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5 课 三国两晋
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时序构建
原始社会:多元一体
早期国家夏商西周:家国一体、神权色彩、尚未集权
春秋战国:政治大变革、大动荡,经济大发展,民族大交融,
思想大解放,社会大转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大分裂、民族大交融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华夏认同与华夏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
单元核心概念:民族交融、大一统
大分裂
大一统
大分裂
大一统
纵向
1、三国鼎立(220--266)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的豪强纷纷组织武装,修筑坞壁占据底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东汉末年相继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中平六年(189年) ,董卓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占据京城,废少帝立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何兹全《三国史》
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一、分裂到统一:三国与西晋
群雄并起,军阀割据
①秦汉时期:国家统一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华夏认同;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背景:
三国鼎立形势图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魏:公元220年,曹丕称帝,
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定都建业,国号吴。
三国鼎立
一、分裂到统一:三国与西晋
对三国鼎立局势的认识:
(1)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统一;
(2)三国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阶段;
(3)为了战胜对方,并存的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2、西晋的兴衰(266--316)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晋惠帝愚钝,贾后专权乱政,
出现“八王之乱”
晋怀帝时发生“永嘉之乱”(311年),
晋怀帝遇害,中国北方经济完全崩溃
316年晋愍帝投降前赵,西晋亡国
◎八王之乱形势图
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五胡趁虚而入。
内有八王之乱
一、分裂到统一:三国与西晋
3、五胡内迁
(3)影响:
◆ 民族矛盾激化,国家长期分裂割据;
◆ 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 内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 三国至西晋中原内乱,人口锐减;
◆ 自然环境恶化,北方气候寒冷。
(2)主要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中国的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1)五胡内迁背景:
五胡内迁示意图
外有永嘉之乱、五胡乱华
一、分裂到统一:三国与西晋
◆建立: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1)东晋的兴衰(317-420年)
1、朝代更替
◆灭亡: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特点:
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曹魏政权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来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重点点拨:士族
形成
鼎盛
渐衰
消亡
三国、西晋
东晋
东晋后期至南朝
隋唐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朝政,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氏家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几乎都由世族大家把持,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2、士族专权
士族专权:东晋出现的士族与皇权共治现象,是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政治特点:士族专权
政治表现:士族与皇族共治(在特定条件下皇权政治的变态),门阀士族世代为官,享有特权;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
经济基础:土地兼并、庄园经济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东汉 豪强地主 源头
三国 九品中正制 形成
东晋 鼎盛
南朝 低级士族刘裕夺权 衰落
隋唐 科举制均田制 逐渐消失
士族沿革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衰落原因:隋唐时期,随着士族阶层日渐腐朽、科举制度的实行、中小地主力量兴起和唐末农民起义的冲击,士族制度最终走向崩溃。
(2)南朝(420--589)
①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②四个王朝都定都于“建康”,加上之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统称为“六朝”。
南北朝并立形势图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二、东晋与南朝
2、南朝
北边疆界逐步退缩,控制区域逐渐缩小,说明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
观察4个王朝疆域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1)江南开发的原因:
3.江南的开发
材料1: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増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治、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中国历史纲要·上》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宋书》
材料3:(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③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自然环境: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①劳动力和技术因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2)江南开发的表现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②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东晋青瓷羊尊
①农 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3)江南开发的影响:
◆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二、南方的发展:东晋与南朝
③商业:
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今广东广州)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1、十六国林立
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1)政权特点:
①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
②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③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匈奴 羯 鲜卑
汉·前赵 北凉 夏 后赵 前燕 后燕 南燕 南凉 西秦
氐 羌 賨 汉
前秦 后凉 后秦 成汉 前凉 北燕 西凉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北方民族内迁
民族差异缩小,但民族隔阂依然存在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三、十六国与北朝
2.前秦统一北方到淝水之战
(2)淝水之战
(1)4 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时间:公元383年 双方:前秦—东晋
特点:以少胜多
前秦失败原因: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 基础脆弱;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影响:①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民族矛盾加剧。
②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
③江南地区消除了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前秦在淝水之战中为什么会失败?造成了什么影响?
2、北朝的统治
(1)政权更迭
①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②6世纪前期,北魏发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与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为“北朝”。
③公元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北朝形势图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纪)
①背景:
◆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民族融合加强。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
孝文帝自幼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教养下,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诗歌铭颂,任兴而作……
——《魏书·高祖纪下》
孝文帝即位后的16年中,就发生了29次农民起义……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节选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②内容:
◆迁都洛阳,改籍贯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今山西大同),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汉化政策
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说汉话: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30岁以上暂缓。
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与汉族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原鲜卑姓氏 改称的汉姓
拓拔氏 元
拔拔氏 长孙
乙旃氏 叔孙
达奚氏 奚
丘穆陵氏 穆
步六孤氏 陆
贺赖氏 贺
独孤氏 刘
贺楼氏 楼
勿忸于氏 于
纥奚氏 嵇
尉迟氏 尉
(孝文帝)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并强制性地命自己的几个弟弟分别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及鲜卑勋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为妃。
——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③性质:
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加速封建化进程。
材料一:(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魏晋彩绘耕地图壁画砖
(骡驼城出土)
阅读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合作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④消极性: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
材料四:“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赵翼《廿二史剳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请仔细观察以下三幅地图,结合所学,从民族分布的角度看呈现一种什么趋势?
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直至占领北方地区,形成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十六国局面。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不断融合,中原汉族南迁,与南方少数民族不断融合。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1、民族关系VS民族交融
民族融合:一是:一些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吸收对方的文化,逐渐生成新的特征和认同,最终形成另外一种民族的现象和过程。二是:民族在交往交流过程中共同性逐渐增长,互相之间最终完全融为一体,导致民族过程终结,民族消亡。
民族交融:既不包含旧族体的消亡,也不包含新族体的产生,而是不同民族在互相的交往交流中,产生的互相交融的一种状态,一种共同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民族交融则包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思。
——整理自赵剑峰:《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知识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的途径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往来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⑤战争
民族交融的意义
①打破了原来的民族布局。
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③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线发生变动。
④促进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民族交融的特点:
融合性:血统上的融合与思想文化上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夷夏观念趋于淡薄。
民族交融具有双向性,但以少数民族汉化为主:交融中互相学习,但更多的体现在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少数民族走向封建化。
⑤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强化,民族向心力增强,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聪(匈奴汉赵政权的皇帝)“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西晋]江统《徙戎论》
2、民族交融的过程
民族对立
民族差异缩小
民族交融加强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3.民族交融表现: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内徙民族认同与接受汉族政治模式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生活习俗互相学习
东
汉
三国(220-280)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
(317-420)
383年淝水之战
北朝(439-581)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南朝(420-589)
宋
齐
梁
陈
隋581
灭
隋朝统一
589
北魏
尽管分裂是这个时期的整体特征,但是社会并没有停滞不前,还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新编中国史·魏晋南北朝史》
课堂小结:
三、北方的形势:十六国与北朝
1、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特点是( )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民族迁徙与江南开发
C.经济停滞与地方叛乱 D.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经济发展
D
A
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却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西晋王朝败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B.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C. 统治者横征暴敛,赋税、徭役繁重 D. 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针对训练
3、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由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C.士族成为政权支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C
A
4、东晋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于臣。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专制皇权重振 B.中央集权加强
C.士族势力增强 D.政治腐朽衰落
南朝皇权强化
东晋
士族专权
皇帝势弱
为隋唐大一统的皇权政治奠定制度基础
针对训练
D
C
5、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6、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的繁荣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这实质上说明( )
A.北魏迁都与否不影响中原经济的发展
B.北民南迁使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C.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民族交融
D.汉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针对训练
8、《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③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A
B
针对训练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 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要“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 )
A.民族隔阂已经完全消失 B.中原文明的影响力较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B
B
针对训练
1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交融,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交融的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B
D
13、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大迁徙的时代。下图为当时少数民族内迁路线图。这一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内迁( )
A.促进了隋唐盛世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B.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C.加快了儒、佛、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D.促成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针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