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5张PPT)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丰富词语积累
1
了解词语家族
2
3
丰富熟语积累
关注新词语
目
录
了解词语家族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整体感知
阅读第八单元,理解、梳理教材内容,用思维导图呈现学习成果。
二、活动二:寻找不同类词语
观察下列各组词语,找出每组词语中与其它词语不相同的一个,并发现、概括词语家族的规律。
引力 气力 视力 巧克力
2.啤酒 白酒 红酒 鸡尾酒
3.澎湃 灿烂 仿佛 踯躅
4.双打 打球 半打 打桩
5.朋友 语言 斗争 心疼
6.铁路 优点 善意 地震
7.革命 带头 动员 重视
8.冬至 心疼 年轻 看见
9.说明 提高 推广 守旧
10.船只 米粒 花朵 花芯
坚强 顽强 刚强 懦弱
走 跑 过 提
炒 蒸 焖 洗
孟 仲 季 甲
三、活动三:鉴赏文段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想一想,这些文段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谈谈你的感受: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3.站在江边上看向远方,看得到在远方的山上,树林里一层一层的叶子都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再看到眼前的江水,非常的碧绿,水质也非常清澈;眼光放远一点,还能看到水面上开过去的一艘艘船,它们在水里行驶,非常的热闹。
四、活动四:丰富词汇积累
写出“看”的同义词。
2.用偏正式构词法将下列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词,使之构成“看”的近义词。
五、活动五:写作修改
请修改这段文字,让它的词汇更丰富,语言更生动。
站在江边上看向远方,看得到在远方的山上,树林里一层一层的叶子都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再看到眼前的江水,非常的碧绿,水质也非常清澈;眼光放远一点,还能看到水面上开过去的一艘艘船,它们在水里行驶,非常的热闹。
六、活动六:表达与交流
我们一直都在积累词语,但未必有方法上的理性认识。请写一段文字,说说自己从前视怎样积累词语的,现在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写完后与同学交流。
丰富熟语积累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一:
1.请把以下歇后语或惯用语用意思相近的成语替代。
朝天放炮——空想(响)
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
水仙不开花——装蒜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鬼门关
下台阶
恨铁不成钢
露狐狸尾巴
人怕出名猪怕壮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2.请同学观察上列熟语,说明判断各自类别的依据。对比上述成语和歇后语以及惯用语,从结构和内容上概括其各自的使用规律。
二、活动二
理解下列成语,尝试找出每组成语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从中发现的规律。
A:唯利是图 无动于衷 相濡以沫
B:沐猴而冠 弱肉强食 沉鱼落雁
C:楚楚可怜 不刊之论 文过饰非
D:厉兵秣马 受益匪浅 贪得无厌
三、活动三
将下列成语按照不同来源分好类别,完成表格。
口蜜腹剑 夸父追日 守株待兔 破釜沉舟 拔苗助长 有条不紊 草木皆兵
卧薪尝胆 趁热打铁 五花八门 利令智昏 刻舟求剑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精卫填海 负荆请罪 举一反三 奴颜婢膝 瓜田李下 愚公移山 点铁成金
顺手牵羊 开天辟地 一穷二白 四面楚歌 指手画脚 痛心疾首 见贤思齐
来源类别 成语
女娲补天……
完璧归赵……
老骥伏枥……
狼子野心……
四、活动四
1.阅读下列文段,感受成语背后的独特文化魅力。
赵昆《浅析成语中的中国文化》
2.老师在这里也准备了几个成语,请尝试着将它们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
刀耕火种 钟鸣鼎食 长幼有序
3.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含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例子。
五、活动五
积累熟语需要大量的实践运用,让我们体悟成语中独特的文化现象,请以《成语中的________文化》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语言札记。
关注新词语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通过班级公众号发布任务:“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在不断涌现,为汉语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流行着哪些新词语?请在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吧!”
二、活动一:编写《新词语档案》
1.明确思路:请大家想一想,要编写《新词语档案》,我们要怎么做?
2.筛选词语:请大家对这些新词语进行在线投票,从中间选出十个词语入选《2020新词语档案》,并说一说选择这些词语的理由。
阿中,学习强国,脱欧,贸易战,一带一路,种草,双11,奶思,996,盘,C位,锦鲤,爱豆,太南了,怼,绿茶婊,土豪,给力,5G,人工智能,无人机,杠精,佛系,萝莉、正太
3.编写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每个组选2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新词,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信息,参照示例,完成编写。
示例:
安利:(含义)名词,原指安利公司,被视为“直销”“保健品”的代言词。后因“安利式销售”不厌其烦的特点,而衍生出动词的用法,指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烈推荐给别人。
例句:在这儿特别向您安利一下,我们央视新闻新媒体的70小时直播特别节目《日出东方》。
三、活动二:结合词语档案撰写《主播说新词》节目解说文稿
1.探究新词
2.撰写节目解说文稿:
阅读学习资源《语言的演变》,为《主播说新词》的节目写解说文稿。请大家以“主播说新词,今天我来说”为开头,写一段文字,由浅入深地为大家介绍《2019新词档案》。
3.课堂评价:填写下列表格,完成课堂评价。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满分值 评分 总分 自评 参与公众号留言 5分
提交课堂问卷 5分 编写完成词语档案 5分 撰写完成解说文稿 5分 互评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10分 讨论中提出有建设性意见 10分 词语档案质量 10分 解说文稿质量 10分 师评 词语档案质量 20分 解说文稿质量 20分 四、课后任务
整合课堂上分组编写的新词语档案,依照新词解说文稿录制《主播说新词》,通过班级公众号发布。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十步到底有多远?
热身
“步”是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等于五尺。古人的一步大约为1.3米。
古人一步1.3米,他们平时是怎么走路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跨出一脚
步:跨出两脚
古今词义的
联系与区别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以今律古、望文生义而误用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词义发生转移或强弱化
词语感彩的变化
思维导图
要理解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首先要知道词的本义,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去考察词义的演变。
古代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少数例外)
词的本义=字的本义
本义
汉字表意的方式: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象形:形状表达它的意义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符号
会意: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字组合成新的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声字占到汉字总数的80%,形旁是用来表意的,声旁是用来表音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形旁来推断它的本义和引申义。
例如:
禾——和农作物有关
隹——和鸟雀有关
阝—— 阜旁简写,土山或地名
贝——与钱财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戈——与兵器有关(殳 )
彳——与路口、行走有关
页——与头脸有关
月——与肉有关
引申义
在古代汉语中。大多数词的义项都不只一个,少则两三个,多则数十个。本义只有一个,其余都是引申义。
引申义: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
朝
日刚出而月未落,日月同时照着草。
本义:早晨
拜见、朝见
朝廷
朝代
兵
本义:作战用的武器 士兵 军队 战争 战术
朝
朝服衣冠,窥镜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兵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
厉兵秣马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早晨
朝见
朝廷
朝代
兵器
士兵
兵器
士兵
战争
绝
断——断绝、隔绝、阻断
消失停止
尽头、极点
短
横渡、横穿
独一无二
信
诚实、守信
相信、信任
信使
信物—凭证、凭据
音讯、消息
确实、实在
任凭、随意
一词多义
海
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
大的
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
卑鄙(感彩发生变化)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博学(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从而(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连词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非常(词性发生转移)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今异义
乖(感彩变化)
今义:形容人听话乖巧 古义:偏执,不驯顺,贬义词
绝境(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可以(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能够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行为偏僻性乖张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风流(感彩发生变化)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妻子(词义缩小)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子和子女
学者(词义缩小)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作文(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古义:写文章。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属予作文以记之
所以(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用来,靠它来。②表原因的虚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风流人物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课本示例
菜 宫 睡 河 瓦 臭 禽 汤 走 去 走狗 丈夫
钩心斗角 闭门造车 粉墨登场 道貌岸然
扩大 菜、睡、河、瓦
缩小 宫、臭、禽
转移 汤、走、去、舅姑、丈夫、钩心斗角
感彩 走狗、闭门造车、粉墨登场、道貌岸然
望其项背: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词一般多用为
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
项背”。常误解成赶不上或比不上。
叹为观止:好到了极点,常误用为贬义词用。
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但总被写成“昨日黄花”。
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常被
误用为“不能刊载的言论”。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能误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
以古律今,望文生义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
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不能误解成能歌善舞,表演水平高。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不能误解成违犯
不改正。
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多”,或者
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一位”“每一个”等。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
很大,气焰嚣张。不能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终至高深境界。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也不能将“登堂入室”
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从而误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
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
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
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
“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
“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不能将
“阑珊”解释为: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不能画蛇添足,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后面加
个“归来”。
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焉:不能一味地当做句末语气助词来翻译,有时可能是兼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在其中。
今齐地方千里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古义,土地方圆(两个词)。今义, 泛指空间的一部分;民间;地区(一个词)。
古义,感到痛心,遗憾(是两词,非一词)。今义,对某人或某事物厌恶痛恨,深切的憎恨(一个词)。
古义,更不用说。
今义,连词,不管,不论。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不赞一词
古义,因此作,读音为yīn wéi(是两词,非一词)。今义,表示原因或理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īn wèi。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望文生义,误用为“不称赞一句话”。
课本示例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01语言建构与运用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用法。
02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根据表达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词语,运用到写作表达中。
03审美鉴赏与创造
能结合词义特点,探究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0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会欣赏汉语语言的美,学习运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活动一:文字对话游戏
请仿照上面的例子,任选下面一对文字,设计一句有趣的对话吧!
1、果对裸说:哥们儿,你穿上衣服还不如不穿!
2、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
3、口对囚说:你中央有人也照样进去!
4、丙对两说:你家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结婚了?
a、兵和丘 b、王和皇 c、由和甲
a、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腿炸得都没了?
b、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处?你看,头发都白了!
c、由对甲说:你什么时候学会倒立了?
我们要辨析字形、字义,到辨析词义,理解几个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用“对”,用“好”字词,从而设计有趣生动的对话。
活动二:用词准确——找准事物特点
请同学们试着填一填这四个空:
描述“云”,可以说:
“一( ) 云”,形容云的形状纤细;
“一 ( )云”,形容云的形状舒展;
“一( )云”,白云如花苞、似棉团盛放在天际;
“一( )云”,游云如水彩、似墨痕,让自然的画笔在天空中从容晕染。
簇、层、卷、团、缕、片、朵、抹
例如描述“云”,可以说“一( 缕 ) 云”,形容云的形状纤细;“一 ( 片 )云”,形容云的形状舒展;“一( 朵 )云”,白云如花苞、似棉团盛放在天际;“一( 抹 )云”,游云如水彩、似墨痕,让自然的画笔在天空中从容晕染。
活动二:用词准确——找准事物特点
活动二:用词准确——找准人物特点
1、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
2、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 )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
3、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 )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4、他从破衣袋里( )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孔乙己》)
活动二:用词准确——找准人物特点
1、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 踱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
2、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 蹩 )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
3、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 排 )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4、他从破衣袋里( 摸 )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孔乙己》)
踱:有慢步行走的意思,显示出了孔乙己作为唯一的穿长衫者的优越感。
蹩:可以与第一句做对比,同样是进房间,速度都不快,但“蹩进”更突出了做贼心虚的感觉,少了自信,多了猥琐,符合废物的形象。
注意用词的细微差别
排: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字表现了孔乙己长衫者的优越感,表示自己分文不少,是个规矩人,同时还有读书人的骄傲与自尊,虽和短衣帮同处一室,但依旧要显得高人一等。心理上的自我“优越”与实际的拮据穷酸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孔乙己的可悲可叹。
摸:这里指用手探取、寻找。“摸”显出了孔乙己十分窘迫的境况,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从肉体到精神,都遭受极大的摧残和打击,陷入穷困潦倒、已近末路的悲惨境地,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形成鲜明对比。
注意用词的细微差别
活动三:品析教材事例,揣摩字词含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与地坛》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修改。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首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
请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好处。
用词要准确生动
“脊梁”指物体中间隆起呈长条的部分,它比“脊背”表述更形象、准确。
“后窍”指肛门,指向的部位更具体;“后身”指身体的后背部分,范围过大。
“一阵”表数量,表现烟雾会在空中弥漫一段时间,不会马上消失;“一股”表数量,只能表现烟雾的形态。
用词要准确生动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史铁生《我与地坛》
注意用法和其他词语的搭配
长久的岁月中,因为遭受风雨霜雪的侵袭、异物外力的破坏,“琉璃”表面被损坏而变得斑驳。“剥蚀”是剥落而逐渐损坏的意思。“剥蚀”的既是外在的形貌,也是内在的“浮夸”,跟“琉璃”搭配;
“朱红” 本是鲜亮、浓烈的颜色,逐渐褪色而暗淡,“淡褪”的既是色彩和光华,也是“炫耀”的气质;
坚固的“高墙”也没能抵抗住岁月的磨砺,一一“坍圮”;
“玉砌雕栏”,往日的精致、高贵,最终依然“散落”得七零八落。
每一处词语搭配都很妥帖,恰切,凸显出沧海桑田之后的平淡、沉静,也表现出“我”面对不幸,痛苦迷惘后渴望淡然、洒脱面对生活的复杂心境与心路历程。
注意用法和其他词语的搭配
除了加点词外,《我与地坛》的范例中还有哪些词语运用特别精彩,请探究这些词语运用的效果。
除了动词的灵活运用外,形容词的使用也很特别。
通常写琉璃一般用红黄蓝等形容词,写“朱红”会用“鲜艳”“耀眼”等。本文却用描写人的作风的词“浮夸”“炫耀”。
这并不是简单的移用,而是表达作者目睹之后的主观感受,对“琉璃”“朱红”所代表的喧囂与热闹的厌弃,曲折反映了作者失魂落魄后渴望安宁与沉静思考的心境。
注意语境,在具体的语境中锤炼词语。
课堂检测:猜一猜,原作者选用了什么词语,说说理由。
1、小菜初上市来,叫卖的声音是( )的。(杨吉甫《石子》)
作者观察生活细致入微。他是用心去感触生活的,因此,新鲜的小菜,让小贩的叫卖声也变得新鲜了,让诗句也变得新鲜了,让我们读诗时的心情也变得新鲜了。——朱兆瑞《微型诗大师杨吉甫》
新鲜
2、诗人牛汉讲过一件事:一天,他正在写诗,孙女突然伤心地大喊:“爷爷,花( )了”牛汉以一个成年人的权威口气纠正道:“不对,应该说“花谢了””小孙女坚定地抗议:“花真的是( )了,花就是灯!”他一听如五雷轰顶一般,惊愕得哑口无言。
孙女每天从人关灯灭灯的现象,懂得了灭的含义:灭就是失去光亮,所有看得见的美好的东西都由于“灭”而顿然消失。灯和花,就她的感觉来说,都是一种亮丽的存在。孤立地看,一个句子可能是病句,然而一旦它与特定的语境相联系,可能不但无语病,说不定还是绝妙的佳句。
注意语境,在具体的语境中锤炼词语。
灭
回忆本学期和以往所学课文,请你评选出你认为最具用词风采的作家,为他打call!
要求:1、 分享具体语句,选句要符合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
2、能给出明确的推荐理由。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
分析:作者通过对荷塘里的青雾、叶子和花的描写来写月色。
“泻”字化静为动,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出了月光的轻快;
“浮”字突出了雾气由下到上的动感、轻盈;
“洗”字写出了月光下叶子和花的纯净;
“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柔娇美,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这些字赋予眼前荷塘的景物以神韵,雾、叶、花的“动”体现了景与情的交融,其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
①两人闷坐了一会儿,他开始抬头看看天,又掉过来扫/看了我一眼,意思是在催我动身。
“扫”是迅速横掠而过,把小通讯员心里急着动身,不敢看我,但又不得不看的心里表现了出来,如果换成“看”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②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对工作为什么“踌躇”犹豫不决呢?一来怯于跟不熟悉的老百姓打交道,二来也要回团里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吧。
③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放,说:“抱去吧。”
“送”比“放”更有力,在这里表现了小媳妇拿出新被子的不舍和最终的下定决心,内心也有点赌气,跟下文她为小通讯员献出被子形成了对照。
④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跟那些树枝在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颤动”急促而频繁地振动,生动地写出了野菊花的可爱,也从侧面写出小通讯员走得快,做事利索。
⑤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
“盯”指注视,集中视力看着,不放松。这里表现了担架员期待我能治好小通讯员的急切心理,侧面表现小通讯员牺牲的壮烈。
⑥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劈手”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夺”抢,强取。两个词连用,表现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牺牲异常悲痛,为自己曾跟他赌气感到后悔,以及决心为他盖上新被子的心里。
总结:
1、辨析词语概念意义。
意义相近,则从词义的范围、大小、轻重、侧重、语境等方面辨析。(优异、优秀、优良)(改善、改进)
2、抓住词语用法差异。
适用的对象:(爱护、爱戴)
搭配关系:(质疑、置疑)
语法功能:(必须、必需)
仔细揣摩词义,正确使用词语
运用辨析词义的知识完成下列的诗歌鉴赏。
高考题:辽宁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资料: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今日所学知识,看看这一篇同学写的时评习作,有哪些词语有更好的选择。请你试着帮这位同学修改一下,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再见大胃王
吃播出问题了。
吃播刚产生的时候,可能还有其积极的一面。毕竟人皆有好奇之心,更有对生活的热爱。美食,作为一种文化,也有传播推广的意义。但是曾几何时,大胃王成为了吃播的主流,谁吃的越多就越能火。“真能吃”成为了一种荣耀。但人的胃口有限,人的欲望却很大,为了吸引眼球和观众,催吐、假吃等行为成为了捷径。有的主播吃了就吐,通过剪辑形成大胃王的假象。有的吃进肚中,再吐出来,为了流量受难。更有甚者,让自己吃出一身病,危及生命。面对这一切,不禁要问一句,值吗?
吃东西的意义是什么?当然首先是不饿。这显然不是大胃王们吃东西的意义。如果通过浪费粮食来换取自己的名利,显然已经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民以食为天,你所平白无故消耗的,正式地球上某个角落的人急需的。你即将浪费的美食,正是有些孩子梦里的想象。的确,吃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浪费已经是人类的缺点。
再见大胃王,你们声称热爱美食,实则对美食没有一点的爱。所谓美食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创造美食背后的文化。勤俭的华人,每个人都会背一首叫《悯农》的诗。美食是用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味道,更需要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个网络上,已经充斥了太多无聊的东西,通过浪费食物而吸引别人的人,是最无聊的人群之一。
再见大胃王。希望你们改行之后,吃饭依旧香甜。
修改示例:
再见大胃王(修改:别了,大胃王!)
吃播出问题(修改:变味儿。)了。
吃播刚产生的时候,可能还有其积极的一面。毕竟人皆有好奇之心,更有对生活的热爱。美食,作为一种文化,也有传播推广的意义。但是曾几何时,大胃王成为了吃播的主流,谁吃的越多就越能火。“能吃”成为了一种荣耀。(修改:仿佛忘记了“饭桶”是一个贬义词。)
但人的胃口有限,人的欲望却很大(修改:却无限。),为了吸引眼球和观众(修改:删掉观众。),催吐、假吃等行为成为了捷径。有的主播吃了就吐,通过剪辑形成大胃王的假象。有的吃(修改:吞。)进肚中,再吐出来,为了流量受难(修改:受罪。)。更有甚者,让自己吃出一身病,危及生命。面对这一切,不禁要问一句,值吗?
吃东西的意义是什么?当然首先是不饿(修改:果腹。)。这显然不是大胃王们吃东西的意义。如果通过浪费粮食来换取自己的名利,显然已经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民以食为天,你所平白无故消耗的,正式地球上某个角落人的急需的。你即将浪费(修改:糟蹋。)的美食,正是有些孩子梦里的想象。的确,吃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浪费已经是人类的缺点(修改:污点。)。
再见(别了)大胃王,你们声称热爱美食,实则对美食没有一点的爱(修改:敬意。)。所谓美食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创造美食背后的文化。勤俭的华人,每个人都会背一首叫《悯农》的诗。美食是用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味道(修改:滋味。),更需要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个网络上,已经充斥了太多无聊的东西,通过浪费食物而吸引别人(修改:哗众取宠。)的人,是最无聊的人群之一。
再见(别了)大胃王。希望你们改行之后,吃饭依旧香甜。