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18:33:42

文档简介

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潼南)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资格 万象更新 通霄达旦 B.峻工 见微知著 不可思议
C.染缸 焉知非福 翻箱倒柜 D.形罚 烈火焚烧 千锤万凿
【答案】C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A:有误,”通霄达旦“应改为”通宵达旦";
B:有误,“峻工”应改为“竣工”;
C:正确;
D:有误,“形罚”应改为“刑罚”。
故答案为: 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词语的书写。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看看是否写成了同音字或形近字,平时注意多识记。
2.(2023·潼南)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善”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多谋善断
C.善哉乎鼓琴 D.心怀不善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字意思是擅长。
A.不同。“性本善”的“善”是善良的意思。
B.相同。“多谋善断”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
C.不同。“善哉乎鼓琴”中的“善”是好的意思。
D.不同。“心怀不善”的“善”是善良的意思。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3.(2023·潼南)下列对《两小儿辩日》所表达的道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非常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的知识。
B.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有独特的发现。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要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答案】D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两小儿辩日》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由此可知,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4.(2023·潼南)下列关于习俗寓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好运和幸福
D.过生日时吃面条:寓意消灾辟邪
【答案】D
【知识点】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误。过生日时吃面条:寓意长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节日风俗。认真分析题目,结合课内外的学习与积累选择。完成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的节日习俗的寓意。
5.(2023·潼南)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案】D
【知识点】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诗句表达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东西南北风诗句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东西南北风诗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此句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诗歌的情感是指诗歌的感情基调即写作诗歌的感情推动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诗歌创作,奠定了全篇基调。
6.(2023·潼南)下列是《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的情节,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发现野人
②流落荒岛
③回到英国
④海上冒险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根据小说的内容,应该是鲁滨逊喜欢海上冒险,流落荒岛,发现野人“星期五”,最后重返故乡。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7.(2023·潼南)“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这句话插入下列语段中合适的位置是(  )
①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②比如,报纸广告信息承载量小。③读者只需“一拍一扫”,就可以直接进入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④你甚至还可以去下载二维码制作软件,把自己想要存储的信息放进这小小的黑白方块,制作属于自己的二维码。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④句之间 D.④之后
【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语段按总分的顺序来排列:先讲了“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接下来举例子,报纸广告承载信息少;第③句讲“一拍一扫”,中间少了链接,把“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插入第③句前。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8.(2023六下·清远月考)下列对课文开头或结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做到了首尾呼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B.《藏戏》的开头以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强调了藏戏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匆匆》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疑惑,以及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D.《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结束自然结尾,在对景物的描述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B、C正确;
D 《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学习课文,一定要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9.(2023·潼南)近日,实验小学开展了“筑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结合语境
(1)下文是思思同学撰写的征文部分内容,请根据音节补充词语。
维护国家ān dìng   是军人的梦想;fáng yù   病毒qīn xí   是医生的梦想;守护青少年成长是教师的梦想...他们追梦的步伐从未jiān duàn   。面对困境,中国人民不再jīng huāng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也将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所jiàn shù   ,xīn píng qì hé   地面对未知的挑战,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2)思思演讲时不确定“挑战”的“挑”该怎么读,请你告诉她应该与下面(  )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
A.窈窕 B.远眺 C.迢迢 D.挑选
(3)思思在征文中引用名言表达积极进取,下面哪一项最恰当(  )?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案】(1)安定;防御;侵袭;间断;惊慌;建树;心平气和
(2)A
(3)C
【知识点】格言、名言;字音;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要正确拼读 ,规范书写,不要把“防御”的“御”中间部分写错,不要把“惊慌”写成“惊惶”。
(2)考查了同音字。“挑”为多音字。读“tiāo”时,意为选择。读“tiǎo”时,意为挑动;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故“挑选”的“挑”读作“tiāo”。“挑战”的“挑”读作“tiǎo”。“窈窕”的“窕”读作“tiǎo”。“远眺”的“眺”读作“tiào”。“迢迢”的“迢”读作“tiáo”。故选A。
(3)考查了名言警句。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解释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很困难.B.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喻有心去做的事偏不成功,无意做的却成功了.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整日游手好闲不奋发图强,等你年纪大一点了再来后悔悲伤就没有办法了.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结合征文中引用名言表达积极进取。故选C。
故答案为:(1)安定 防御 侵袭 间断 惊慌 建树 心平气和;(2)A;(3)C。
【点评】本题考查写同音字、看拼音写汉字、名言警句。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完成时要根据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10.(2023·潼南)结合语境,合理表达。
(1)汉语真奇妙,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比如,要表达辩手们的口才都很好,可以这样写:辩论赛上,小芳口若悬河   ,彤彤   ,真是难分高下。
(2)同样的情境,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感受。根据不同的心情状态,真实表达自己在“雨中行走”这一情境中的不同感受。
好心情时的雨中景:   
坏心情时的雨中景:   
【答案】(1)出口成章;言辞凿凿
(2)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知识点】词汇运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辩论会上,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能突出选手“口才都很好”的词语,如“出口成章、言辞凿凿”,这几个词都是表达选手“口才都很好”的意思。
(2)考查情景写话。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在雨中行走,心情好时的感受: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心情不好时的感受: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故答案为:(1)出口成章 言辞凿凿;(2)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补充、情景写话。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11.(2023·潼南)阅读经典,润泽心灵。
诗词如歌。“谁道人生无再少?   !   。”是苏轼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   ,   。”是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表达的乡愁之歌;“   ,   。”是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赞美的春日之歌。
【答案】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由上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可知下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由提示的内容“苏轼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可知对应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由提示是内容“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赞美的春日之歌”可知对应的诗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故答案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首先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古诗句的意思学会恰当运用。平时注意多诵读多积累。
12.(2023·潼南)整本书阅读与交流。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位好朋友,把读过的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我推荐的好书是:《   》(填书名),我最喜欢书中的   (填人名),他或她是一个   的人。我打算从下列   角度简单推荐这本书。(选序号)
A.内容 B.语言 C.情节 D.人物个性 E.阅读感受
推荐理由是:   
【答案】童年;阿廖沙;勇敢;A;《童年》是一本自传小说、悲惨却又偶尔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反而激发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动力,值得大家阅读。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介绍好书的内容,注意要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童年》是一本自传小说,描绘了高尔基苦难、悲惨却又偶尔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使高尔基堕落,反而激发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动力。书中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值得大家阅读。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新人。
故答案为:童年 阿廖沙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A 《童年》是一本自传小说、悲惨却又偶尔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反而激发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动力,值得大家阅读。
【点评】本题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根据平时积累,然后组织语言。
二、阅读理解
13.(2023·潼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选文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从1970年中国开始研发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华民族闯过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完成了质的飞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星座“北斗”来命名,正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灯,只要在天空中看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永远处于正北方向上的北极星。因此“北斗”寓意着光明和方向。
[选文二]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鲲鹏、蛟龙意为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蛟龙。鲲和龙分别是海与天的翱翔者,是古人对大自然的幻想。从这两种动物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鲲龙”,寓意着“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鲲龙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装载量大、搜索范围广等优点。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最太平飞速度为460公里/小时,主要用于海滩救护、森林灭火、海洋巡查等。
[选文三]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
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正在遨游。这颗卫星正是“悟空”号。“悟空”,既点明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具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同时寓意着领悟、探索太空。“悟空”号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它的观测能段是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
(1)“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的名字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根据选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大国重器制作一张名片。
名字:   
来源:   
寓意:   
(2)读了三篇选文,针对相关内容提出一个问题:   
(3)[选文三]中加点词“迄今为止”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4)[选文二]和[选文三]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   。
(5)我国近几年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请你列举两项科技新成就。
【答案】(1)鲲龙;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鲲鹏展翅
(2)“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个各有什么作用?
(3)“迄今为止”不可以删掉。因为“迄今为止”指的是到目前为止。用上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就达不到这个效果。
(4)列数字;作比较
(5)①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②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考查开放探究。通读三篇语段可知,“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的名字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根据选文内容,我选择其中的一个大国重器“鲲龙”制作一张名片如下:
名字:鲲龙
来源: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寓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2)考查根据语段内容提出一个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我国在研发卫星领域发展飞速,根据三篇语段中的内容,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个各有什么作用?
(3)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迄今为止”不可以删掉。因为“迄今为止”指的是到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用上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如果删掉,就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不能删去。
(4)考查说明方法。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最太平飞速度为460公里/小时,主要用于海滩救护、森林灭火、海洋巡查等”“它的观测能段是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列数字、作比较。
(5)考查开放探究。通读选段可知,我国在研发卫星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我国在科技上取得的新成就有:1.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2.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故答案为:
(1)鲲龙;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2)“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个各有什么作用?
(3)“迄今为止”不可以删掉。因为“迄今为止”指的是到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用上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如果删掉,就达不到这个效果。
(4)列数字 作比较;
(5)①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②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点评】本题是非连续性文本。包括三段选文,[选文一]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选文二]介绍了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选文三]介绍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4.(2023·潼南)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步有多远
人的一步很有限,上前一步,不上前或退后一步,粗看并无多大差别。可生活就是这么有趣,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
垃圾箱附近遍地是垃圾,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正表明,有为数不少的人,缺少了上前一步的素质?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外,虽然也有了讲卫生的意识,可惜只因少上前一步,便前功尽弃了。
公共汽车前还有另外一种上前一步的现象:本来,排队候车,长龙静卧,但车一到,总有人抢前一步。只因为这一步上前,便惊扰了“卧龙”。破坏了秩序。争先恐后的拥挤,导致了汽车门口的“喉梗阻”。而挤到车上的人,却又往往懒得更上前一步,以至于公共汽车每每出现门边挤,密不容针;里面空,疏可走马。
战场中,有跃上一步,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后退一步,心惊胆裂的孬种。大街上,面对偷盗、抢劫、行凶的歹徒,有人上去一步,堵住了罪犯;有人后退一步,放走了罪犯。
一步虽小,却往往见出风格、精神、品貌。关键时刻小小一步,更是意义重大。珍重脚下,走好“这一步”马虎不得哩!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大相径庭:   
司空见惯:   
(2)根据短文内容,按照相关提示,填写表格并完成练习。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垃圾箱附近            
作者详写的是场景   和场景   ,略写的是场景   和场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卧龙”指的是   ;“喉梗阻”指的是   。这句话用   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人们   的行为。
(4)联系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写一写“要走好这一步”应该怎么做?
【答案】(1)本义是比喻相差很远。文中指有时候人们上前一步和不上前一步的区别很大。;指某事常见。
(2)公共汽车前;战场中;大街上;一;二;三;四;使文章点面结合,主次分明,详的完整,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恰到好处
(3)候车时排的长队;汽车门口的拥挤;引用;不遵守交通规则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重脚下,走好文明每一步,多为别人着想,让社会更加和谐。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大相径庭:本义是比喻相差很远。文中指有时候人们上前一步和不上前一步的区别很大。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本文共写了四个场景,第二自然段写了垃圾箱附近,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公共汽车前,第四自然段写了战场中和大街上的两个场景。作者详写的是场景垃圾箱附近和公共汽车前,略写的是场景战场中和大街上,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文中画“——”句子中“卧龙”指的是“候车时排的长队”,“喉梗阻”指的是“汽车门口的拥挤”。这句话用引用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人们上前一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4)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语句通顺连贯,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重脚下,走好文明每一步。我们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以及高尚的品格,多为别人着想,少一点自私自利,让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相处更加融洽。
故答案为:
(1)本义是比喻相差很远。文中指有时候人们上前一步和不上前一步的区别很大。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公共汽车前 ; 战场中 ; 大街上 ;一;二;三;四; 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
(3)候车时排的长队 ; 汽车门口的拥挤 ; 引用 ; 不遵守交通规则;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重脚下,走好文明每一步,多为别人着想,让社会更加和谐。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三、习作表达
15.(2023·潼南)习作
心愿,像一粒种子,播撒在心田上,像一缕唱光,照在前进的道路……
心愿,是一份美好的期待,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临近小学毕业,你的心底埋藏了哪些心愿呢?也许是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也许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哪一个是你最大的心愿?请你选一个写一篇习作,要求如下:①先确定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这个心愿。②(可以采用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等方式(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③自拟题目,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明白,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我的心愿 转眼间,我已经从初入小学、少不更事的一年级小学生成长为一名即将毕业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我在怀念母校美好的同时,也很向往未来在中学的生活。
我向往的是充满友情的中学生活。以后大家都会小学毕业,升入了初中,曾经在学校的那些同班同学、校友们都将各自进入不同的中学去上学。同学们不能够常常相聚,联系也不会很多。升入了中学以后,大家就都将到了一个新的学校,进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我将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没有以前在小学的伙伴和朋友们。所以,我想要在新的中学里结交到新朋友,这样,每天能有伙伴陪伴着,休息时也能够和好朋友在一起读书,在一起钻研题目,在一起聊天、玩耍,在一起探讨问题,学习知识。因此,我非常向往着每天都有朋友陪伴的中学生活,向往着充满了真挚的友情的中学生活。
我向往的是每天轻松学习的生活。五、六年级,统测和毕业的双重重担让我时刻背负巨大心理压力,重要的考试接踵而来。在复习阶段,眼看时间一天天、一分分、一秒秒地流过,就每天紧绷神经应对考试。那段日子特别紧张,我希望初中的学习能轻松一些。
我向往的是在中学,每星期仍能学习“校本”课程。升入六年级下学期后,我们年级开展校本课程活动,茶艺、京剧、剪纸、饮食文化……每个课程不仅使我们学会各种技艺,还让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我向往在中学,仍能学习校本课程。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了,面临着小学毕业、升入中学。我向往着中学的学习生活,也更向往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话题作文,要求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新临近小学毕业,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也许是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也许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哪一个是你最大的心愿?回顾自己学习与生活,先确定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这个心愿。可以采用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等方式(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作者描写了自己心目中的初中生活,表达了对轻松、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的向往,想象合理,内容较具体,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 / 1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潼南)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资格 万象更新 通霄达旦 B.峻工 见微知著 不可思议
C.染缸 焉知非福 翻箱倒柜 D.形罚 烈火焚烧 千锤万凿
2.(2023·潼南)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善”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多谋善断
C.善哉乎鼓琴 D.心怀不善
3.(2023·潼南)下列对《两小儿辩日》所表达的道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非常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的知识。
B.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有独特的发现。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要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4.(2023·潼南)下列关于习俗寓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好运和幸福
D.过生日时吃面条:寓意消灾辟邪
5.(2023·潼南)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2023·潼南)下列是《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的情节,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发现野人
②流落荒岛
③回到英国
④海上冒险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7.(2023·潼南)“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这句话插入下列语段中合适的位置是(  )
①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②比如,报纸广告信息承载量小。③读者只需“一拍一扫”,就可以直接进入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④你甚至还可以去下载二维码制作软件,把自己想要存储的信息放进这小小的黑白方块,制作属于自己的二维码。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④句之间 D.④之后
8.(2023六下·清远月考)下列对课文开头或结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做到了首尾呼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B.《藏戏》的开头以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强调了藏戏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匆匆》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疑惑,以及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D.《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结束自然结尾,在对景物的描述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9.(2023·潼南)近日,实验小学开展了“筑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结合语境
(1)下文是思思同学撰写的征文部分内容,请根据音节补充词语。
维护国家ān dìng   是军人的梦想;fáng yù   病毒qīn xí   是医生的梦想;守护青少年成长是教师的梦想...他们追梦的步伐从未jiān duàn   。面对困境,中国人民不再jīng huāng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也将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所jiàn shù   ,xīn píng qì hé   地面对未知的挑战,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2)思思演讲时不确定“挑战”的“挑”该怎么读,请你告诉她应该与下面(  )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
A.窈窕 B.远眺 C.迢迢 D.挑选
(3)思思在征文中引用名言表达积极进取,下面哪一项最恰当(  )?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0.(2023·潼南)结合语境,合理表达。
(1)汉语真奇妙,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比如,要表达辩手们的口才都很好,可以这样写:辩论赛上,小芳口若悬河   ,彤彤   ,真是难分高下。
(2)同样的情境,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感受。根据不同的心情状态,真实表达自己在“雨中行走”这一情境中的不同感受。
好心情时的雨中景:   
坏心情时的雨中景:   
11.(2023·潼南)阅读经典,润泽心灵。
诗词如歌。“谁道人生无再少?   !   。”是苏轼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   ,   。”是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表达的乡愁之歌;“   ,   。”是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赞美的春日之歌。
12.(2023·潼南)整本书阅读与交流。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位好朋友,把读过的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我推荐的好书是:《   》(填书名),我最喜欢书中的   (填人名),他或她是一个   的人。我打算从下列   角度简单推荐这本书。(选序号)
A.内容 B.语言 C.情节 D.人物个性 E.阅读感受
推荐理由是:   
二、阅读理解
13.(2023·潼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选文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从1970年中国开始研发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华民族闯过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完成了质的飞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星座“北斗”来命名,正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灯,只要在天空中看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永远处于正北方向上的北极星。因此“北斗”寓意着光明和方向。
[选文二]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鲲鹏、蛟龙意为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蛟龙。鲲和龙分别是海与天的翱翔者,是古人对大自然的幻想。从这两种动物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鲲龙”,寓意着“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鲲龙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装载量大、搜索范围广等优点。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最太平飞速度为460公里/小时,主要用于海滩救护、森林灭火、海洋巡查等。
[选文三]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
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正在遨游。这颗卫星正是“悟空”号。“悟空”,既点明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具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同时寓意着领悟、探索太空。“悟空”号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它的观测能段是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
(1)“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的名字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根据选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大国重器制作一张名片。
名字:   
来源:   
寓意:   
(2)读了三篇选文,针对相关内容提出一个问题:   
(3)[选文三]中加点词“迄今为止”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4)[选文二]和[选文三]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   。
(5)我国近几年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请你列举两项科技新成就。
14.(2023·潼南)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步有多远
人的一步很有限,上前一步,不上前或退后一步,粗看并无多大差别。可生活就是这么有趣,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
垃圾箱附近遍地是垃圾,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正表明,有为数不少的人,缺少了上前一步的素质?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外,虽然也有了讲卫生的意识,可惜只因少上前一步,便前功尽弃了。
公共汽车前还有另外一种上前一步的现象:本来,排队候车,长龙静卧,但车一到,总有人抢前一步。只因为这一步上前,便惊扰了“卧龙”。破坏了秩序。争先恐后的拥挤,导致了汽车门口的“喉梗阻”。而挤到车上的人,却又往往懒得更上前一步,以至于公共汽车每每出现门边挤,密不容针;里面空,疏可走马。
战场中,有跃上一步,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后退一步,心惊胆裂的孬种。大街上,面对偷盗、抢劫、行凶的歹徒,有人上去一步,堵住了罪犯;有人后退一步,放走了罪犯。
一步虽小,却往往见出风格、精神、品貌。关键时刻小小一步,更是意义重大。珍重脚下,走好“这一步”马虎不得哩!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大相径庭:   
司空见惯:   
(2)根据短文内容,按照相关提示,填写表格并完成练习。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垃圾箱附近            
作者详写的是场景   和场景   ,略写的是场景   和场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卧龙”指的是   ;“喉梗阻”指的是   。这句话用   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人们   的行为。
(4)联系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写一写“要走好这一步”应该怎么做?
三、习作表达
15.(2023·潼南)习作
心愿,像一粒种子,播撒在心田上,像一缕唱光,照在前进的道路……
心愿,是一份美好的期待,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临近小学毕业,你的心底埋藏了哪些心愿呢?也许是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也许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哪一个是你最大的心愿?请你选一个写一篇习作,要求如下:①先确定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这个心愿。②(可以采用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等方式(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③自拟题目,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明白,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A:有误,”通霄达旦“应改为”通宵达旦";
B:有误,“峻工”应改为“竣工”;
C:正确;
D:有误,“形罚”应改为“刑罚”。
故答案为: 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词语的书写。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看看是否写成了同音字或形近字,平时注意多识记。
2.【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字意思是擅长。
A.不同。“性本善”的“善”是善良的意思。
B.相同。“多谋善断”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
C.不同。“善哉乎鼓琴”中的“善”是好的意思。
D.不同。“心怀不善”的“善”是善良的意思。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3.【答案】D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两小儿辩日》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由此可知,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4.【答案】D
【知识点】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误。过生日时吃面条:寓意长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节日风俗。认真分析题目,结合课内外的学习与积累选择。完成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的节日习俗的寓意。
5.【答案】D
【知识点】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诗句表达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东西南北风诗句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东西南北风诗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此句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诗歌的情感是指诗歌的感情基调即写作诗歌的感情推动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诗歌创作,奠定了全篇基调。
6.【答案】B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根据小说的内容,应该是鲁滨逊喜欢海上冒险,流落荒岛,发现野人“星期五”,最后重返故乡。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7.【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语段按总分的顺序来排列:先讲了“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接下来举例子,报纸广告承载信息少;第③句讲“一拍一扫”,中间少了链接,把“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插入第③句前。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8.【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B、C正确;
D 《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学习课文,一定要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9.【答案】(1)安定;防御;侵袭;间断;惊慌;建树;心平气和
(2)A
(3)C
【知识点】格言、名言;字音;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要正确拼读 ,规范书写,不要把“防御”的“御”中间部分写错,不要把“惊慌”写成“惊惶”。
(2)考查了同音字。“挑”为多音字。读“tiāo”时,意为选择。读“tiǎo”时,意为挑动;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故“挑选”的“挑”读作“tiāo”。“挑战”的“挑”读作“tiǎo”。“窈窕”的“窕”读作“tiǎo”。“远眺”的“眺”读作“tiào”。“迢迢”的“迢”读作“tiáo”。故选A。
(3)考查了名言警句。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解释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很困难.B.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喻有心去做的事偏不成功,无意做的却成功了.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整日游手好闲不奋发图强,等你年纪大一点了再来后悔悲伤就没有办法了.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结合征文中引用名言表达积极进取。故选C。
故答案为:(1)安定 防御 侵袭 间断 惊慌 建树 心平气和;(2)A;(3)C。
【点评】本题考查写同音字、看拼音写汉字、名言警句。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完成时要根据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10.【答案】(1)出口成章;言辞凿凿
(2)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知识点】词汇运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辩论会上,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能突出选手“口才都很好”的词语,如“出口成章、言辞凿凿”,这几个词都是表达选手“口才都很好”的意思。
(2)考查情景写话。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在雨中行走,心情好时的感受: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心情不好时的感受: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故答案为:(1)出口成章 言辞凿凿;(2)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狂风裹着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补充、情景写话。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11.【答案】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由上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可知下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由提示的内容“苏轼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可知对应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由提示是内容“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赞美的春日之歌”可知对应的诗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故答案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首先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古诗句的意思学会恰当运用。平时注意多诵读多积累。
12.【答案】童年;阿廖沙;勇敢;A;《童年》是一本自传小说、悲惨却又偶尔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反而激发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动力,值得大家阅读。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介绍好书的内容,注意要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童年》是一本自传小说,描绘了高尔基苦难、悲惨却又偶尔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使高尔基堕落,反而激发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动力。书中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值得大家阅读。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新人。
故答案为:童年 阿廖沙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A 《童年》是一本自传小说、悲惨却又偶尔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反而激发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动力,值得大家阅读。
【点评】本题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根据平时积累,然后组织语言。
13.【答案】(1)鲲龙;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鲲鹏展翅
(2)“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个各有什么作用?
(3)“迄今为止”不可以删掉。因为“迄今为止”指的是到目前为止。用上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就达不到这个效果。
(4)列数字;作比较
(5)①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②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考查开放探究。通读三篇语段可知,“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的名字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根据选文内容,我选择其中的一个大国重器“鲲龙”制作一张名片如下:
名字:鲲龙
来源: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寓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2)考查根据语段内容提出一个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我国在研发卫星领域发展飞速,根据三篇语段中的内容,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个各有什么作用?
(3)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迄今为止”不可以删掉。因为“迄今为止”指的是到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用上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如果删掉,就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不能删去。
(4)考查说明方法。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最太平飞速度为460公里/小时,主要用于海滩救护、森林灭火、海洋巡查等”“它的观测能段是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列数字、作比较。
(5)考查开放探究。通读选段可知,我国在研发卫星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我国在科技上取得的新成就有:1.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2.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故答案为:
(1)鲲龙;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2)“北斗”“鲲龙”“悟空”,这三种大国重器个各有什么作用?
(3)“迄今为止”不可以删掉。因为“迄今为止”指的是到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用上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如果删掉,就达不到这个效果。
(4)列数字 作比较;
(5)①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②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点评】本题是非连续性文本。包括三段选文,[选文一]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选文二]介绍了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选文三]介绍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4.【答案】(1)本义是比喻相差很远。文中指有时候人们上前一步和不上前一步的区别很大。;指某事常见。
(2)公共汽车前;战场中;大街上;一;二;三;四;使文章点面结合,主次分明,详的完整,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恰到好处
(3)候车时排的长队;汽车门口的拥挤;引用;不遵守交通规则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重脚下,走好文明每一步,多为别人着想,让社会更加和谐。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大相径庭:本义是比喻相差很远。文中指有时候人们上前一步和不上前一步的区别很大。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本文共写了四个场景,第二自然段写了垃圾箱附近,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公共汽车前,第四自然段写了战场中和大街上的两个场景。作者详写的是场景垃圾箱附近和公共汽车前,略写的是场景战场中和大街上,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文中画“——”句子中“卧龙”指的是“候车时排的长队”,“喉梗阻”指的是“汽车门口的拥挤”。这句话用引用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人们上前一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4)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语句通顺连贯,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重脚下,走好文明每一步。我们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以及高尚的品格,多为别人着想,少一点自私自利,让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相处更加融洽。
故答案为:
(1)本义是比喻相差很远。文中指有时候人们上前一步和不上前一步的区别很大。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公共汽车前 ; 战场中 ; 大街上 ;一;二;三;四; 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
(3)候车时排的长队 ; 汽车门口的拥挤 ; 引用 ; 不遵守交通规则;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重脚下,走好文明每一步,多为别人着想,让社会更加和谐。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答案】我的心愿 转眼间,我已经从初入小学、少不更事的一年级小学生成长为一名即将毕业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我在怀念母校美好的同时,也很向往未来在中学的生活。
我向往的是充满友情的中学生活。以后大家都会小学毕业,升入了初中,曾经在学校的那些同班同学、校友们都将各自进入不同的中学去上学。同学们不能够常常相聚,联系也不会很多。升入了中学以后,大家就都将到了一个新的学校,进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我将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没有以前在小学的伙伴和朋友们。所以,我想要在新的中学里结交到新朋友,这样,每天能有伙伴陪伴着,休息时也能够和好朋友在一起读书,在一起钻研题目,在一起聊天、玩耍,在一起探讨问题,学习知识。因此,我非常向往着每天都有朋友陪伴的中学生活,向往着充满了真挚的友情的中学生活。
我向往的是每天轻松学习的生活。五、六年级,统测和毕业的双重重担让我时刻背负巨大心理压力,重要的考试接踵而来。在复习阶段,眼看时间一天天、一分分、一秒秒地流过,就每天紧绷神经应对考试。那段日子特别紧张,我希望初中的学习能轻松一些。
我向往的是在中学,每星期仍能学习“校本”课程。升入六年级下学期后,我们年级开展校本课程活动,茶艺、京剧、剪纸、饮食文化……每个课程不仅使我们学会各种技艺,还让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我向往在中学,仍能学习校本课程。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了,面临着小学毕业、升入中学。我向往着中学的学习生活,也更向往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话题作文,要求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新临近小学毕业,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也许是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也许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哪一个是你最大的心愿?回顾自己学习与生活,先确定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这个心愿。可以采用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等方式(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作者描写了自己心目中的初中生活,表达了对轻松、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的向往,想象合理,内容较具体,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