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语文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2023
教学目标: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描写场面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读句子,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学习任务一
交流平台,总结描写方法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请你说一说这个片段中的“面”和“点”。
这是《开国大典》中群众游行的一个场面。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民群众在高声欢呼,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这属于“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其中对毛主席的描写,是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属于“点面结合”中“点”的描写。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请你说一说这个片段中的“面”和“点”。
这段文字中的第 1、2 句话生动地写了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场景,属于“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第 3-7句话分别描写了五位战士的神情、动作等,展示了他们的英勇以及对敌人的仇恨,属于“点面结合”中“点”的描写。
小结:以上列举的这些场面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写出了整体的场面气氛,还刻画了细节,这样写出来的场面生动、形象。
各项比赛开始了,你看,男同学精神抖擞,女同学英姿飒爽。 跳远的同学猛跑几步,脚用力一蹬,身子一弓,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跳高的同学信心十足地站在起跑线上,只见他摆动双臂,飞快地跑到横杆前,腾空一跃,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翱翔的雄鹰,只听“唰”的一声,飞过栏杆,稳稳地落入沙坑,运动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各项比赛开始了,你看,男同学精神抖擞,女同学英姿飒爽。 跳远的同学猛跑几步,脚用力一蹬,身子一弓,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跳高的同学信心十足地站在起跑线上,只见他摆动双臂,飞快地跑到横杆前,腾空一跃,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翱翔的雄鹰,只听“唰”的一声,飞过栏杆,稳稳地落入沙坑,运动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画实线部分是整体描写,是场面描写中的“面”的描写,
写了运动会赛场上参加比赛的选手的精神风貌;画虚线部分是细节描写,重点描写了跳远、跳高的同学的表现,属于“点”的描写。这段话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把场面写得生动、形象。
学习任务二
词句段运用,学习表达方法
读句子,注意加横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②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 这两个“只听见”突出了升旗鸣炮的时候“全场肃静”的氛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人们屏气凝神,没有任何喧哗。
② “是那么”在这里表示程度,这个词语反复运用,突出了草原上空气清鲜、天气明朗的特点。
“反复”,就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突出某种感情或强调某个意思,以加深读者的印象。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感情。
仿照例句用反复的手法写一个句子。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你来了,我来了,他也来了,歌咏比赛的选手和观众都来了。看呐:老师脸上带着笑容,学生脸上带着笑容,评委脸上也带着笑容, 连花儿都带上了笑容。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①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②“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③“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④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①、②句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③、④句根本没有表示“说”的词语,而是通过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等表达“说”的意思。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不会使句子显得单一。使句子更有画面感。
写说不用“说”,却用其他词语去代替,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表达“说”的意思,这样有什么好处?
一个字:讲、问、答、喊、吟、吼、曰、嚷、叫……
两个字:商议、复述、责备、辩论、数落、质问、回答、探讨、请教、赞叹……
三个字:打圆场、咬耳朵……
四个字: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口若悬河、交头接耳……
“说”字大家庭,请读一读,并补充。
①“来人啊!着火啦!”我大叫着。
② 看着大自然这番壮美的景象,游客们忍不住赞叹:“太神奇了!”
③“你们俩就不要再吵了,只是一场小误会嘛!”学习委员赶忙上前打圆场。
④“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弄坏了我的铅笔盒呢?”他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言自语。
请试着用上面出示的字词进行对话描写,注意不要使用“说”字。
“你怎么能这样跟你妈妈讲话!”爸爸瞪大了眼睛 , 凶巴巴地看着我。
学会用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去表达“说”的意思。
总结:人物语言要想写得好,就得辅以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所以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在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来写好人物对话,这样,人物的对话才会更丰满。
作业:小练笔《拔河比赛片段》。
请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来写一写拔河比赛的片段,注意细节的刻画。请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来写一写拔河比赛的片段,注意细节的刻画。
快乐语文 快乐课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语文园地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描写场面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读句子,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熟读古代的爱国名言,培养学生爱国感情。语言应用:交流平时阅读到的和自己习作中所写的场面描写,进一步巩固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思维能力:通过朗读对比和仿写改写,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体会提示语的多样性,学习用多种形式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审美创造:熟读古代的爱国名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内容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描写场面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读句子,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 词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在交流中进一步把握描写场面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交流平台,总结描写方法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请你说一说这个片段中的“面”和“点”。这是《开国大典》中群众游行的一个场面。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民群众在高声欢呼,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这属于“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其中对毛主席的描写,是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属于“点面结合”中“点”的描写。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请你说一说这个片段中的“面”和“点”。这段文字中的第 1、2 句话生动地写了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场景,属于“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第 3-7句话分别描写了五位战士的神情、动作等,展示了他们的英勇以及对敌人的仇恨,属于“点面结合”中“点”的描写。小结:以上列举的这些场面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写出了整体的场面气氛,还刻画了细节,这样写出来的场面生动、形象。各项比赛开始了,你看,男同学精神抖擞,女同学英姿飒爽。 跳远的同学猛跑几步,脚用力一蹬,身子一弓,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跳高的同学信心十足地站在起跑线上,只见他摆动双臂,飞快地跑到横杆前,腾空一跃,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翱翔的雄鹰,只听“唰”的一声,飞过栏杆,稳稳地落入沙坑,运动场上响起一片掌声。画实线部分是整体描写,是场面描写中的“面”的描写,写了运动会赛场上参加比赛的选手的精神风貌;画虚线部分是细节描写,重点描写了跳远、跳高的同学的表现,属于“点”的描写。这段话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把场面写得生动、形象。学习任务二
词句段运用,学习表达方法读句子,注意加横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①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②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① 这两个“只听见”突出了升旗鸣炮的时候“全场肃静”的氛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人们屏气凝神,没有任何喧哗。② “是那么”在这里表示程度,这个词语反复运用,突出了草原上空气清鲜、天气明朗的特点。“反复”,就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突出某种感情或强调某个意思,以加深读者的印象。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感情。仿照例句用反复的手法写一个句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你来了,我来了,他也来了,歌咏比赛的选手和观众都来了。看呐:老师脸上带着笑容,学生脸上带着笑容,评委脸上也带着笑容, 连花儿都带上了笑容。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①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②“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③“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④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①、②句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③、④句根本没有表示“说”的词语,而是通过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等表达“说”的意思。写说不用“说”,却用其他词语去代替,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表达“说”的意思,这样有什么好处?不会使句子显得单一。使句子更有画面感。“说”字大家庭,请读一读,并补充。一个字:讲、问、答、喊、吟、吼、曰、嚷、叫……两个字:商议、复述、责备、辩论、数落、质问、回答、探讨、请教、赞叹……三个字:打圆场、咬耳朵……四个字: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口若悬河、交头接耳……请试着用上面出示的字词进行对话描写,注意不要使用“说”字。①“来人啊!着火啦!”我大叫着。② 看着大自然这番壮美的景象,游客们忍不住赞叹:“太神奇了!”③“你们俩就不要再吵了,只是一场小误会嘛!”学习委员赶忙上前打圆场。④“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弄坏了我的铅笔盒呢?”他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言自语。学会用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去表达“说”的意思。“你怎么能这样跟你妈妈讲话!”爸爸瞪大了眼睛 , 凶巴巴地看着我。总结:人物语言要想写得好,就得辅以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所以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在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来写好人物对话,这样,人物的对话才会更丰满。
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