ),( )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
孔子通晓六艺( ),实行有教无类,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 )。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
儒家
《诗》《书》《礼》《乐》《易》《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体式归纳起来有: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了解《论语》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合称为“四书”。
了解《论语》
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朗读经典
(听音频齐读课文)
八佾

文质彬彬
bīn
迩之事父
ěr
譬如

子罕
hǎn
未成一篑
ku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食:动词,吃饭。
就:靠近、看齐。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正:使……匡正。
敏:勤勉。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勉,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文白对译1
求:追求。
而①:表并列。
安:安逸。
而②:表顺承。
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
状语后置句
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
就有道而正焉
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重在排
除干扰
重在实
践锻炼
重在虚
心请教
启示:
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勉。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好学”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而:连词,如果,表假设。
仁:仁德
如…何:固定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
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礼,指各种礼节规范。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制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乐制呢?”
文白对译2

【文本探究】
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何?”(《八佾》)
1、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乐”的关系?
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核心基础,礼乐是仁德的外在表现,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道:学问、人生哲理、大义、真理、是非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孔子说:“在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文白对译3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凸显了作为仁人志士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1.“道”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
2.作为人的意义在于闻道。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思考3】研读第三章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对待“道”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言简意赅,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显对了解“仁义之道”的重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通晓,明白。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文白对译4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有什么不同?
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和小人不
同的价值追求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有德行;有才能。这里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而:连词,就,表顺承。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文白对译5
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孔子给出了什么方法?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孔子这里提供自我反省的参照就是外界的贤人与不贤人。以他人为参照,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思考5】研读第五章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学习的方法和心态的角度,点明人要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辩证的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点明了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后引申为文雅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了质朴就会虚饰浮夸。质朴和文采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能成为君子。”
文白对译6
如何理解本章所说的“质”与“文” 为何说君子要“文质彬彬”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
【思考6】研读第六章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文”与“质”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点明文质不可以相胜,就是指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质”的平衡。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清晰,言简意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后才停止,难道路途还不遥远吗?
以为:把……当作
不亦……乎:不也……吗?岂不也是……吗?表示反问语气。
文白对译7
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本章阐释了士人要有责任担当意识。
曾子认为,士人要有宏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济天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国家、为社会挑起重担,走完未来的路。“任重”要求责任感要强,不强就会在半道支持不住;“道远”要求意志要坚定,不坚定就会在半途消沉下去,放弃追求。
士要以“仁”为己任
【思考7】研读第七章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其咎在己)。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是我自己坚持下来的。(进益在己)”
平地:填平洼地。
譬如:比如,好比
文白对译8
功亏一篑:亏,欠缺。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步没有完成。
虽:虽然。
覆:倾倒。
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篑:盛土的竹筐。
研读文本
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比喻论证,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未成一篑”“虽覆一篑”是两种极端情况,一是垂成,一是初始。垂成之际容易懈怠,初始时容易畏惧,故孔子特别加以强调。
“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智慧。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文白对译9
者: 的人。
1、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的明白通透不会迷惑,因为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所以不疑惑。
2、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
3、真正的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是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勇敢的人有舍生的勇气,所以不会畏惧。
结合《论语》以及自己理解,你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9】研读第九章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智、仁、勇”的道德范畴出发,点明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用否定和整句的形式,增强气势,简洁明确。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目:条目,细则。
克已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一日:一旦。
归:称赞,称许。
事:实践,从事。
文白对译10
颜渊向孔子请教怎么做到仁。
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是仁者。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具体细则。”
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资质愚钝,请让我依照这些话去实践。”
1.内涵:“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
2.方法:达成“仁”的境界要靠自身努力,具体的方法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视”“勿听”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被礼崩乐坏的现实同化;“勿言”“勿动”就是要用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从孔子回答来看,“仁”的内涵是什么?达成“仁”的方法是什么?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对话的形式,层层深入,说出符合“礼”的具体做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一言:一个字。言,字。
文白对译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行:奉行,实践
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人的行为准则的角度出发,提出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也是“修己”。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对话的形式,点出“恕”这一准则,以及具体的做法,明确而详细。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迩(ěr):近。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提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文白对译12
思考:孔子认为学《诗经》有什么作用?
引譬连类、感发志意--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调动内在情感。

观风俗盛衰,考见得失--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盛衰和政治得失。

群相切磋,和而不流--诗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切磋砥砺,提高修养。

怨刺上政--诗可以批评指责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

【思考12】研读第十二章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要价值。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内容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论语》十二章分别主要阐释了什么观点?又分别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请把答案填在下表中: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谨言慎行)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重视仁德)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表里如一)
对比、理论
内容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论语》十二章分别主要阐释了什么观点?又分别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请把答案填在下表中:
第七章
“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勇于担当)
理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自我约束)
理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
举例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养德增智)
举例论证
主题归纳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论语》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 。”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答案】A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