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稿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稿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0 18: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说课稿
说课程标准
课标内容: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从本条课标的前置限定来看,本条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可以是某张确定的示意图,也可以是学生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表达对地球圈层结构的理解。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运用示意图进行说明,更加强调学生的读图析图、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且能够运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说出各圈层的名称,比较各圈层间的特点。
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继前面三节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历史后,继续学习地球自身的特点,为后面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变化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主要包括内部圈层的划分及边界、地壳的厚薄和分布、地幔的组成和地核的组成及状态;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主要包括各圈层的组成和空间分布及相互间的联系。
教材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由五段正文和两幅图像组成,介绍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通过研究地震的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它特征。而纵波、横波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很少接触,因此教材首先利用第一段正文给出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示意图(图 1.34)和一个思考题为依托,利用第二段正文介绍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而形成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以及由这两个面划分出的三个圈层。接着通过三段正文,分别介绍了地壳、地幔与地核的组成物质、深度、厚度等特点,让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教材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介绍的三个外部圈层再加上岩石圈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作为必修教材的第一章,学生对具体圈层以及圈层之间的关系没有太多背景知识,更多局限于初中阶段的认知。教材接下来的章节都围绕这些圈层展开,所以此处对各圈层自身的特点不宜涉及太多,只对这些圈层作概括介绍。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此,教材分圈层介绍时,着墨最多的是各圈层对自然环境形成的作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课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对本教材的其它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本内容包含的地球知识,会在以后地理学习中经常运用。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知识结构图:
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地球的圈层”有了初步的认识,初中的数学基础也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与分析能力,再加上一定的生活体验,这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做了铺垫。高一学生仍未完全脱离好动爱玩的特性,思维活跃,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为顺利开展教具演示和小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本节内容属于理解层次的,比较抽象,学生虽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由于高一学生仍然无法自主地实现地理规律和个人经验的结合,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读图和析图的能力相对较差,对概念、特点的理解归纳能力较弱,因此学生要学好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可类比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事物或者采用一些教具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利用示意图和比较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给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说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规律,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知道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能区分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知道软流层的位置,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说明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和空间观,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区域认知:利用示意图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说明地球结构特点,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能动手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提高读图、析图、绘图的能力。能运用列表比较法学习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知道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增强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对自然环境形成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关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人地协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重点确立依据: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教学重点。它们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对认识以后各章涉及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具有统摄作用。
教学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确立依据:地震波涉及到了物理知识,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而且本节涉及了较多的地球圈层,在层之间形成的跨层结构容易和其他圈层相混淆。
说教法学法
教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设问法:导入新课,以设问的形式直奔本课的重点内容,然后逐一展开。
情境教学:本节内容有一部分的知识很抽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式教学,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示意图法:由于地球的圈层结构较为抽象,运用示意图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内容,同时也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互动教学法:在落实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讨论分析,既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教师教法,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读图分析法:充分利用教材和课件中的图片,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读图识图,在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且与文字充分结合,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图例,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熟悉掌握其特征;增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图例,旨在使学生掌握不同情况下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区间;通过图表和图例的多次比较和联系,加深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认识和对特点的记忆。
自主学习法:本节内容后面部分相对较简单,学生可比较前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方法自主学习,提高自身分析综合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对问题的探究学习,老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分组,在教师引导下,分别就各个组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交流和沟通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本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并得出结论。
说教学过程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前几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以外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把目光转回地球。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内部结构,并且地球体积庞大,无法像鸡蛋一样,直接打开观察内部结构。但是人类对进入地心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封神榜里的土行孙,到1864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都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1页,思考地球的圈层结构会是什么样子呢?(PPT展示课题) 展示电影《地心游记》插图 紧跟老师思路,融入课堂情景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和文学作品入手,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新课讲授 地球的 内部圈层结构 思考: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者方式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呢? 提供以下材料:(展示课件) 1.最深的钻井深度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2.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km。 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物质到地球表层; 显示地球半径数据:6371.007千米 总结归纳:我们所能直接探测到的只是地球的表层,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PPT展示图片)那么这些方法所能研究到的仅仅为蛋壳部分,无法将地球最深处地心的信息传递出来,因此,人们采取了种间接地方法——利用地震波。 阅读材料中的数据,回答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火山喷发、温泉、钻井、遥感、地震波等等) 通过显示地球巨大的半径,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地球内部信息,引导学生回答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 要求学生用两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明确以下几个概念:地震波、横波、纵波、不连续面。 PPT分别展示图片和横波纵波传播方式动画模型,讲解地震波的概念和地震波的类型。 PPT展示表格,以提问的方式完成表格 评价学生填表结果,再次总结归纳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回答: 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当某地地下发生地震时,地面上的人,天空的飞鸟,水里的游鱼分别感受到什么样的震动特点? 归纳讲解: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将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不同深度的波速不一致,这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 学生回忆物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结合课本总结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特点,完成表格内容,并根据老师的引导思考并回答问题1、2
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课本,熟悉纵波和横波的性质。 以提问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地震与地震波的同时,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
合作探究 PPT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图1.25,设置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多少千米的深度出现明显的变化? 2.波速明显变化的面,被称为什么面?它们因何得名? 3.根据两个最主要的不连续面划分,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几个圈层? 评价小组合作成果,再次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 教师据图讲解归纳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位置、物质组成和特征,进一步巩固知识。 小组合作绘图讨论,上台展示绘图结果,并进行组间互评 结论:两个不连续命名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根据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的不连续面,科学家们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之所以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难点:震波波速与深度变化关系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分析圈层结构的性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绘图、析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
过渡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知识点,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地球的外部结构,那么地球的外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主要分为哪几个圈层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 阅读课本23页,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完成下列问题(活动) 1. 找出照片中主要地理事物。 2. 将找出的事物按照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进行分类。 3.思考三大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是怎样的? 【小结讲解】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使地表温度变化和缓,提供生物生存的氧气,形成天气变化。 2.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在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中作用显著。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 提问:划分外部圈层,了解了各圈层自身的特点,那么各圈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小结讲解】参照图1.35板图,据图讲解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样,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结合环境污染的案例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 通过生活经验以及外部圈层示意图完成题目,思考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和联系。 结合图片汇总比较三大圈层的空间分布,能更好的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空间位置特点,同时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知道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与老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能让学生对地球的全部圈层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
课后作业 根据本节所学,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P25-P26问题研究 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3.完成对应的课后练习册 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说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内部圈层
1.划分的依据:地震波
2.划分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3.划分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二、外部圈层
1、大气圈、2、水圈、生物圈
设计依据: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在课堂的高潮部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最好一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激情。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课后可以设置思维拓展问题,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