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3_2024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分层作业+课件(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专用2023_2024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分层作业+课件(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1 08:23:10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葡萄糖 溶液的含义是( )
D
A.含有 葡萄糖 B. 中溶有 葡萄糖
C.含有 葡萄糖 D. 葡萄糖溶液中含有 葡萄糖
[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指出溶液的体积,
无法计算葡萄糖的物质的量,A错误; 葡萄糖溶液是 溶液中含有 葡
萄糖,不是 水中溶有 葡萄糖,B错误;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的质
量, 葡萄糖溶液中才含有 葡萄糖,C错误; 葡萄糖溶液
的含义是: 葡萄糖溶液中含有溶质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 ,D正确。
2.[2023·江苏阜宁中学月考]下列各项中,在容量瓶上必须标明的是( )
B
①容量 ②刻度线 ③温度 ④压强 ⑤物质的量浓度 ⑥适用于配制酸溶液或碱溶液
A.只有①③⑤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④⑥ D.只有③⑤⑥
[解析] 容量瓶是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需标明容量、温度、刻度线。
3.[2022·江苏淮安期中]将 固体溶解在水里,配得 溶液,从中取出 ,
这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B
A. B. C. D.
[解析] ,则 ,因溶
液具有均一性,故取出的 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
4.[2023·河北邯郸期中]常温下,体积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 溶
液含有( )
D
A. B. C. D.
[解析] , 在水溶液中电离:
,故其含有 和 。
5.[2023·福建厦门翔安一中期中]在 的溶液中溶有 和
,此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B
A. B. C. D.
[解析] 溶液中 ,故

6.[2023·江苏南通如皋期中]实验室需用 的 溶液,现选取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需称取 固体
B.容量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漏
C.称取后的 固体置于容量瓶中进行溶解
D.移液时,用玻璃棒进行引流,玻璃棒的下端应伸入容量瓶环形刻度线的下方
[解析] ,
A正确;容量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漏,防止在摇匀时漏液,造成实验失败,B正确;称取后的
固体应置于烧杯中进行溶解,C错误;移液时,用玻璃棒进行引流,玻璃棒的下端应
伸入容量瓶环形刻度线的下方,防止溶液沾到瓶颈,造成误差,D正确。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7.[2023·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期中]下列溶液含有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解析] A项, ;B项, 溶液中阴离子为
,没有 , ;C项, ;D项,
;所以 最大的是 溶
液。
8.[2023·江苏苏州星海实验中学月考]将标准状况下的 气体溶于 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 )
C
A. B. C. D.
[解析] ,
,溶液的体积
, 则

9.[2023·江苏扬州宝应期中]某同学用
固体配制 的
溶液 。配制 溶液
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几处( )
B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解析] 操作①中称量碳酸钠固体的质量应为 ,常使用烧杯并按“左物右码”称量,错
误;操作②为溶解碳酸钠,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正确;操作③为转移冷却后的碳酸钠
溶液,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正确;操作④为转移洗涤
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当加水到距容量瓶刻度线 时停止,需要改用胶头滴管,正
确;操作⑤为使用胶头滴管定容,定容时眼睛应该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平,不能仰视刻度线,
错误;操作⑥为摇匀操作,摇匀时应上下颠倒充分摇匀,正确。
10.[2023·江苏梁丰高级中学月考]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
的 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D
A. 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B. 溶液中 浓度为
C. 溶液中 浓度为
D. 溶液中 离子总数为
[解析] ,阴、阳离子总数为
个,A错误; 溶液中 浓度为
, 浓度为 ,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B、C错误;
,则 中含
个 ,D正确。
11.[2023·河北蠡县中学期中]现需配制 含浓度均为 的 、
、 的营养液,但实验室只有 、 和 三种固体,
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A.用提供的试剂无法配制所需营养液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 固体用于配制营养液
C.用提供的试剂配制所需营养液时
D.该营养液中
[解析] 含浓度均为 的 、 、 的营养液中,
、 、 、 ,
则 ,D错误;根据离子守恒,实验室用 、 和
三种固体配成 上述营养液,三者物质的量分别为 、
、 ,用提供的试剂可以配制所需营养液,
,A错误,C正确; ,
则 ,B错误。
12.[2023·江苏连云港高级中学月考]要配制 的 溶液,配制过
程中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绿矾 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____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 处,改用____滴加蒸馏水至液面
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
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⑥待溶液恢复到室温。
(1)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完成此配制实验,除了
量筒、烧杯、玻璃棒外,②③步骤中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⑥②④③⑤
容量瓶
胶头滴管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
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故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⑥②④③⑤;完成此
配制实验,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②③步骤中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依次为
容量瓶、胶头滴管。
(2)实验室用绿矾 来配制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绿矾_____ 。
27.8
[解析] 。
(3)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偏小的是______(填字母)。
BDE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
B.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
D.定容时,滴加蒸馏水,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解析] A项,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B项,没有用
蒸馏水洗涤烧杯 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溶质质量减少,物质的量减小,浓度
偏小;C项,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对结果无影响;D项,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
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吸出了部分溶质,物质的
量减小,浓度偏小; 项,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试剂瓶中有
水,因此浓度偏小。
(4)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重新配制
[解析] 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重新配制。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3.[2023·江苏常州期中]“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 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
露士”牌“84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
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 ___________。

[解析] 该瓶“84消毒液”中,
,则
,故 。
(2)某同学取 该“84消毒液”,稀释后的溶液中 _____ 。
0.04
[解析] 所取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若将其稀释100倍后,溶液
的浓度是原来的 ,因此稀释后溶液中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人员用 的浓
硫酸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其消毒能力。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 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填字母)。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4.4

[解析] ①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
。 项,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
现液面下降,这是由于部分溶液沾在容量瓶的瓶颈上。若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对溶液有
稀释作用,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项,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
瓶中转移,当溶液恢复至室温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
不变,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项,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只要最后溶液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则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项,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
出,导致溶质损失,由于最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最终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第1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素养 目标 1.通过类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习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并会分析实
验误差,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知道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1)用固体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________、
__________。
(2)用液体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______、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带砝码)
容量瓶
胶头滴管
量筒
容量瓶
胶头滴管
(3)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
2.配制步骤(以配制 溶液为例)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1.表达式 中,B表示溶液中的任意溶质,可以是分子、离子等; 指“溶液的体
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或“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2.溶质的量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如给出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时,要换算成物质的量。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其浓度不因所取溶液体积的不同而变化。
4.某些物质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此时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如
溶于水后生成了 ,则 为该溶液的溶质。
5.如果固体含有结晶水,则在称量前计算溶质的质量时,应将结晶水考虑在内。
6. 溶于水后的存在形式多样,求算物质的量浓度时,仍以 为溶质进行计算。
例1 [2023·江苏扬州邗江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将 的 气体溶于水配成 溶液,溶液的浓度为
B. 的 溶液与 的 溶液的 浓度之比为
C.将 固体溶解在 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恰好是
D.用 配制 的 溶液 ,需称取固体质量为
[解析] 不知道气体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 气体的物质的量,A错误;
的 溶液与 的 溶液的 浓度之比为
,B正确;溶剂的体积为 ,而不是溶液的体积
为 ,C错误; ,
D错误。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淮安涟水一中月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A. 溶液中含有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中溶解了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从 蔗糖溶液中取出 ,剩余溶液浓度仍为
D. 溶液中,含有
[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 ,A错误;溶剂的体积为 ,而不是溶液的体
积为 ,B错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从 蔗糖溶液中取出
,剩余溶液浓度仍为 ,C正确;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D错误。
对点演练2 标准状况下,将充满 气体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水充满整个烧瓶后,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假设 没有扩散到烧瓶外)( )
C
A. B. C. D.无法确定
[解析] 假设烧瓶的容积是 ,则 气体的体积也是 ,最后所得盐酸的体积也
是 ,则 ,故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要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使用的四个“操作”和“五不原则”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操作步骤及所用仪器
(2)误差的分析方法
①根据 可知,其他操作正常时,凡是使 或 增大的因素,使 偏大;
凡是使 或 减小的因素,使 偏小;凡是使 增大的因素,使 偏小;凡是使
减小的因素,使 偏大。
②误差分析(以配制一定浓度的 溶液为例)
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过程分析
称量误差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偏低
减小 — 偏低
配制过程 误差 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水 不变 不变 不变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少量溅出 减小 — 偏低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低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定容 — 减小 偏高
定容时,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低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偏低
定容时俯视读刻度 — 减小 偏高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 — 增大 偏低
③仰视或俯视刻度线图解
.仰视刻度线(如图1):加水量偏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俯视刻度线(如图2):加水量偏少,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例2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A.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B.溶液未冷却即注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可长期存放溶液 D.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
[解析] 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稀释等操作,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或长期储存溶液,也不能加入过热或过冷的液体。
对点演练3 [2023·江苏连云港海州期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需要进行的
操作是( )
B
A.溶解
B.蒸发
C.转移
D.定容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计算 称量 溶解 冷却 移液
洗涤 定容 摇匀 装瓶,用不到的操作是蒸发。
对点演练4 [2023·江苏南京雨花台中学月考]实验室中需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液,在配制时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配制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B
A.用蒸馏水洗净容量瓶未干燥,直接配制新溶液
B.溶解后将溶液未冷却直接进行后续操作
C.溶解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未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定容时不小心将蒸馏水加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迅速吸出多余的水
[解析] A项,用蒸馏水洗净容量瓶未干燥,直接配制新溶液,对结果没有影响;B项,由于热胀冷缩,溶解后将溶液未冷却直接进行后续操作,导致定容时所加水的体积偏小,故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C项,溶解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未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D项,用胶头滴管迅速吸出多余的水,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共26张PPT)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3·江苏梁丰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关于 硝酸钾溶液配制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C
A. 溶于 水配制而成
B. 置于 容量瓶中溶解配成溶液
C. 溶液 稀释成
D. 溶于 水配制而成
[解析] 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 ,故浓度不是 ,A错误; 不能置于容
量瓶中溶解,B错误; 溶液 稀释成 ,浓度变为原来的 ,
即为 ,C正确; 溶于 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 ,D错误。
2.[2022·福建福州十五中月考] 溶液中含 个 ,则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B
A. B. C. D.
[解析] ,
,故 。
3.[2023·江苏宿迁实验学校月考]市售盐酸的浓度一般较大,使用前往往需要稀释。将
的盐酸稀释成 的盐酸,需取用 盐酸的体积
是( )
D
A. B. C. D.
[解析] 设取用 盐酸的体积为 ,由稀释定律可得:
,解得 。
4.[2023·福建泉州培元中学期中] 溶液和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
略不计)( )
C
A. B. C. D.
[解析] 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
,混合溶液的
体积 ,故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5.[2023·江苏徐州七中期中]某含 的溶液经分析,其中还含有 、 、 、
,已知其中 、 、 、 的浓度均为 ,则 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 )
C
A. B. C. D.
[解析] 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计算,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
电荷总数,则有 ,所以
,

6.[2023·江苏扬州中学月考]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该硫酸的浓度为
B.配制 的稀硫酸需该硫酸
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质量分数变为
D.取该硫酸 ,则浓度变为原来的
[解析] ,A错误;设配制
的稀硫酸需该硫酸的体积为 ,则
,解得 ,B正确;等体积
水的质量小于硫酸的质量,C错误;硫酸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取 该硫酸浓度不
变,D错误。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7.[2023·江苏阜宁中学月考] 密度为 的 溶液中含有 ,
取出 溶液稀释成 后,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A. B. C. D.
[解析] ,则 ;溶液的体
积 ,则溶液中 。取出
溶液稀释成 后,相当于稀释了16倍,故稀释后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8.[2023·山东聊城期中] 、 、 三种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中部分离子
的物质的量浓度如图甲所示。取 混合溶液加水稀释,测得 随溶液体积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
B.
C.溶液 中 物质的量浓度为
D. 与 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 由图乙可知,稀释过程中 不变,则有:
,解得 ,B正确;由图甲可知, 、 分别代表 、 中的一种,结合溶液呈电中性可知: ,结合图甲可得 、 ,所以 代表的离子为 , 表示的离子为 ,A正确; ,根据钾离子质量守恒可知, ,C错误; , ,同一溶液体积相同,则 与 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D正确。
9.[2023·江苏邗江中学月考] 溶解在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 表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所得溶液中含有 个 分子
C. 气体占有的体积为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析] 水溶解了溶质后体积不再是 ,故浓度不是 ,A错误; 溶于水
完全电离为 和 ,不存在 分子,B错误; 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未知,
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C错误;根据基本公式 变形
可得 ,D正确。
10.[2023·福建福州三中期中]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现在将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
,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 ,则 和 的数值关系是( )
A
A. B. C. D.无法确定
[解析] , ,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则
, 故 ,所以 。
11.[2023·江苏涟水中学月考]
(1)①在质量分数为 ,密度为 的 水溶液中, 与 数目
之比是_ ____,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解析] 、 和 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
,
,则溶液中 ;
②“质量摩尔浓度”是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该溶质的质量摩
尔浓度。则该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_____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解析] 用 和 来配制该营养液,需符合
,则 和 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若用该溶液与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大于
[解析] 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密度小于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则等体积
混合,所得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 , ,故混合液的
质量分数大于 。
(2)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 、 和 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 。
①配制该营养液后 ,溶液中 _ _____________。

[解析] 设溶液体积为 , ,则
,则
,
,故
;

②若采用 和 来配制该营养液,则 和 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4∶9
[解析] 该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2.[2023·江苏靖江高级中学月考]Ⅰ.如图是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
(1)该浓盐酸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
11.9
[解析] 该浓盐酸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
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16.8
[解析]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 ,该学生需要量取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得溶液的
浓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大于
[解析]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的体
积偏大, 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大于 。
Ⅱ. 实验室工作人员现用 晶体配制 的 溶液

(4)应称取 晶体的质量:_ ______。

[解析] 配制 溶液 ,选用 的容量瓶,应称取 晶
体的质量 。
(5)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
(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烧杯、玻璃棒
[解析] 用 晶体配制 的
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并冷却、移液、
洗涤、定容、摇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如图所示
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烧瓶、分液漏斗,配
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6)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 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③④
[解析] 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碳酸钠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
高;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质量偏小,所
配溶液浓度偏低;③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④称量
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质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⑤容量瓶
未经干燥使用,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③。(共27张PPT)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3·福建漳州华安一中月考]下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
(1)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2)
A
A.(1)(3)(2)(5)(4) B.(1)(2)(3)(4)(5)
C.(1)(5)(3)(2)(4) D.(1)(3)(5)(4)(2)
为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3)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模型,(4)为近代量子力学
原子模型,(5)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
2.[2023·上海川沙中学期中]原子的种类决定于( )
C
A.质子数 B.中子数和电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质量数
[解析]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C正确。
3.[2023·江苏泰州兴化期中] 常用作“示踪原子”。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质子数是8 B.电子数是10 C.中子数是18 D.质量数是26
[解析] 左下角的数字8代表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 ,左上角的数字18代表质量
数,则中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 ,A正确,B、C、D错误。
4.[2023·安徽皖南十校期末]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量数为293,
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
B
A.47 B.57 C.61 D.293
[解析] 超重元素中子数为175,质子数为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7。
5.[2023·福建泉州永春二中期中]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它的离子 核外共有 个
电子,则这种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B
A. B. C. D.
[解析] 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它的离子 核外共有 个电子,则 原子核外电子数
为 , 的质子数为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同位素是不同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 和 互称为同位素
C. 和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D.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解析] 同位素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A错误; 和
是单质,而同位素是原子的互称,B错误; 和 的质子数不等,C错误;原子是由质
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变成离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而质子不发生变化,故任
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D正确。
7.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
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下列关于原
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3种基本构成粒子且个数都是相等的
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3种基本构成粒子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粒子
[解析]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电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如 (质量数为1)
中就没有中子,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比较接近但并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原子种类
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A、B错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作用就是质子对电
子的吸引,C正确;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原子中的基本构成粒子有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
粒子,如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里面还有更小的粒子——夸克,D错误。
8.在 、 、 、 、 、 代表的几种核素中:
(1)_ ___和____互为同位素。


[解析]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所以 和 互为同位素。
(2)_ ____和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互为同位素。


[解析] 质量数相等但互为同位素的应该是质子数不同的原子,符合条件的是 和 。
(3)_ _____和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解析] 中子数相等的粒子应该是质量数减质子数相等,符合条件的是 和 。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重水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氘 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 B. 与 是不同的核素
C. 与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 与 互为同位素
[解析] 氘质子数为1,A正确;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
素, 与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B正确; 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 ,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正确;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而 与 为水分子,D错误。
10.[2023·河北邯郸期中] 和 是钍的两种同位素, 可以转化成 。
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 转换成 是化学变化 D. 和 的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 表示该原子的质量数是232,而不是该元素,A错误;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是 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与其在自然界里的丰度的乘积之和,B错误;
转换成 是原子核变,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和 核外电子排布相
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D正确。
11.[2023·江苏涟水中学月考]已知 元素的某种同位素,能形成化合物 ,其中A
的化合价为 。该化合物中一个 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 ,核内中子数为 ,则该同
位素原子符号是( )
D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化合物 中 的化合价为 ,其离子符号为 ,已知一个
的核外电子数是 , 的核外电子数为 ,则其核内质子数为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
12.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原子的质量数为 ,含 个中子,它与 原子组成 分子。
在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B.
C. D.
[解析] 的质子数为 , 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为 ,也就是
分子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的物质的量为 ,故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13.氯的原子序数为17, 是氯的一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 分子所含中子数为18
C. 气体的体积为 D.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解析]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A错误; 原子不含中子, 原子所含中子数是18,1
分子 含有的中子数是18,则 分子所含中子数为 ,B错误;研究
气体体积必须指明其所处的温度、压强,C错误;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则其摩尔质
量是 ,D正确。
14.[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中含有 个中子
B.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
C.一个 和 原子的质量分别为 和 ,则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核内中子数为 的 , 它的氯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解析] 个 中含有20个中子, 的物质的量为 ,则 中含
有 个中子,A不正确;标准状况下, 呈液态,无法计算 的物质
的量,B不正确;一个 和 原子的质量分别为 和 ,则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
概念,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不正确;核内中子数为 的 ,1个
含有的电子数为 , 它的氯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正确。
15.[2023·宁夏银川期中]某氧原子的质量为 , 原子的质量为 ,且 表示阿
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B. 该氧原子质量为
C. 该氧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D.该氧原子的中子数一定是8
[解析]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A错误;氧
原子的质量为 ,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 该氧原子质量为 ,B正确;
一个该氧原子的质量是 , 该氧原子个数为 ,1个氧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8个,则
该氧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C错误;氧原子有多种核素,中子数不一定是8,D错误。
16.用 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 _ _____。

[解析] 根据“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的关系, 。
(2)阳离子的中子数: 共有 个电子,则 _ _________。

[解析] 共有 个电子,中性原子 的电子数为 ,则 。
(3)阴离子的中子数: 共有 个电子,则 _ _________。

[解析] 共有 个电子,中性原子 的电子数为 ,则 。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 分子中, ____。
22
[解析] 分子或原子团中的 为 。
(5) 原子核内有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 ,则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_ ________ 。

[解析] 所含电子数为 ,则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7.[2023·江苏邗江中学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有三种核素: 、 、 ,氢元素有三种核素: 、D、 。由氢
和氧中的微粒能结合成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____种;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
分子种数为___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_ _____(填化学式)。
18
7

[解析] 由于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且这两个氢原子可以是不同种类
的,也可以是相同种类的,则氢原子的“搭配”有6种,故可形成水分子的种数为
种;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有7种,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为 。
(2)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 与 所含质子数之
比为_ _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



[解析] 的摩尔质量为 ;
,1个 分子含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1个 分子含
10个质子和12个中子,假设 与 各有 ,则 的 与 的
的质子数比为 ,中子数比为

(3)电解相同质量的 和 时产生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______,
质量之比为_ ____。


[解析] 假设 和 各有 , ,
,则, ,产生氢气:
,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种氢气在同温同压下
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第1课时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原子核的构成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素养 目标 1.以原子结构模型为例,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理解原子结构模型提出的证据,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
养。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演变过程 主要论点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 物质由原子构成,且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的
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______ __的原子学说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保
持本性不变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 ___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 模型 原子中存在电子,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之中,而电
子像葡萄干面包中的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原子的正电荷
之间,提出“______________”的原子结构模型
道尔顿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式
演变过程 主要论点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 ___的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
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周围做高速
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______ 的原子轨道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
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
20世纪初,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__________模型) 揭示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运动规律,必须用量子力
学模型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卢瑟福
玻尔
量子力学
续表
二、原子核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原子核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2.原子中的相关关系式
(1)质子数(_ 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整数,加起
来所得到的数值叫作质量数。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此原子的________。
质量数 ________(_ __) ________(___)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三、元素、核素、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
1.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大多数元素有多种核素。
3.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称为同位素。同一种元
素的不同核素原子其质量数______,核外电子层结构______,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
的化合物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只是某些物理性质__________。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不同
相同
几乎完全相同
存在差异
4.部分元素常见的核素——核素的种类远大于元素的种类
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____、____、____
碳元素的三种核素 ____、____、____
氧元素的三种核素
氯元素的两种核素
铀元素的三种核素
5.几种重要核素的应用
(1)在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中,_ ________可用于制造氢弹。
(2)在碳元素的三种核素中,用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是____;具有放射性,考古时
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的碳原子是_ ___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例1 [2023·江苏常州三中期中]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与科学实验紧密相关。下列对应关
系错误的是( )
A
A.道尔顿发现原子——“空心球”模型
B.汤姆生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模型
C.卢瑟福进行 粒子散射实验——“有核”模型
D.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解析] 道尔顿发现原子,提出了“实心球”模型,A错误。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南通期中]关于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
D
A.汤姆生模型—道尔顿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B.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卢瑟福模型
C.卢瑟福模型—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D.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解析] 道尔顿是首先提出原子学说的;后来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电子;再后来卢瑟福提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玻尔的研究涉及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轨道问题。
对点演练2 [2023·福建莆田一中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实验不断
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由汤姆生提出的
B.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但可能存在更小的微粒
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在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原子的
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解析]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
结构模型,A错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构成原子的
基本微粒有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目前有研究表明,科学家已经研究发现了
更小的微粒“夸克”,B正确;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二者由于电
性相反,可以相互吸引,因此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
外电子的吸引,C正确;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偏转的粒子撞击到了质量较大
的原子核,大部分的 粒子直接穿过了原子,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
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正确。
要点二 原子 的构成
1.
2.微粒符号及周围数字的含义
(1)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2 [2023·福建安溪一中期中] 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8,其阴离子可用 表示,且
其最外层已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A.所含质子数为 B.所含中子数为
C.所含电子数为 D.
[解析] 左下角的 表示所含质子数为 ,A正确;中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
,B正确; 所含电子数为质子数加所得电子,等于 ,C正确;
是电子数,无法确定 的值是否为8,D错误。
对点演练3 [2022·江苏扬州期末]钽元素拥有众多同位素,其中 为 。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含有108个中子 B. 核外有181个电子
C. 和 的质子数不同 D. 的质量数为73
[解析] 含有的中子数为 ,A正确;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则 核外有73个电子,B错误; 和 的质子数相同,均是73,C错误;
的质量数为181,D错误。
对点演练4 [2023·江苏吴江月考]已知原子 的原子核内有 个中子, 原子的质量数
为 ,则 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C
A. B.
C. D.
[解析] 原子的中子数为 ,质量数为 ,则其质子数为 ,则 的电子数
为 , 的物质的量为 ,则 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 。
要点三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比较与联系
概念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定义 具有相同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叫 作元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 子数的一种原子叫作核素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
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联系 实例
续表
例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 中含有14个中子 B. 、 、 是同一种核素
C. 与 互称同位素 D. 、 、 互称同位素
[解析] 中含有的中子数 ,A错误; 、 、 质子数相同,为
同种元素,质量数不同,为不同原子,是三种不同核素,B错误; 与 是化合
物,二者不是同位素关系,C错误; 、 、 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
素,D正确。
对点演练5 、 、 、 、 是( )
D
A.氧的五种核素 B.五种氧元素
C.氧的五种原子 D.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解析] 、 、 、 、 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原子(核素)、离子和
分子,是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对点演练6 现有下列基本粒子: 、 、 、 、 、 、 、 、
、 、 、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它们分属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种,属于铀元素的核素有
___种。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分别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
3

[解析] 题列12种粒子分属 、 、 、 、 、 、 种元素。 和 是同一
种核素的不同粒子, 、 、 属于氢元素的3种不同核素,且互为同位素。
、 、 属于铀元素的3种不同核素,也互为同位素。
(2)质量数相等的粒子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和 质量数相等,都为1; 和 质量数相等,都为40; 和
质量数相等,都为14。(共16张PPT)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3·江苏镇江一中月考]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应悬挂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C
A.&1& B.&2& C.&3& D.&4&
[解析] 图为易燃液体标志,与腐蚀性无关,A错误;图为易燃气体标志,与腐蚀性无关,B错误;图为腐蚀品标志,盛装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贴此标志,C正确;图为爆炸品标志,D错误。
2.[2023·河北邯郸期中]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 )
C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发皿 ④天平 ⑤烧杯 ⑥研钵
[解析] 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操作需要的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则题给仪器中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仪器为①③⑤。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3.[2023·四川成都八中月考]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看 听 闻 吹
B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用试管收集氢气,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B正确;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切不能将鼻子凑到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C错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D错误。
4.[2023·湖南衡阳月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吸取液体 加热液体 振荡液体 干燥氧气
D
[解析] 图中液体中有气泡,说明滴管伸入液体前没有排出胶头内的空气,A错误;图中加
热液体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 处,手握在试管夹的长柄上,拇指不能按在短柄
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B错误;图中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用手指堵住试管口上下
振荡,应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C错误;利用浓硫酸干燥氧气,长口进,短
口出,D正确。
5.[2023·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月考]如图是A、B、C三种不含结晶
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 时,A、C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A中含有少量杂质B,则可以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
进行分离
C.C中含有少量杂质B,则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D.将 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时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析] 时,A、C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解度都是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
是 ,A正确;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杂质B,可以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B正
确;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C中含有少量杂质
B,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C正确;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 时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时,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小,D错误。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6.[2023·江苏梁丰高级中学月考] 和 (催化剂)的混合物加热分解,现要对
反应完全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为此有下列方法可供选择: 干燥; 过滤;
溶解; 水洗; 盐酸洗涤; 高温灼烧; 蒸发结晶。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
D
A. B. C. D.
[解析] 混合加热发生反应: ,剩余 、 固体, 易
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故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过程为:先溶解,经过过滤后
被分离,水洗 ,干燥得到 ,滤液中含 ,经过蒸发结晶得到固体。
7.[2023·山西三晋名校联盟月考]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
顷刻结盐,色成至白”描述了井盐的生产过程,若在实验室实现“色成至白”的目的,没
有用到的仪器是( )
C
A.蒸发皿 B.玻璃棒 C.泥三角 D.三脚架
[解析] 从“水”中析出 的基本方法是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玻璃棒、三脚架,
不需要泥三角。
8.除去下列物质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D C 在空气中灼烧
A
[解析] 过量铁粉能与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
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A项正确;氯化钾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
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B项错误; 和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C项错误;
C和 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D项错误。
9.[2023·江苏南京二十九中月考]实验室制取 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的是( )
B
[解析] 碳酸钙是块状固体,不会透过多孔隔板,打开弹簧夹时,试管中的盐酸液面上升,与
碳酸钙接触反应生成 ,关闭弹簧夹时,由于装置中的压强增大,使试管中的盐酸液面
下降,与碳酸钙脱离接触,所以A能达到实验目的; 和 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又不与 发生反应,C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D能达到实验目的。
10.[2022·四川内江期中]下列各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C
A.&5& B.&6& C.&7& D.&8&
[解析] A项,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项,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项,向右拉活塞,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长颈漏斗下端液柱应该下降,但长颈漏斗下端液柱未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D项,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1.[2022·江苏阜宁中学月考]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实验室用 和 制备氧气,充分反应结束后,要对产物进行分离。
①反应结束后的产物为 和 ,将两者加入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后,______
(填操作名称)分离,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
玻璃棒、烧杯、漏斗
[解析]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两者可使用溶解、过滤的操作方法分离;过滤操
作所需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分离后对滤渣要进行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入试管中,向其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滤渣已洗涤干净
[解析] 滤渣为 ,检验其洗涤干净,即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再含有原溶液中
的成分,所以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含有 。
(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现有一定量的
固体,里面含有少量的 ,提纯 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过滤,用冷水洗涤,低温干燥。
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浓溶液
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
[解析] 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增幅明显,在高温区配制
成浓度较高的溶液,再通过降温,使 大量析出,而 溶
解度变化较小,且 在混合物中总量也少,所以降温过程中
基本不析出,从而实现提纯。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2.[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以工业碳酸钙(主要含 ,少量 、 、 等
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 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溶解”时将 粉碎并不断搅拌,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渣,其主要成分是 、
C.“酸化”时加盐酸可以除去溶液中少量 和防止吸收空气中
D.制得 样品中
[解析] “溶解”时将 粉碎并不断搅拌,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溶解后加
, 会与 、 反应生成 、 沉淀,故“过滤”后
所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B错误;“酸化”时加盐酸可以除去溶液
中少量 和防止吸收空气中 ,C正确;制得的 样品中混有少量
的氯化钠,导致 ,D正确。(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1课时 实验安全 过滤、结晶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素养目标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
1.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识
标志
意义 ________ 易燃气体 氧化性物质 ________ ________
爆炸品
有毒品
腐蚀品
2.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原则
粉状不沾壁,块状防掉底;液体防污染,标签防______。
(2)取用药品三忌
不能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3)药品用量
若无说明,液体取______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取出的药品,一般不能_________,
以防污染原试剂,也不要随意丢弃,应放在指定容器内。
腐蚀
用手

放回原瓶
(4)取用药品所用仪器
药品状态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粉末 块状 定量 少量 多量 定量
使用仪器 药匙或纸槽 ______ 托盘天平 胶头滴管 用试剂瓶倾 倒 量筒
镊子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
(1)将______与______分离的一种方法。
(2)主要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
液体
漏斗
烧杯
玻璃棒
(3)装置与操作注意事项
2.结晶
(1)实验原理:利用物质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使溶液中某种溶质以晶体的形
式从溶液中析出。
(2)分类:①蒸发结晶:对于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的溶质,通过加热方法使溶剂
不断蒸发而析出晶体。
②冷却结晶:要使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的溶质析出,可以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得
到晶体或分离提纯该物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配制________溶液,再__________,使
晶体析出(冷却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随温度变化不大
随温度变化较大
热饱和
降温冷却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实验操作规范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①块状:“一平、二放、三慢竖”。②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药品:“瓶塞倒着放,标签对手心,用完原处放”。
2.仪器的使用
(1)胶头滴管:不平放、不倒置、不接触(器壁)、不伸入(仪器)。
(2)酒精灯:“两查”(检查灯芯是否浸入酒精中,检查酒精灯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积的三分之一)、“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火焰)。
3.加热的注意事项
(1)固体加热:可选用试管或坩埚;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液体加热:可选用试管、烧杯、圆底烧瓶、蒸发皿等,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
积的 ,且在圆底烧瓶中加热一般要放入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给圆底烧瓶、烧杯
等加热时,还需垫上石棉网。
4.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微热法(手捂法):将导管口浸入水中,双手捂住(或微热)烧瓶(或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放开手(或停止微热)后,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微热法
(2)液差法:将导管上的弹簧夹(活塞)关闭,向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于试管内的液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液差法
例1 [2023·江苏扬州邗江中学月考]规范操作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
B
A.过滤
B.搅拌溶液
C.点燃酒精灯
D.取蒸发皿
[解析] 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颈的下端管角应紧靠烧杯内壁,A错误;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C错误;取蒸发皿要用坩埚钳,而不能用手直接拿,D错误。
对点演练1 [2023·河北石家庄月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称量质量 稀释浓硫酸 蒸发食盐水
D
[解析] 长颈漏斗在使用时,需要液封,否则会漏气,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错误;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应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B错误;水倒入浓硫酸中,会造成液滴飞溅,C错误;蒸发食盐水时,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D正确。
对点演练2 [2023·安徽六安月考]通常情况,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A.&1& B.&2& C.&3& D.&4&
[解析] 胶头滴管应悬垂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A错误;用纸槽将固体粉末小心送至试管底部,B正确;倾倒液体时,玻璃塞倒放在桌子上,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瓶上标签朝向手心处,C正确;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相切,D正确。
要点二 实验安全与事故预防
六防 举例
①防爆炸
②防暴沸 稀释浓硫酸或将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
水或酒精中;加热大量液体混合物时通常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③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④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 进行尾气处理
⑤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用 水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要
注意操 作顺序或加装防倒吸装置
⑥防堵塞 保证导管畅通,防止因导管堵塞而发生事故
例2 [2023·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月考]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B.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浓碱溶液冲洗
D. 气体有毒,处理 尾气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
[解析] 不纯的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
后点燃,A正确;用湿抹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既能使酒精与氧气隔绝,又能起到
降温的作用,B正确;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
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C错误;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尾气 ,使
转化为无毒的 ,D正确。
对点演练3 [2023·江苏苏州常熟中学月考]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下
列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
C
A.加入石灰石
B.制取装置
C.收集装置
D.处理废弃药品
[解析] 如果向试管中垂直放入石灰石,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应先将试管平放,用镊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A错误;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生成的气体由长颈漏斗逸出,B错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图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C正确;实验后的废液要倒入废液缸内,不能倒入水池,以免造成水污染,D错误。
对点演练4 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D
A.将煤气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抢救
B.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解析] 天然气泄漏,若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易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爆炸,应首先关好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要点三 过滤与结晶操作
1.过滤
(1)过滤操作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2)洗涤沉淀物的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物(注意不能用玻璃棒搅
拌),静置,待水滤去后,重复操作 次。
(3)若过滤得到的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为减少物质的溶解,通常用酒精或冰水等洗涤。
2.蒸发结晶
(1)蒸发皿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
(2)加热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取用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
(5)实验结束后,取下热的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3.冷却结晶
(1)对于固体混合物,先用热水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对于稀溶液,应蒸发浓缩至出现较多晶膜时,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例3 下列关于过滤和蒸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过滤常用来分离液体与固体混合物
B.若使溶液中的溶质析出只能选用加热蒸发的方法
C.过滤和蒸发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相同
D.过滤后固体用洗涤剂洗涤一次即可
[解析] 过滤常用来分离液体与固体混合物,A正确;若使溶液中的溶质析出可以选用
冷却结晶等方法,B错误;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错误;洗涤时应重复操作 次,D错误。
对点演练5 [2023·福建福州三中期中]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
合物分离的是( )
C
A.硝酸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 “加水溶解、过滤”可以得到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对滤液“蒸发”又可以得到另一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硝酸钠、氢氧化钠都溶解于水中,A错误;氧化铜、二氧化锰都不溶解于水中,B错误;氯化钾、二氧化锰中氯化钾溶解在水中,而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中,将氯化钾溶液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钾,C正确;硫酸铜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中,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导致全部变质,D错误。
对点演练6 [2023·上海师大附中期中]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
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解析] 中混有 ,欲提纯 ,应将它们都溶于热水中,再冷却结晶。因
为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幅度很大,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基本无明显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
高温度下的 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 结晶析出,
过滤、洗涤、干燥即得 晶体。
要点四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原则
(1)不增:操作中不引入新的杂质,由于所加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必须除去。
(2)不减:尽量不减少被分离或被提纯的物质,被分离或被提纯的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后,应将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易分:被分离或被提纯的物质应易与其他物质或杂质分离。
(4)复原:操作要简单易行,所选试剂容易获得、价格低廉,并且被分离的每种纯净物都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5)除杂试剂要选择合适的加入顺序。
2.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可以归纳为“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
(1)“杂转纯”: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
(2)“杂变沉”: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最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
(3)“化为气”: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如食盐水中混有 ,
则可加盐酸使 转变为 逸出。
例4 [2023·辽宁建平实验中学期中]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
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试剂 分离方法
A 锌粉 过滤
B 点燃
C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足量稀硫酸 蒸发结晶
C
[解析] 与 、 均能反应,且引入新杂质离子 ,A错误;向
、 混合气中通入 不易点燃,且通入 的量无法确定,B错误; 难溶
于水, 能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可除去 ,C正确;除去
中的 ,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D错误。
对点演练7 [2022·江苏吴县中学月考]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需的药品,其中
错误的是( )
C
A. 中有杂质 (盐酸)
B. 中有杂质 (铁粉)
C. 中有少量 气体( 溶液)
D. 中有少量 (灼热的氧化铜)
[解析] A项, 和盐酸反应生成 、 和 ,正确;B项, 和
反应生成 和 ,过滤分离出 和 ,正确;C项, 和 都能
和 反应,错误;D项, 和 反应生成 和 ,正确。
对点演练8 下表所示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② 加入过量锌粉,并过滤

④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对应正确的有( )
C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加入 溶液会引入杂质 ,①不正确;加入 置换出 ,通过过滤可
除去 及过量的 ,②正确;利用 溶液吸收 气体,再利用浓硫酸干燥氢
气,③正确;碳酸钙不溶于水,将 溶解后过滤,再蒸发滤液即可得到
晶体,④正确。(共23张PPT)
创新突破练
突破一 物质的检验与除杂
1.下列各组物质: 和 ; 和 ; 和 ;
和 。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相互分离的是( )
C
A.只有①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解析] 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两种物质应该是其中一
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中两种物质都易溶于
水;④中两种物质都难溶于水,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易溶, 难溶;
难溶, 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
2.现有 ; ; ; ; 五种溶液。不用其他
试剂,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D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②①
[解析] 根据颜色可判断出 溶液,然后取其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 溶液,有蓝
色沉淀生成的为 溶液;再取剩余溶液少量,分别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
为 溶液;再取剩余溶液少量,再分别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溶液,剩余的一种是 溶液。
突破二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
D
A.重水的分子式: B.质量数为32的 原子: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和 互为同位素
[解析] 重水中氧原子为 ,氢原子为重氢 ,重水的分子式为 ,A正确;质量数
为32的 原子可表示为 ,B正确;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C正确;同位素是质
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 和 均为化合物,二者
不互为同位素,D错误。
4.[2023·河北保定月考]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 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 ,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
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B
A. 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 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 原子的质量数为115 D. 是 元素的一种核素
[解析] 核内质子数为49,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49,A正确;
中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 ,B错误;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
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C正确; 是 元素的一种核素,D正确。
突破三 化学反应的计算
5.[2023·山东青岛五十八中期中]现有某过氧化钙 样品,带有结晶水,含有
杂质。
(1)称取 过氧化钙样品,灼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得到的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则该样品中 的物质的量为_ ________。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则该样品中 。
(2)另取同一样品 ,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 溶液,将
溶液中的 全部转化为 沉淀,得到干燥的 。
①样品中 的质量为_ ______。

[解析] , 可生成 ,则
样品中 ,

②样品中 中的 为____。
0.5
[解析] 样品中 ,
,则 ,

6.[2023·福建三明永安九中期中]对于反应: ,现有
放入 的 溶液中,此反应中____(填“ ”或“ ”)过量,该反
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 ______。


[解析] , ,由方
程式可知,反应中锌过量,盐酸不足量,则

高考真题练
考向一 物质的分离、提纯
7.[2022·海南]《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
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C
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
[解析] “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粉碎、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
8.[2022·全国乙卷]滤液用蒸汽浴加热浓缩,经一系列操作后,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铜
(Ⅱ)酸钾晶体。其中“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解析] 从溶液获得晶体的一般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因此将滤液用蒸汽浴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
9.[2020·江苏]实验室以 为原料,制备 并获得 晶体。下列图示装
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
A.制备
B.收集
C.滤去
D.制得
[解析] 与 反应可生成 ,A正确; 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从长管进气收集
,B正确; 为难溶物,通过过滤法除去,C正确; 在蒸发时易失去结
晶水,D错误。
10.[2022·海南]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过滤
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D.溶液的转移
B
[解析] 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操作不规范; 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B操作规范;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C操作不规范;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D操作不规范。
考向二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溶液的配制
11.[2022·广东]下列关于 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
C
A.&3& B.&4& C.&5& D.&6&
[解析] 容量瓶使用过程中,不能用手等触碰瓶口,以免污染试剂,A错误;定容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最低处和刻度线“三线相切”,不能仰视或俯视,B错误;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位于刻度线以下,同时玻璃棒不能接触容量瓶口,C正确;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将容量瓶来回颠倒,将溶液摇匀,颠倒过程中,左手食指抵住瓶塞,防止瓶塞脱落,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防止容量瓶从左手掉落,D错误。
12.[2022·全国乙卷改编]由 配制 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解析] 由 固体配制硫酸铜溶液,需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
固体,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溶解 ,因此用
不到的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球形冷凝管。
13.[2022·海南]现有浓 质量分数为 ,密度为 。若实验需
的 溶液,则需浓 _ ____ (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根据公式 可得,浓 的浓度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故
有 , 。
考向三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4.[2021·北京]下列有关放射性核素氚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B
A.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 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
C. 与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D. 具有放射性
[解析]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 核外电子数为1,A正确;质量数是3,质子数是1,所
以中子数为 ,B错误; 与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但
二者同属于氢气,化学性质基本相同,C正确; 是放射性核素,所以 也具有放射性,
D正确。
15.[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2022·浙江6月选考] 的结构示意图:
B.[2022·北京] (锶)的 、 稳定同位素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49和48
C.[2020·江苏]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D. 全国Ⅲ卷] 重水与 水中,中子数比为
[解析] 硫的原子序数为16,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的结构
示意图为 ,A错误; 的中子数为 , 的中子数为
,B正确;中子数为9的 原子,质量数为16,表示为 ,C错误;重水为 ,
重水中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水中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D错
误。
考向四 物质含量的测定
16.[2022·湖南]产品中 的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 ,用 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
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热的 溶液;
③沉淀完全后, 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
为 。
(1)在沉淀过程中,某同学在加入一定量热的 溶液后,认为沉淀已经完全,判
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解析]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2)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 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使钡离子沉淀完全
[解析] 为了使钡离子沉淀完全,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
(3)在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填名称)。
锥形瓶
[解析] 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用不到锥形瓶。
(4)产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_ 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由题意可知, ,依据钡原子守恒,产品
中 的物质的量为 ,其质量为
,故 的质量分数为
。(共11张PPT)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专题2 整合
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2
高考聚焦·素养探究
0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1.&1&
2.&2&
3.&3&
02
高考聚焦·素养探究
考情揭秘 素养探究
基本考查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物质的检验;物 质的量浓度;化学反应的计算;原子 结构 通过合理的分离与提纯方法的
组合设计物质提纯的实验方
案,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和创
新意识;运用物质的量在化学
反应中进行计算,发展宏观辨
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
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热点及难点 常结合常见物质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 计算与溶液的配制,结合生产生活考 查原子结构 题型及难度 选择题,较容易;填空题,难度一般 高考中地位 常结合其他专题进行考查,考频较高 例1 [2022·北京]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由海水制 取蒸馏水 萃取碘水 中的碘 分离粗盐中 的不溶物
A B C D
D
[解析] 实验室由海水制取蒸馏水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蒸馏时用到蒸馏烧瓶、酒精灯、
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A正确;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四氯化碳中的
溶解度很大,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存在于下层,
B正确;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将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用过
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C正确;加热固体要用坩埚,蒸发皿是用于蒸发浓
缩溶液的,且直接加热 生成 和 ,而 受热易分
解, 易挥发,所以得不到无水 固体,D错误。
例2 [2021·天津]核聚变发电有望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氘 是核
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 的中子数为2 B. 的核电荷数为1
C. 是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 D. 是氢元素的一种单质
[解析] 的中子数为 ,A项错误; 的质子数为1,则核电荷数为1,B项
正确;自然界中最轻的原子是 ,不是 ,C项错误; 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